宁玉萍;刘振玉;雷艳;耿力
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静脉内置管时间长,加上反复使用强刺激、高浓度药物等,易引起静脉炎.为了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对静脉留置并发静脉炎病人,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徐海莲;郑丽娟;高清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对52例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病人术后眼压控制较好,视力HM(眼前指数)/20 cm至1.2,无严重并发症.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眼压变化,做好术后局部用药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及健康指导.
作者:陈文莺;康凯燕;艾俐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提高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尿毒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30例采用血液灌流(HP)/透析(HD)联合治疗,每周2次;对照组30例行常规HD,每周3次.治疗前后抽血检测中分子物质(MMS)、血尿素氮(BUN)、肌酐(Cr)等;观察两组高血压、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MM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联合组MMS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皮肤瘙痒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慢性尿毒症病人行HP/HD疗法,可清除其体内MMS,减少透析频次,提高透析效果.
作者:于瑞英;蒋凤英;刘均敏;刘晓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吸引瓶及吸引长管均为反复多次使用,因此不可避免地会留下污染隐患,如消毒不彻底,会造成交叉感染;倾倒的污物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重复清洗消毒时需要耗大量的人力、物力.2000年7月至2003年6月,我们制作一次性吸引瓶,吸引瓶与吸引管道连成一体,一次性使用,避免了环境污染及交叉感染的危险.尤其适用于传染病人吸痰.现介绍如下.
作者:傅美华;魏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对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AS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早期加强肺保护及管理、警惕肾功能不全、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变化,可以早期发现MODS,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中断或逆转其病理变化.
作者:吴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住院病人文化休克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对医院文化环境不适应,沟通交流障碍,日常生活活动受限,风俗习惯的差异,孤独,适应性降低等.需采取帮助病人适应医院文化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病人的风俗习惯,注重价值观念的差异等护理对策,以预防和减轻病人的文化休克.
作者:殷婷;黄真敏;陈明颖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设计饮食频度调查表,对1999年西安市86例原发性肝癌(病例组)及按频数配比要求选配的158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饮食情况调查. 结果病例组对牛奶、猪肉、禽肉、蛋类、腌菜的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新鲜蔬菜、水果、豆类食品的摄入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提示过量食用腌菜、牛奶、猪肉、禽肉、鸡蛋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而经常食用新鲜蔬菜、豆类食品及水果对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姚菊峰;薛原;赵颖;赵春红;刘小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对32例脊髓损伤(SCI)病人入院后1周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进行心理干预,即提供优雅的诊疗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疏导、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为病人分忧解难、重视社会化康复等,出院前1周复查SAS、SDS明显下降.提示针对SCI病人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其焦虑心理.
作者:刘小芳;邓文华;汪敏;林勉;廖哲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通过对 1 例支气管动脉灌注( BAI )化疗病人心跳骤停的抢救护理,探讨其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邱长宜;陈莉萍;程志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对产房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管理,采取提高助产士产时服务素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实行弹性排班及创造温馨、安全的分娩环境等措施.结果剖宫产率下降,产后2 h出血量减少,产程缩短,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提高.
作者:宁玉萍;刘振玉;雷艳;耿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恢复期心理需求特点,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需求调查表,对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情感交流、社会适应、心理支持、康复环境、疾病知识、治疗期望的平均需求率为92.71%,在6个类别的18项条目中,有9项被50%以上的病人认为是非常需要的,病人对疾病知识的需求与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对病人应加强心理沟通,提供心理支持,提高社会功能,改善康复环境,开展健康教育,维持治疗希望.
作者:张红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将52例产后抑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产后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30例同时实施社会支持和放松训练.结果干预10 d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巧红;宁玉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15名护理专科女生(护生)进行测评.结果抑郁检出率32.09%;抑郁与生活事件和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事件、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抑郁均有预测性,其中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直接影响抑郁的水平,生活事件则通过消极应对间接加重抑郁.提示专科护生抑郁发生率较高,护生抑郁的发生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既存在直接影响又有交互作用.
作者:张俐;刘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综述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及护理进展,尤其对脊髓损伤手术时机与方法、术前急救支持、术后保持颈椎稳定、氧疗与气道管理、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以及康复训练等重要环节进行了重点阐述,强调每一环节对挽救病人生命、促进康复、减轻社会压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红;张卫红;陈庄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选择无妊娠并发症经阴道分娩的足月产妇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在胎盘娩出后立即予米索前列醇200 μg口服,60 min后再次口服200 μg.对照组胎盘娩出后未予用药.观察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2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胎盘娩出后分次口服米索前列醇可降低产后出血率和减少产后2 h出血量.
作者:付友霞;冉开琼;王敏;骆书菊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将28例肾移植后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例按入院时序分为常规组(15例)和改进组(13例).改进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改进气道护理设备,采取持续镇静加肌松剂及重视家属心理支持,采用以肠内营养为主的营养护理,结果救治成功率改进组为53.8%,常规组为13.3%,两组比较,P<0.05.机械通气前后PaO2上升值比较,改进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提示改进后的护理方法可提高该类病人的救治效果.
作者:虞献敏;石玉兰;赖洲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对128例泪道阻塞病人采用类Y型硅胶管逆行置入治疗泪道阻塞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使病人术中积极配合,术后按时点眼、冲洗泪道、及时拔管.结果病人取管当日泪道冲洗通畅率100%,随访4周至2年,治愈率90.4%,好转率7.7%,复发率1.9%.提示类Y型硅胶管泪道置入冲洗治疗泪道阻塞效果好.
作者:李宗美;吴国夷;冯雪莲;张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病,乳汁郁积是乳腺炎重要的原因.为了祛除乳汁郁积,减少乳腺炎的发生,我们用普通木梳梳理乳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孙淑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长期卧床及营养不良的病人常因护理不当并发压疮,且发展迅速,迁延不愈.这不仅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也给护理增加了难度.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我科对12例压疮病人运用见林(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伤口进行喷洒,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燕;胡文霞;刘军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将60例行子宫全切除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式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前予心理支持,术中保持良好体位、默契配合术者,术后动态观察病情.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发生率、发热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术式及护理模式具有安全、高效优势.
作者:饶静云;林妙玲;殷艳冰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