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银隶
尖锐湿疣系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表皮良性肿瘤,属性传播疾病.我院理疗室1997~1998年用微波手术治疗女性尖锐湿疣32例,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黄惠音;王育慧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们研制了一种多功能拼接式褥垫,用于长期卧床及病情危重或不能翻身的病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友玲;周银秀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观察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24 h的95例产妇(对照组)与术后留置尿管8~10 h加开塞露灌肠的51例产妇(观察组),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乳量充足时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产妇排尿困难、尿道刺激征的发生及婴儿生理性体重下降>10%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剖宫产术后8~10 h拔除导尿管并用开塞露灌肠可减少产妇排尿困难及尿道刺激征的发生,有利于肠功能恢复及产妇早进食,乳量充足时间提前,促进母乳喂养及母婴健康.
作者:胡永群;郑曼珍;李先玲;谭志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血液透析(HD)中发生低血压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文献报道,HD中低血压发生率占20%~30%[1],这不仅影响HD的顺利进行,降低效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1998年4月至1999年1月我院50例肾功能衰竭病人进行HD 456例次,发生低血压27例次,占HD的5.9%,明显低于文献报道.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唐万秋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护士长是基层的管理干部,其自身素质、业务水平与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为了及时掌握护士长任职期的德才表现,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与公平竞争机制,提高护士长队伍的整体素质,1998年10月我院按照年度述职、专业理论答辩、民意测评、动态考核及综合评价的步骤,采用定量为主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指标考评法,对现任17名护士长进行了任期目标综合考评,报告如下.
作者:周军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为探讨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更方便、更有效的疗法和剂量,将512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1次冲击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2日疗法.结果示观察组间接血凝试验转阴率为97.8%,粪便复查虫卵减少率为96.8%,对照组分别为95.6%和94.7%;观察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6%和42.6%,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1次冲击疗法可替代常规2日疗法,且用药方便,集中治疗能减少药品浪费,从而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
作者:黄晓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科1996年12月至1997年12月采用泪道探通注入素高捷疗眼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闭锁慢性泪囊炎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均<3岁.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唐丽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为观察西沙比利在结肠清洁中的效果,将240例接受结肠镜检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①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用药(50%硫酸镁30 ml加灌洗粉19.66 g冲开水2 000 ml口服);②实验1组92例,采用常规用药加西沙比利10 mg口服;③实验2组92例,采用常规用药加西沙比利20 mg口服.结果实验2组97.8%的病人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提示口服西沙比利20 mg加常规用药,可作为结肠镜检查前的常规肠道清洁方法.
作者:罗焕运;刘淑慧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对1995年1月至1998年1月收治的106例烧伤病人,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陶艳玲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骨髓输液适用于建立静脉通路有困难的危重患儿的急救治疗.1996年10月至1998年10月,我科采用7号头皮静脉针行胸骨骨髓输液,救治12例重症患儿,均获得成功,介绍如下.
作者:郭爱梅;金青风;王惠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为提高护理质量,将332名护理人员集中培训,采取专科必修和相关专科知识选修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使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合格率提高了0.36%、1.80%,病人满意率提高了3.30%;促进了专科护理质量,增强了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更新了知识,使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作者:陈丽萍;王建平;刘藏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随着肥胖现象的增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鼾症)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该病除鼾声响度>60分贝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期呼吸暂停现象,严重者由于睡眠时长期缺氧,可并发红细胞增多、高血压、心脏病等,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有潜在致死的可能.1988年10月至1999年1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暂停患者73例,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谢娟;柏亚玲;娄皓;高军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受香港护士训练及教育基金会的资助,笔者作为首批赴港学习社区护理的护士,于1997年11~12月在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下称东区医院)属下的柴湾和铜锣湾社区康复中心(下称社康中心)学习社区护理工作.学习期间,分别随社康中心的两位行政主管护士上门探访病人119人次,到铜锣湾社康中心所在地律敦治医院病房转介出院病人8例.因而对香港的社区护理发展史,组织架构,服务范畴,工作程序,政府的资助,社区的合作关系等有所了解,现介绍如下.
作者:邝星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对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并发再出血的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其血压持续升高、体位变动、情绪激动、排便用力等为主要诱发因素.总结开颅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积极控制血压,加强体位及身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晓晖;陆四方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既能解除病髋疼痛,又能恢复正常关节功能,是目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等有效的方法.随着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制、假体设计的改进及外科手术的完善,人工关节置换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
作者:赵友娟;吴红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为探讨异丙嗪在预防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中的作用.将414例CT增强病人分为异丙嗪组、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观察注射离子型造影剂30 min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异丙嗪组、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1%、6.00%、28.04%,经χ2检验,异丙嗪组预防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而异丙嗪组与地塞米松组的预防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异丙嗪能明显减少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且与地塞米松有相同效果.
作者:李素芬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已广泛地用于临床,恶心、呕吐、肝区胀痛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我院于1998年1月至1999年2月采用针刺内关、太冲、足三里穴位,以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100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周芸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高等护理教育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发展与深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自身独特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目前,无论是临床医学和药学教育,我国都以高等教育作为其主干,而高等护理教育则是在近十多年才恢复重建的,在整个护理教育中仅占微小比例.社会上对于护士这个职业以及是否需要发展高等护理教育也存在诸多不同看法.护理工作是否只是简单的技能性劳动?护理究竟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高等护理教育在我国现有的医疗卫生条件下是否有发展的必要?笔者带着上述问题,于1997年6月通过文献查阅、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纪录等方法,拟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有无扩大与发展之必要作一探讨.
作者:刘琮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由于内窥镜的常规消毒法(三桶法)难以对内镜操作部分(角钮、器械、管道插入口及各种按钮)实施消毒,我院内镜中心根据国外先进的内镜消毒技术,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摸索了一套内镜清洗消毒保养的方法,经临床应用,消毒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梁伟芝;张穗;陈慧珍;陈琼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心脏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急性功能障碍是少见的并发症[1].我院1986年3月至1996年12月,行心脏瓣膜替换术308例,发生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6例,经再次手术痊愈5例,死亡1例.护理如下.
作者:王丽丽;曹允芳;逯传凤;陈燕;由小丽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