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骨骨髓输液抢救危重患儿的体会

郭爱梅;金青风;王惠华

关键词:胸骨, 骨髓输液, 抢救, 头皮静脉针, 重症患儿, 危重患儿, 急救治疗, 静脉通路
摘要:骨髓输液适用于建立静脉通路有困难的危重患儿的急救治疗.1996年10月至1998年10月,我科采用7号头皮静脉针行胸骨骨髓输液,救治12例重症患儿,均获得成功,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两种用药方法结果观察

    为探讨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更方便、更有效的疗法和剂量,将512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1次冲击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2日疗法.结果示观察组间接血凝试验转阴率为97.8%,粪便复查虫卵减少率为96.8%,对照组分别为95.6%和94.7%;观察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6%和42.6%,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1次冲击疗法可替代常规2日疗法,且用药方便,集中治疗能减少药品浪费,从而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

    作者:黄晓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微波手术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体会

    尖锐湿疣系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表皮良性肿瘤,属性传播疾病.我院理疗室1997~1998年用微波手术治疗女性尖锐湿疣32例,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黄惠音;王育慧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2例小儿喉狭窄围手术期的护理

    儿童喉狭窄在临床上罕见,是由于感染、手术后损伤、喉外伤等引起喉部瘢痕形成,致喉腔狭窄而影响呼吸和发声功能.我院于1996年5月至1999年3月收治2例Ⅳ期喉狭窄在外院已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如下.

    作者:王伟燕;赵卫;邢慧珠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潘生丁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护理

    潘生丁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能准确评估患者心肌灌注血流情况.通过对122例受检者静脉注入潘生丁反应情况的观察,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静脉注射潘生丁后出现反应呈显著相关(P<0.01).阐述了潘生丁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原理,潘生丁反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重点介绍了潘生丁反应的观察要点、心电图监测、严重并发症的急救与预防等.

    作者:唐维佳;徐有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CES-Z型食管支撑架放置术的护理

    食管支撑架放置术(简称支架术)是一种能缓解病人痛苦、延长生命、安全可靠的方法[1].我科于1997年对7例胃及食管癌病人在内窥镜下行CES-Z型食管支撑架放置术,病人症状明显好转.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盛洁华;黄丽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肺癌病人围化疗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研究表明,癌症病人在不同的阶段均可能出现心理危机[1].特别是在接受化疗时心理活动更为复杂.1996~1998年我科收治57例肺癌化疗病人,对其围化疗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欧阳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慢性咽炎是脏腑亏损、虚火上炎、咽喉失养所致.本病以咽部疼痛、干痒、灼热干燥等症状为主要特点[1].我科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用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本病5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和亚林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患者术后疼痛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为探讨术后焦虑情绪和疼痛的相关性,对121例普外患者术后应用临床简明疼痛量表(MPQ)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就焦虑情绪和疼痛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在情绪和认知上有不同反应;SAS得分高于国内常模,焦虑发生率达40.5%;SAS≥45分者疼痛评定各项得分高于SAS<45分者;焦虑状态与疼痛反应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表明患者术后疼痛与焦虑情绪关系密切,疼痛程度有随焦虑情绪增加而增强的趋势.

    作者:冯瑾;陈素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膀胱无抑制性收缩患者的护理

    对30例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无抑制性收缩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造瘘管和尿管护理、抗感染、封闭及电磁针治疗等综合措施,解除了患者的痛苦,30例均痊愈出院.提示:前列腺、膀胱术后一旦发生膀胱无抑制性收缩,积极采取治疗护理措施,能及时解除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顺利恢复.

    作者:魏秀丽;乔平稳;邓亚萍;张玉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程序化护理

    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公害[1-4].交通事故所致严重多发伤患者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1994~1998年,我科对收治的113例交通事故所致严重多发伤患者,实行程序化护理,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报告如下.

    作者:何义平;杨文琼;张敏;赵蕾;彭娜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实施护士长任期目标综合考评的体会

    护士长是基层的管理干部,其自身素质、业务水平与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为了及时掌握护士长任职期的德才表现,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与公平竞争机制,提高护士长队伍的整体素质,1998年10月我院按照年度述职、专业理论答辩、民意测评、动态考核及综合评价的步骤,采用定量为主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指标考评法,对现任17名护士长进行了任期目标综合考评,报告如下.

    作者:周军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改进专科护理培训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为提高护理质量,将332名护理人员集中培训,采取专科必修和相关专科知识选修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使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合格率提高了0.36%、1.80%,病人满意率提高了3.30%;促进了专科护理质量,增强了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更新了知识,使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作者:陈丽萍;王建平;刘藏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并发再出血的护理

    对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并发再出血的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其血压持续升高、体位变动、情绪激动、排便用力等为主要诱发因素.总结开颅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积极控制血压,加强体位及身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晓晖;陆四方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Internet上的护理文献查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正在改变着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方式.迄今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与Internet连接,网上有600余个大型图书馆,400多个学术文献库,上百万条信息源,网上用户达1亿以上,且还以每月上百万户的惊人速度递增.随着中国4大互联网络(Csnet. Chinanet. Cernet. Chinagbn)及各个局网的建设,人们通过计算机从Internet获得信息、进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充分利用网上的护理资源为我们的工作、学习服务,笔者把上网方法和护理期刊网址介绍如下.

    作者:冯鄂湘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1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是难治性疾病,而糖尿病亦是一种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两者合并,相互影响,预后较差.我院1997年8月至1998年5月收治10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及护理,6例好转,3例未愈,1例死亡.

    作者:周少玲;张春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护士长竞聘上岗的体会

    为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专业化护理管理队伍,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管理职能,我院于1997~1998年在全院试行护士长竞聘上岗,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朱银隶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泪道探通注入素高捷疗治疗泪囊炎的观察

    我科1996年12月至1997年12月采用泪道探通注入素高捷疗眼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闭锁慢性泪囊炎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均<3岁.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唐丽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必要性的调查分析

    高等护理教育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发展与深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自身独特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目前,无论是临床医学和药学教育,我国都以高等教育作为其主干,而高等护理教育则是在近十多年才恢复重建的,在整个护理教育中仅占微小比例.社会上对于护士这个职业以及是否需要发展高等护理教育也存在诸多不同看法.护理工作是否只是简单的技能性劳动?护理究竟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高等护理教育在我国现有的医疗卫生条件下是否有发展的必要?笔者带着上述问题,于1997年6月通过文献查阅、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纪录等方法,拟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有无扩大与发展之必要作一探讨.

    作者:刘琮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对1995年1月至1998年1月收治的106例烧伤病人,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陶艳玲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护理模式的改变给护理教育带来的挑战

    当前,实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模式,正逐步成为我国临床护理实践的主要工作模式.这一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工作的职能与范围得以扩展,护士的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护士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面临考验,护理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出品质优良、素质全面的现代护理人才,已成为面向21世纪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护理教育的现状,提出发展的思路,供护理教育界同仁参考.

    作者:朱亚丽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