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典型脑损伤的CT诊断体会

梁全柱

关键词:不典型脑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摘要:典型脑损伤CT可即时做出诊断,不典型脑损伤CT 可能漏诊、误诊.本文对我院2003~2008 年脑外伤7358 例中不典型脑损伤23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真武汤治疗慢性心衰属阳虚水泛机理浅析

    心力衰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病因的终末阶段,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真武汤是伤寒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剂,其治疗证属阳虚水泛的各种疾病每获良效,本文就应用经方真武汤治疗慢性心衰证属阳虚水泛者的中医机理进行探析.

    作者:马洪艳;唐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压控制达标者脉压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血压达标(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患者的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与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有一支或一支以上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50%者)的关系.方法:将105 例入选病人按脉压大小分为3组:第1组脉压<40mmHg,第2组脉压在40~60mmHg 之间,第3组脉压>60mmHg,计算每一组冠心病所占的百分比,并予统计学处理,参数以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测定采用x2检验.结论:随着脉压增加,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故我们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亦需关注患者的脉压情况,这将有助于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作者:张建成;毛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术后疼痛的正确评估及护理对策,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术后疼痛病人555 例进行正确评估及针对性护理.结果:术后疼痛护理效果良好,除昏迷病人外,满意率达到98%.结论:对术后疼痛病人的观察、评估,采取正确的生理及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疼痛.

    作者:马国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医院药房的质量管理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的质量规范化管理,从而使患者早日解除疾病的困扰,减轻经济负担,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强医院药房质量管理的意义,对医院药房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进行分析总结,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医院药房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药品采购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不够高等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讨论:医院在药房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规范现象,应不断加强医院药房的质量管理,在为患者提供经济、安全、放心药物的同时,努力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作者:邱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布托啡诺治疗全麻恢复期寒战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对全麻后恢复期寒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 例腹部择期手术恢复期寒战患者随机分为3 组.A 组(对照组)、B 组(布托啡诺组)、C 组(哌替啶组),每组20 例.所有患者均监测ECG、SpO2、BP、MAP.记录寒战治疗前、治疗后5min、15min 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给药前各组MAP、HR及SPO2均无显著差异;给药后,B、C 组HR 及MAP 均显著低于A组(P<0.05);B 组SpO2稍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C 组注药后5min SpO2显著下降(P<0.05),B、C 组治疗寒战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 组不良反应较大.结论:布托啡诺能有效治疗全麻恢复期寒颤,对呼吸抑制轻,不良反应少,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哌替啶.

    作者:陈;范圣登;洪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药物皮试部位的选择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特殊病人在不同部位做皮试的可行性.方法:对50 例因疾病不能在常用部位做皮试的患者,分别选取左右锁骨中点与胸骨连线三角区域、下肢小腿内侧、下肢大腿内侧、上肢上臂内侧等部位按常规做皮试.结果:46 例皮试结果均为阴性,其中45 例顺利完成抗生素疗程,1例在用药第3天出现恶心等轻微胃肠道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改用其他抗生素.结论:因疾病不能在常用部位做皮试的患者可选取上述部位进行皮试,以使患者获得及时治疗.

    作者:彭完全;王修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律失常36例分析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将232 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24h 心电图监测并记录,分组依据为是否出现心律失常:一组为心律失常组(组1),一组为非心律失常组(组2).分析心律失常与患者年龄、术前射血分数、搭桥支数与病变支数、心功能及合并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心律失常的发生例数为36 例,发生率为15.52%.心律失常组的高龄、射血分数低、心功能差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心律失常组.结论:高龄、射血分数低、心功能差是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照晶;薛松;徐根兴;黄日太;连峰;胡振雷;汪永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部分阔筋膜张肌及部分缝匠肌蒂骨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部分阔筋膜张肌及部分缝匠肌蒂骨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取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植入股骨头颈槽内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应用部分阔筋膜张肌及部分缝匠肌蒂骨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总优良率为93.8%,随访结果好.结论:采用部分阔筋膜张肌及部分缝匠肌蒂骨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可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减少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莫捷华;罗春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体会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者75%以上有腹水.由于腹水的存在,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症状加重.腹水的产生与持续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引起肝硬化腹水的病因,主要有情志所伤,酒食不节,劳欲过度,虫毒侵蚀,黄疸、积聚日久不愈等.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聚水而胀,所以治疗多从肝脾肾论治.

    作者:尹金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慢性泄泻的治疗

    本文主要是对常见的慢性泄泻的治疗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病人病史症状包括中医舌象脉象的仔细观察总结,对该病有了系统的认识,发现慢性泄泻并不难治,只要辨证准确,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姚爱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痹证的诊疗

    痹症的范围很广,其诊疗关键在于分辨类型.按症状特点、病因特点及病位特点的分辨方法可谓得其肯綮.

    作者:徐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食管癌及胃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在食管癌及胃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加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三周为一疗程,计六个疗程.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化疗后KPS 评分有不同程度上升,但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后KPS 评分降低,且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化疗后白细胞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白细胞下降明显(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提高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的疗效,显著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典型脑损伤的CT诊断体会

    典型脑损伤CT可即时做出诊断,不典型脑损伤CT 可能漏诊、误诊.本文对我院2003~2008 年脑外伤7358 例中不典型脑损伤23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梁全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6例临床疗效

    临床中治疗本疾,针灸并用,加强了疗效,使患者早日小便自解.36 例患者中,经一次治疗可行小便者25 例,二次以上自行小便者11例,总有效率达100%.方法简单,患者易接受.

    作者:李延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两期治疗法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16例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两期治疗法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4 年至2008 年我院采用两期治疗法治疗的16 例颌骨囊肿.结果:16 例患者经随访1~5 年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对于青年人罹患大型颌骨囊肿,先行袋装成形术待囊肿显著缩小后再行刮除术可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作者:蒋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年贺辞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养血祛湿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慢性湿疹是一种临床上比较顽固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据统计,该病患者人数约占皮肤科门诊量的20%左右[1].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健康.

    作者:周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形势下急诊工作如何避免医疗纠纷

    探讨新形势下急诊工作如何防范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在努力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以病人为中心,全方位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尽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亓连军;吕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胸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

    准确及时地评估疼痛并止痛使病人能早期有效地活动,减少手术后并发症,这对胸腹部手术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了疼痛给机体带来的影响和疼痛护理的临床现状后,重点介绍TPrince.Henry 疼痛评分法以及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估疼痛并进行疼痛护理.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口腔内科的艾滋病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健康促进的首要和有效手段,通过分析艾滋病与口腔内科的关系,归纳艾滋病在口腔常见的表征,把病因预防、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等三级预防概念应用于口腔内科,阐述在口腔内科诊疗工作中如何实现艾滋病三级预防,对进一步强化针对性较强的口腔院感控制措施有借鉴意义.

    作者:吴钦旋;杨春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