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捷华;罗春强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36 例外科手术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病人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想了解为术前检查的意义占95%;病人对健康教育方式愿意接受的是护士个别指导占94%.结论:通过调查分析,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谢秀金;张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每年的9月份至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10 月至12月份是流行的高峰,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热,大便呈水样或者蛋花汤样,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秋季腹泻病程有自限性,但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本人采用潘生丁、硫酸镁加自拟中药配方可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欧阳应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血清CRP、TNF-a 和IL-6 水平与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观察通络糖泰方进行短期干预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SD 大鼠,采用两次四氧嘧啶腹腔注射法诱发DM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另以正常大鼠10只作为正常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弥可保、二甲双胍和通络糖泰方浸膏灌胃治疗.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CRP、TNF-a、IL-6 和血脂水平.结果:通络糖泰方能降低血清CRP、TNF-a、IL-6 和血脂水平,改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论:通络糖泰方能改善实验性DPN 大鼠神经功能.抗糖尿病慢性炎症,改善糖、脂代谢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作者:张海生;谢春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疗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寿命逐年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现实.据预测到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近2 亿,社区内老年人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对于这群特殊人群的身体健康及身心健康已成为社区保健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者:蔡肖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预防和减少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152 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均行心内直视手术修补室间隔缺损,术后均入ICU 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保持镇静、控制肺动脉压力和维持循环的稳定.结果:本组病例有3 例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经镇静、适当机械过渡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减少肺部并发症是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恢复的关键,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邦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脑心通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 0 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口服华佗再造丸.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77.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治疗后治疗组为(10.36±9.55),对照组为(16.45±10.34),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华佗再造丸.
作者:祝玉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术后疼痛的正确评估及护理对策,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术后疼痛病人555 例进行正确评估及针对性护理.结果:术后疼痛护理效果良好,除昏迷病人外,满意率达到98%.结论:对术后疼痛病人的观察、评估,采取正确的生理及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疼痛.
作者:马国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的质量规范化管理,从而使患者早日解除疾病的困扰,减轻经济负担,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强医院药房质量管理的意义,对医院药房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进行分析总结,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医院药房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药品采购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不够高等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讨论:医院在药房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规范现象,应不断加强医院药房的质量管理,在为患者提供经济、安全、放心药物的同时,努力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作者:邱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门诊不合格处方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08年1~3 月门诊西药处方15389 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门诊不合格处方307 张,合格率98%.针对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结论:加大药品信息宣传力度,修订<基本用药目录>,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作者:钱凤根;唐文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已婚妇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炎.目前,随着人们对慢性宫颈炎癌变的防治意识加强,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宫颈病变要求及时治疗,我院用Leep 刀治疗宫颈病变370 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玲;杨振虎;李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对全麻后恢复期寒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 例腹部择期手术恢复期寒战患者随机分为3 组.A 组(对照组)、B 组(布托啡诺组)、C 组(哌替啶组),每组20 例.所有患者均监测ECG、SpO2、BP、MAP.记录寒战治疗前、治疗后5min、15min 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给药前各组MAP、HR及SPO2均无显著差异;给药后,B、C 组HR 及MAP 均显著低于A组(P<0.05);B 组SpO2稍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C 组注药后5min SpO2显著下降(P<0.05),B、C 组治疗寒战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 组不良反应较大.结论:布托啡诺能有效治疗全麻恢复期寒颤,对呼吸抑制轻,不良反应少,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哌替啶.
作者:陈;范圣登;洪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典型脑损伤CT可即时做出诊断,不典型脑损伤CT 可能漏诊、误诊.本文对我院2003~2008 年脑外伤7358 例中不典型脑损伤23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梁全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单纯颧弓M型塌陷骨折治疗的方式选择.方法:对34例单纯颧弓M型塌陷骨折患者症状分析及手术方式进行讨论.结果:术后患者畸形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及时的复位对颧弓M型骨折很关键
作者:吴亚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痹症的范围很广,其诊疗关键在于分辨类型.按症状特点、病因特点及病位特点的分辨方法可谓得其肯綮.
作者:徐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综述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发病机理及治疗等临床研究状况,着重归纳了近10年来临床常用的各种中医治疗方法,对其治疗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路.
作者:彭泽深;肖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尚未生育的妇女的患病率也不断增加,其中95%为输卵管妊娠[1].本人对比研究了药物保守治疗和保守性手术治疗两种不同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治疗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以探讨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输卵管妊娠的合理治疗方法.
作者:张翠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的172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C、青霉素类药物口服或静脉滴注,并行鼓膜穿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波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观察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1.11%,总有效率92.22%;对照组痊愈率58.43%,总有效率77.91%.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5.56%,对照组16.8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2.22%,对照组1.12%,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的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彭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方法:尿干化学分析仪法手工法用尿多联试纸分别对1589 例尿液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尿干化学分析仪法与手工法尿多联试纸测得结果差异显著结论: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众多,提高尿液的检测准确性尤为重要.
作者:张功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