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李玮;孙茂;高笛;高静;杨文菊;佟晓辉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中实施人性护理的作用.方法:2014年4月~2015年1月杭州市中医院所收治140例骨科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每组70人的两个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上采用人性化护理,两组均干预1个月,并于干预1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表形式完成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并统计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助于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赢得患者好评,有助于促进医院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作者:施建勤;陈艳;吴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价值.方法:在血液科成立输血管理小组,采用PDCA循环理论,规范管理输血工作,并选取实施输血管理前后的输血病案,评估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比较实施管理前后输血工作中不规范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输血工作不规范事件的发生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完善血液科输血管理体系,确保管理目标明确、分工落实到位,降低输血工作不规范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输血质量.
作者:陈琦;周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五常法”在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从2016年1月开始应用“五常法”进行护理管理.应用“五常法”前及应用“五常法”1年后,调查患者对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护理缺陷发生率、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结果:应用“五常法”前,70.83%的护理人员得到患者非常满意及满意的评价,应用“五常法”后,91.67%的护理人员得到患者非常满意及满意的评价,比较差异显著(P<0.05).应用“五常法”前护理缺陷发生率、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为25.00%、87.50%,应用“五常法”后护理缺陷发生率、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为4.17%、10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应用“五常法”进行护理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燕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临终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各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可显著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方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价值,为更好的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患者7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3年4月~2016年2月,采取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服务态度评分、健康宣教评分、护理操作评分、环境护理评分及护理文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陶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实验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中药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中应用讨论教学法,发现这种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促进学生对中药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郭夫江;王瑞;贾琦;吴迎春;张刘强;李医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骨科作为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接诊的患者多为骨折、骨病等,该类疾患者者在住院治疗结束后,出院后的功能训练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骨科开展患者出院后的延伸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作者就骨科开展出院患者的延伸护理服务的方式方法及临床价值进行了相关论述,后对目前的骨科延伸护理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作者:郑松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更好保护职务发明人的权益,2012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职务发明条例(草案)》,草案的公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议,在调研和修改的基础上于2013年12月形成了《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文章结合高校职务发明的具体实践,从高校职务发明人的合法地位、职务发明的归属、发明报告制度、奖励报酬及署名权的问题等角度出发,对争议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职务发明制度.
作者:刘梅;王瑞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放射科规范化管理的要点,提高放射科工作质量.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2016年,自2016年起对放射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根据放射科工作特点对各工作岗位结构及内容进行调整,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工作质量,比较实施前(2015年)和实施后(2016年)放射科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放射科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放射科患者在服务态度、医疗环境、医疗水平的满意度评价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放射科实施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各方面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获得了患者的认可.
作者:祝浩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康复医学科的诞生有效满足了伤残患者的康复需求,然而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医院对其定位仍存在一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学科的发展.基于此,作者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自身经验,总结了医院康复医学科现存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改善其管理质量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作者:周向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社区居民口腔保健行为,以期针对性提出提高社区居民口腔保健水平的建议.方法:本次研究于2017年1月,通过社区宣传招募方法,选择500名调查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口腔保健行为,并针对性的组织多项口腔健康教育活动.201 7年6月进行复查,分析比较两次调查结果.结果:干预后社区志愿调查者口腔保健行为掌握度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社区志愿调查者口腔保健行为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社区志愿调查者使用牙线及吸烟行为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社区居民口腔保健意识普遍不高,口腔保健行为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口腔保健行为知识储备,改善居民口腔保健行为,帮助居民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
作者:金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流程再造在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口服化疗药安全给药品质.方法:2016年1~6月期间,依照JCI标准的要求,认真分析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在口服化疗药的发放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可能导致差错的环节及原因,实施口服化疗药流程再造,追踪整改效果,不断完善口服化疗药流程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流程再造前后口服化疗药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在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中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口服化疗药各环节实施JCI标准下的流程再造,能减少口服化疗药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安全给药品质.
作者:张琼;阮芳园;吴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就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作以评价.方法:在201 5年1月~2017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患者中抽调108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5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比较两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观察指标涉及的相关事件中除职业暴露事件外其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完善交班体制,探讨病房早交班风险点评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比较研究未实施和已实施病房早交班风险点评之后的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和实施病房早交班风险点评使本院外科护理缺陷减少了63例,严重差错减少了1例,小缺点减少63例.采用新的交班方法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为97%,比传统方法高21%(P<0.05),医师的满意度为98%,比传统方法高11% (P<0.05),护士的满意度为97%,比传统方法高34%(P<0.05).结论:通过实施病房早交班风险点评使护理人员提高了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减少了护理的缺陷、差错的发生.
作者:陈圆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方法: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的用药安全事件,分析出现用药安全事件的原因.结果: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0%,具体包括用错药、配伍剂量不准、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时间错误及药品用法错误等.影响用药安全的因素主要有患者方面的因素及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结论:影响神经内科患者用药安全管理的因素较多,在实际临床护理管理中应总结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措施提高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依靠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有效管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吴平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及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现有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智能化及快捷化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智慧医疗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模式对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及快捷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我国进行医疗服务改革的重点.文章就智慧医疗及其国内外发展趋势进行了说明,并对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便为智慧医疗的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作者:王跃芬;李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中药炮制技术实验教学与操作技能考核机制.方法:在阐述高职高专中药炮制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板书讲授改革成“炮制品标本(不及品、适中品、太过品)直观教学法+教师分组现场演示法+学生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新模式.结果:目前的炮制教学方式单一,实验教学改革很有必要.结论: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中药炮制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李卫先;王议忆;姚淑琼;李达;管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基于临床开放式精神科病房的护理管理经验,总结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问题发生原因,制定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病房的安全管理水平及医疗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蒋翠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耳鼻喉科收治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治疗依从度评分、焦虑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入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莹;沈春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临床作用及地位.方法:从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疾病预防中的临床作用、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作用及地位的分析.结果: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康复治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文化与全科医疗卫生有机结合,不仅充分发挥了中医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的优势,还能被广大居民所接受.结论: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充当着医生、教育者、协调者等多个角色.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康复过程中,分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鄢松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