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彦艳
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文章从公民道德素质、医患关系及互联网时代的特征,阐述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并从组织机构、招募、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介绍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致和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实践.
作者:曹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方法: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的用药安全事件,分析出现用药安全事件的原因.结果: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0%,具体包括用错药、配伍剂量不准、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时间错误及药品用法错误等.影响用药安全的因素主要有患者方面的因素及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结论:影响神经内科患者用药安全管理的因素较多,在实际临床护理管理中应总结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措施提高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依靠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有效管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吴平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的管理方法,为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开化县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的麻醉类药品的管理工作,并对麻醉药品的管理实施调查.结果:通过对原有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实施改革,实施一系列全新的、高效的管理模式,大大地降低了在麻醉药物使用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麻醉药品的分发、使用等方面未发生差错事件.结论: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能够大大地提高麻醉药品的管理水平.
作者:詹岳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脉诊是中医学大的特色和标志,而世界其他民族却不同程度地忽略了脉诊,内容和意义也没有中医学那么丰富.文章论述了世界各民族重视脉诊的历史,中医与世界其他民族间的脉诊交流,揭示了中医脉诊与世界其他民族关于脉诊认识的差异及其原因.
作者:关晓光;黄琦;佀雪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及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现有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智能化及快捷化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智慧医疗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模式对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及快捷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我国进行医疗服务改革的重点.文章就智慧医疗及其国内外发展趋势进行了说明,并对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便为智慧医疗的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作者:王跃芬;李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前期人群社区强化与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措施.方法:在社区中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筛查、问卷调查、健康教育等,比较管理前后其对糖尿病防治的认知情况、执行情况及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后,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采取防治手段的患者显著增加,进行健康管理后,患者SF-36各个维度的评分都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汪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诊监护室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诊抢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抢救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效果上,观察组明显是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程度上,观察组是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救患者采取的预见性护理,提高了抢救效果、缩减了抢救时间、提升了抢救后护理满意程度,进而降低了医患纠纷发生.
作者:吴秀静;谢舒舒;杨金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强化呼吸内科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管理措施,提高科室整理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基础护理管理小组,对呼吸内科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现状进行分析,针对问题,强化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比较强化基础护理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如肺不张、呼吸道阻塞、过度通气、肺部感染等发生率较强化管理前明显下降(P<0.05);科室整体护理质量较之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强化呼吸内科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对影像科候检患者开展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和内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设计影像科候检患者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数表选样法选取医院影像科2016年4~6月就诊的患者50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回问卷497份,有效收回率为99.40%.其中92.15%的受访患者表示对候检患者开展护理服务工作是有必要的;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内容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候检患者开展护理服务工作,能够使医护人员更直接了解候检大厅的情况,更大发挥护理工作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姚金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骨科作为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接诊的患者多为骨折、骨病等,该类疾患者者在住院治疗结束后,出院后的功能训练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骨科开展患者出院后的延伸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作者就骨科开展出院患者的延伸护理服务的方式方法及临床价值进行了相关论述,后对目前的骨科延伸护理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作者:郑松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骨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骨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切口及疼痛等基础护理;观察组于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干预期间并发症,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于患者出院时调查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于骨科常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申屠莹;陈艳;吴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重症医学科患者采用全面流程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重症医学科患者共68例,对其实施全面流程护理管理,观察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全面流程护理用于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作者:方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护理防范对策,保证患者安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71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归纳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防范对策.结果:271例患者中,29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7%.经分析研究发现,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均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为控制医院感染,重症监护室需在综合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对策,有效控制感染率,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季芬芬;吕魏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降低医院检验科血液标本漏检情况的发生及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检验科2016年5~12月490份血液标本漏检的主要原因.结果:导致血液标本漏检的主要原因为采集遗漏、接收遗漏、岗收遗漏、审核遗漏等.结论:检验人员应及时发现血液标本漏检情况,对原因追本溯源,仔细分析,探讨降低血液标本漏检情况发生的措施,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邵洲杰;夏雪飞;王昊英;周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多元文化护理对肿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肿瘤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和多元文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多元文化护理可以提高肿瘤患者满意度.
作者:孟严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将2016年1~10月医院ICU病房收治的5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对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依据结果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ICU导管相关性感染总感染率为2.04%,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ICU住院时间≥14d、APACHEⅡ评分≥17分、血清白蛋白含量<30g/L、留置导管时间≥7d.结论:导致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医院需采取综合对策,进行积极预防.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医院门诊药房发药交代的工作质量,促进用药安全性、合理性.做好发药交代,让药师与患者之间的和谐交流,对紧张的医患关系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更有助于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方法:阐述医院门诊药房发药交代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药师给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有效避免了患者用药不当和错误,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作者: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康复医学科的诞生有效满足了伤残患者的康复需求,然而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医院对其定位仍存在一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学科的发展.基于此,作者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自身经验,总结了医院康复医学科现存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改善其管理质量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作者:周向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老年呼吸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呼吸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1例,借助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指标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液温正常时间、痰液消失时间、哕音消失时间、白细胞水平正常时间及痰菌转阴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转归占比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可改善老年呼吸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症状,促进感染转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秀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康复科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意义与体会.方法:选择医院康复科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结合病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护理干预前后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入院时(P<0.05).结论:为康复科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黄媛媛;吴春苗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