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门诊药房发药交代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陈玲

关键词:门诊药房, 发药交代, 改进措施
摘要:目的:提高医院门诊药房发药交代的工作质量,促进用药安全性、合理性.做好发药交代,让药师与患者之间的和谐交流,对紧张的医患关系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更有助于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方法:阐述医院门诊药房发药交代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药师给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有效避免了患者用药不当和错误,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出生缺陷预防与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价值

    目的:探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于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15年1月~2016年1月计划生育并且符合生育政策的2000对农村夫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参加免费孕前优生检查,观察组参加免费孕前检查.对两组夫妇分别建立档案,并分派专人进行跟踪、随访和管理,记录妊娠结果,分别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出生缺陷情况,登记汇总后,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生缺陷儿占比为0.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出生缺陷种类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神经管畸形和趾畸形等.结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将预防关口前移,在怀孕之前将预防措施落实到位,从而有效降低出生缺陷情况的发生.

    作者:陈吉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耳鼻喉科收治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治疗依从度评分、焦虑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入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莹;沈春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症医学科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建立护理干预小组,接受相关培训,明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及内容,确保人性化护理措施的落实,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质量等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梁萍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介入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介入室优质护理的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行介人手术的患者200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观察组1000例和对照组10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医生对护理人员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陈雪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品管圈管理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医院的8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品管圈管理,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消化内科疾病认知度,从而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海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诊室护理纠纷的防范

    目的:探讨急诊室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12月医院急诊室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责任制分层管理的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基础知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操作技能、护理服务态度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急诊室护理的特点采用责任制分层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刘星星;刘小媛;占云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作用与地位

    目的:探讨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临床作用及地位.方法:从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疾病预防中的临床作用、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作用及地位的分析.结果: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康复治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文化与全科医疗卫生有机结合,不仅充分发挥了中医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的优势,还能被广大居民所接受.结论: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充当着医生、教育者、协调者等多个角色.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康复过程中,分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鄢松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骨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骨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骨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切口及疼痛等基础护理;观察组于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干预期间并发症,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于患者出院时调查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于骨科常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申屠莹;陈艳;吴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管理措施,为加强医院儿科院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2015~2016年期间的临床病历资料和各种检查报告,将各种指标详细的记录下来,再通过规范的统计学分析法,分析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防控医院感染发生的管理措施.结果:在选取的852例患儿中,查出有31例医院感染,其发生率为3.64%,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比67.07%,其中主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比31.04%和17.24%.结论:是否使用呼吸机、静脉全营养、住院天数、出生体重等对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要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减少侵入性操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郑嫚;顾承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元文化护理对肿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多元文化护理对肿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肿瘤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和多元文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多元文化护理可以提高肿瘤患者满意度.

    作者:孟严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院康复医学科定位与管理思考

    康复医学科的诞生有效满足了伤残患者的康复需求,然而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医院对其定位仍存在一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学科的发展.基于此,作者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自身经验,总结了医院康复医学科现存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改善其管理质量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作者:周向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管理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方法: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的用药安全事件,分析出现用药安全事件的原因.结果: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0%,具体包括用错药、配伍剂量不准、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时间错误及药品用法错误等.影响用药安全的因素主要有患者方面的因素及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结论:影响神经内科患者用药安全管理的因素较多,在实际临床护理管理中应总结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措施提高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依靠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有效管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吴平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青年教师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中坚力量和高等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分析了目前作者所在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并结合院系实际,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晓娟;王鑫;陈晓辉;曹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的管理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的管理方法,为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开化县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的麻醉类药品的管理工作,并对麻醉药品的管理实施调查.结果:通过对原有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实施改革,实施一系列全新的、高效的管理模式,大大地降低了在麻醉药物使用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麻醉药品的分发、使用等方面未发生差错事件.结论: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能够大大地提高麻醉药品的管理水平.

    作者:詹岳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诊的结直肠肿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笔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前后SBP、DBP、HR、SAS评分SDS评分及体温变化情况,记录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护理后SBP、DBP都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患者的体温和HR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比护理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结直肠肿瘤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顾一君;杨琼;郑凤燕;叶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呼吸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究老年呼吸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呼吸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1例,借助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指标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液温正常时间、痰液消失时间、哕音消失时间、白细胞水平正常时间及痰菌转阴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转归占比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可改善老年呼吸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症状,促进感染转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秀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患者预防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中医特色护理的作用,观察将其用于身体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通过心理护理、养生运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能够使老年患者得到全方位的照顾.中医特色护理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等优势,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健康情况,也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沈彦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开展大学通识教育之我见

    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模式,其目标是培养人文与科学兼备以及人格健全的人才.近几十年我国通识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遇到的问题也颇多,如通识教育目标不明确,通识教育不能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这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厘清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通识教育模式,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我国通识教育的质量.

    作者:吴鸿;韩勇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FOCUS-PDCA程序管理模式在外科住院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将FOCUS-PDCA程序管理模式用于外科住院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探讨控制引流管护理不良事件的效果及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FOCUS-PDCA程序管理模式对护士进行培训考核,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医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4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20例为观察组,采取术后引流管护理中运用该管理程序,逐步改进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另120例为对照组,利用同一批经过FOCUS-PDCA程序管理模式培训后的护士对术后引流管护理采用常规模式.对程序实施前后护士的自我综合能力评分,术后引流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态度、技术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士的自我综合能力评分提高;观察组的引流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态度、技术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FOCUS-PDCA程序的实施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用于外科住院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能够保障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安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先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DCA护理模式在某三级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锐器伤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某三级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收集并分析某三级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实施PDCA护理管理模式前的201 5年和实施PDCA护理管理模式后的2016年的针刺伤发生情况和发生原因.结果:PDCA护理前发生针刺伤为262例,其中发生因素较多的是处理废物99例、占37.79%,其次是注射42例、占16.03%.经PDCA护理管理模式后发生针刺伤总共为50例,其中发生因素较多的是处理废物16例、占32.0%,其次是选择工具10例、占20.0%.干预前后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某三级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可规范化医护人员对锐器使用操作流程,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作者:朱燕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