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琴
目的:观察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某三级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收集并分析某三级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实施PDCA护理管理模式前的201 5年和实施PDCA护理管理模式后的2016年的针刺伤发生情况和发生原因.结果:PDCA护理前发生针刺伤为262例,其中发生因素较多的是处理废物99例、占37.79%,其次是注射42例、占16.03%.经PDCA护理管理模式后发生针刺伤总共为50例,其中发生因素较多的是处理废物16例、占32.0%,其次是选择工具10例、占20.0%.干预前后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某三级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可规范化医护人员对锐器使用操作流程,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作者:朱燕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就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作以评价.方法:在201 5年1月~2017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患者中抽调108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5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比较两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观察指标涉及的相关事件中除职业暴露事件外其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个性化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放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均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性化舒适护理用于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洪其军;徐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前期人群社区强化与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措施.方法:在社区中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筛查、问卷调查、健康教育等,比较管理前后其对糖尿病防治的认知情况、执行情况及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后,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采取防治手段的患者显著增加,进行健康管理后,患者SF-36各个维度的评分都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汪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医院的8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品管圈管理,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消化内科疾病认知度,从而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海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对于促进医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基层医院在宣传、促进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的基础上,及时收集和分析、警戒临床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徐冠;禹建春;吴昌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实验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中药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中应用讨论教学法,发现这种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促进学生对中药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郭夫江;王瑞;贾琦;吴迎春;张刘强;李医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混合管理的操作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收治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眼科的患者中随机选取采用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混合管理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观察组,另从2015年未开展眼科日间手术和常规手术混合管理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包括住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及满意率等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前等待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眼科患者开展手术与常规手术混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管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徐静;林一萍;杨吟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管理措施,为加强医院儿科院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2015~2016年期间的临床病历资料和各种检查报告,将各种指标详细的记录下来,再通过规范的统计学分析法,分析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防控医院感染发生的管理措施.结果:在选取的852例患儿中,查出有31例医院感染,其发生率为3.64%,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比67.07%,其中主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比31.04%和17.24%.结论:是否使用呼吸机、静脉全营养、住院天数、出生体重等对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要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减少侵入性操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郑嫚;顾承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对影像科候检患者开展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和内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设计影像科候检患者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数表选样法选取医院影像科2016年4~6月就诊的患者50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回问卷497份,有效收回率为99.40%.其中92.15%的受访患者表示对候检患者开展护理服务工作是有必要的;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内容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候检患者开展护理服务工作,能够使医护人员更直接了解候检大厅的情况,更大发挥护理工作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姚金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诊监护室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诊抢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抢救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效果上,观察组明显是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程度上,观察组是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救患者采取的预见性护理,提高了抢救效果、缩减了抢救时间、提升了抢救后护理满意程度,进而降低了医患纠纷发生.
作者:吴秀静;谢舒舒;杨金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管理对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长兴医院院60例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康复护理管理),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康复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大幅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岗位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医院实施手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岗位管理实施时间,分为2016年1~7月未实施岗位管理的对照组和2016年8月~2017年2月实施岗位管理的观察组,每组36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安全护理、护理文书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岗位管理应用于手术室,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医师及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计幼苗;周蓓;吴海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陪检及护理在高端住院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300例高端住院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1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50例行人性化陪检及护理,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3% (P<0.05).结论:对高端住院体检者实施人性化陪检及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优化护理流程,让患者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实现提高护理满意度的目的.
作者:周小青;李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作者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对2011~2015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资助育人工作中政策保障、经费支持、平台育人和思想引领四个方面工作,以及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进行调研访谈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从中总结出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特点及“四位一体”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实践成果,为提高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提升在校学生整体素质奠定基础.
作者:高鹏;李玮;孙茂;高笛;高静;杨文菊;佟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将2016年1~10月医院ICU病房收治的5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对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依据结果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ICU导管相关性感染总感染率为2.04%,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ICU住院时间≥14d、APACHEⅡ评分≥17分、血清白蛋白含量<30g/L、留置导管时间≥7d.结论:导致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医院需采取综合对策,进行积极预防.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医院门诊药房发药交代的工作质量,促进用药安全性、合理性.做好发药交代,让药师与患者之间的和谐交流,对紧张的医患关系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更有助于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方法:阐述医院门诊药房发药交代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药师给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有效避免了患者用药不当和错误,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作者: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价值,为更好的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患者7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3年4月~2016年2月,采取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服务态度评分、健康宣教评分、护理操作评分、环境护理评分及护理文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陶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的管理方法,为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开化县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的麻醉类药品的管理工作,并对麻醉药品的管理实施调查.结果:通过对原有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实施改革,实施一系列全新的、高效的管理模式,大大地降低了在麻醉药物使用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麻醉药品的分发、使用等方面未发生差错事件.结论: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能够大大地提高麻醉药品的管理水平.
作者:詹岳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建立护理干预小组,接受相关培训,明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及内容,确保人性化护理措施的落实,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质量等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梁萍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