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红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分层管理中绩效考核模式的构建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1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未结合分层护理管理的绩效考核)和观察组(分层护理管理结合绩效考核模式),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成绩及患者家长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质量、医德规范考核成绩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儿科护理分层管理中构建绩效考核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谢芳;汤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五官科作为基层医院中的临床科室之一,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一直位于各个临床科室的前列,影响着基层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因此,通过一定的、有效的措施,来防治与控制基层医院五官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基层医院五官科的科室特殊性,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希望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帮助.
作者:章巧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诊监护室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诊抢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抢救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效果上,观察组明显是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程度上,观察组是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救患者采取的预见性护理,提高了抢救效果、缩减了抢救时间、提升了抢救后护理满意程度,进而降低了医患纠纷发生.
作者:吴秀静;谢舒舒;杨金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流程再造在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口服化疗药安全给药品质.方法:2016年1~6月期间,依照JCI标准的要求,认真分析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在口服化疗药的发放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可能导致差错的环节及原因,实施口服化疗药流程再造,追踪整改效果,不断完善口服化疗药流程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流程再造前后口服化疗药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在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中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口服化疗药各环节实施JCI标准下的流程再造,能减少口服化疗药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安全给药品质.
作者:张琼;阮芳园;吴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前期人群社区强化与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措施.方法:在社区中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筛查、问卷调查、健康教育等,比较管理前后其对糖尿病防治的认知情况、执行情况及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后,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采取防治手段的患者显著增加,进行健康管理后,患者SF-36各个维度的评分都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汪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岗位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医院实施手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岗位管理实施时间,分为2016年1~7月未实施岗位管理的对照组和2016年8月~2017年2月实施岗位管理的观察组,每组36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安全护理、护理文书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岗位管理应用于手术室,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医师及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计幼苗;周蓓;吴海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放射科规范化管理的要点,提高放射科工作质量.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2016年,自2016年起对放射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根据放射科工作特点对各工作岗位结构及内容进行调整,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工作质量,比较实施前(2015年)和实施后(2016年)放射科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放射科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放射科患者在服务态度、医疗环境、医疗水平的满意度评价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放射科实施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各方面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获得了患者的认可.
作者:祝浩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医院的8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品管圈管理,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消化内科疾病认知度,从而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海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中药炮制技术实验教学与操作技能考核机制.方法:在阐述高职高专中药炮制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板书讲授改革成“炮制品标本(不及品、适中品、太过品)直观教学法+教师分组现场演示法+学生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新模式.结果:目前的炮制教学方式单一,实验教学改革很有必要.结论: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中药炮制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李卫先;王议忆;姚淑琼;李达;管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将2016年1~10月医院ICU病房收治的5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对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依据结果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ICU导管相关性感染总感染率为2.04%,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ICU住院时间≥14d、APACHEⅡ评分≥17分、血清白蛋白含量<30g/L、留置导管时间≥7d.结论:导致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医院需采取综合对策,进行积极预防.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降低医院检验科血液标本漏检情况的发生及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检验科2016年5~12月490份血液标本漏检的主要原因.结果:导致血液标本漏检的主要原因为采集遗漏、接收遗漏、岗收遗漏、审核遗漏等.结论:检验人员应及时发现血液标本漏检情况,对原因追本溯源,仔细分析,探讨降低血液标本漏检情况发生的措施,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邵洲杰;夏雪飞;王昊英;周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骨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科护理用于基层医院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沈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同时选择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综合积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结果:实施细节护理后,手术室综合积分显著增加,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显著减少,上报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管理中,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的综合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银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五常法”在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从2016年1月开始应用“五常法”进行护理管理.应用“五常法”前及应用“五常法”1年后,调查患者对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护理缺陷发生率、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结果:应用“五常法”前,70.83%的护理人员得到患者非常满意及满意的评价,应用“五常法”后,91.67%的护理人员得到患者非常满意及满意的评价,比较差异显著(P<0.05).应用“五常法”前护理缺陷发生率、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为25.00%、87.50%,应用“五常法”后护理缺陷发生率、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为4.17%、10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应用“五常法”进行护理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燕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医院门诊药房发药交代的工作质量,促进用药安全性、合理性.做好发药交代,让药师与患者之间的和谐交流,对紧张的医患关系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更有助于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方法:阐述医院门诊药房发药交代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药师给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有效避免了患者用药不当和错误,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作者: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模式,其目标是培养人文与科学兼备以及人格健全的人才.近几十年我国通识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遇到的问题也颇多,如通识教育目标不明确,通识教育不能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这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厘清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通识教育模式,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我国通识教育的质量.
作者:吴鸿;韩勇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文章从医院开展志愿者活动为背景,结合医院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情况,就如何建立和健全志愿者管理体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作者:黄海群;谢灵敏;黄春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对于促进医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基层医院在宣传、促进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的基础上,及时收集和分析、警戒临床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徐冠;禹建春;吴昌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江苏省中医院首个眼科日间病房运行模式和实践体会.方法:回顾江苏省中医院眼科日间病房从前期准备到运行的整个过程,进行经验总结.结果与结论:日间病房是新医学模式发展的具体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杨颖;王艳琳;魏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更好保护职务发明人的权益,2012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职务发明条例(草案)》,草案的公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议,在调研和修改的基础上于2013年12月形成了《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文章结合高校职务发明的具体实践,从高校职务发明人的合法地位、职务发明的归属、发明报告制度、奖励报酬及署名权的问题等角度出发,对争议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职务发明制度.
作者:刘梅;王瑞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