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中医的困惑与出路

魏宝永;张晓军

关键词:中医, 困惑, 发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制约中医发展的因素,提出“跳出中医论中医”,强调强化政府行为,依靠社会力量,“培养中医从娃娃做起”,弘扬中医从社会做起,重视中医从待遇做起,发展中医从专科做起,应用中医从药材做起,使中医不断发扬光大,为中医走向世界而奋斗.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开展患者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的价值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骨科作为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接诊的患者多为骨折、骨病等,该类疾患者者在住院治疗结束后,出院后的功能训练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骨科开展患者出院后的延伸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作者就骨科开展出院患者的延伸护理服务的方式方法及临床价值进行了相关论述,后对目前的骨科延伸护理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作者:郑松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诊的结直肠肿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笔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前后SBP、DBP、HR、SAS评分SDS评分及体温变化情况,记录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护理后SBP、DBP都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患者的体温和HR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比护理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结直肠肿瘤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顾一君;杨琼;郑凤燕;叶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骨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科护理用于基层医院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沈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放射科规范化管理的应用与成效

    目的:探究放射科规范化管理的要点,提高放射科工作质量.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2016年,自2016年起对放射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根据放射科工作特点对各工作岗位结构及内容进行调整,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工作质量,比较实施前(2015年)和实施后(2016年)放射科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放射科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放射科患者在服务态度、医疗环境、医疗水平的满意度评价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放射科实施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各方面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获得了患者的认可.

    作者:祝浩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于浙江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0例作为观察组,该组在常规护理中开展了护理安全管理,另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0例作为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医患纠纷率、投诉率、护理满意率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开展护理安全管理的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未开展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医患纠纷率、投诉率及护理满意率等相关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静脉输液存在的不良事件风险,开展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优化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潘巧红;卢雪萍;冯常强;叶玉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价值,为更好的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患者7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3年4月~2016年2月,采取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服务态度评分、健康宣教评分、护理操作评分、环境护理评分及护理文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陶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特色护理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6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3例.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特色护理,持续7d.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生存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QLO-C30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生存质量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胡莘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讨论教学法在《中药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实验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中药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中应用讨论教学法,发现这种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促进学生对中药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郭夫江;王瑞;贾琦;吴迎春;张刘强;李医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院志愿者管理工作与建设

    文章从医院开展志愿者活动为背景,结合医院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情况,就如何建立和健全志愿者管理体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作者:黄海群;谢灵敏;黄春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院康复医学科定位与管理思考

    康复医学科的诞生有效满足了伤残患者的康复需求,然而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医院对其定位仍存在一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学科的发展.基于此,作者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自身经验,总结了医院康复医学科现存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改善其管理质量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作者:周向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应用Excel表提升住院患者特殊检查的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针对住院患者特殊检查有序、高效、安全的安排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电脑办公软件Excel表,建立住院患者预约检查单模板Excel表,即“预约检查单”工作薄.利用医嘱HIS系统中护理医嘱执行栏内导出功能,导出当天需要预约特殊检查项目到“预约检查单”工作薄,再将预约时间手工录入Excel表中,按时间或检查项目等随意排序.结果:应用Excel表深受医护人员喜爱,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手抄检查本,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Excel表安排患者外出检查,具有方便、安全、高效特点,具有很强推广性,尤其是没有检查预约大数据平台支撑的基层综合医院,即凭检查申请单手工预约,不是从医嘱产生到检查预约单生成的全自动处理模式的医院.

    作者:丁建萍;许金美;王秀娟;邓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

    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文章从公民道德素质、医患关系及互联网时代的特征,阐述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并从组织机构、招募、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介绍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致和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实践.

    作者:曹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就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作以评价.方法:在201 5年1月~2017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患者中抽调108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5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比较两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观察指标涉及的相关事件中除职业暴露事件外其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管理措施,为加强医院儿科院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2015~2016年期间的临床病历资料和各种检查报告,将各种指标详细的记录下来,再通过规范的统计学分析法,分析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防控医院感染发生的管理措施.结果:在选取的852例患儿中,查出有31例医院感染,其发生率为3.64%,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比67.07%,其中主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比31.04%和17.24%.结论:是否使用呼吸机、静脉全营养、住院天数、出生体重等对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要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减少侵入性操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郑嫚;顾承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管理对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管理对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长兴医院院60例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康复护理管理),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康复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大幅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在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在术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从2013~2016年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接受前列腺癌手术的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人,观察组4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由患者对常规术前护理和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进行评分,检测术前和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特异性抗原含量.结果:患者对于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P<0.05),在两组护理方式下,观察组的特异性抗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在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张萍;王立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职高专院校中药炮制技术实验教学与操作技能考核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中药炮制技术实验教学与操作技能考核机制.方法:在阐述高职高专中药炮制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板书讲授改革成“炮制品标本(不及品、适中品、太过品)直观教学法+教师分组现场演示法+学生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新模式.结果:目前的炮制教学方式单一,实验教学改革很有必要.结论: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中药炮制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李卫先;王议忆;姚淑琼;李达;管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综合分析与对策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对于促进医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基层医院在宣传、促进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的基础上,及时收集和分析、警戒临床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徐冠;禹建春;吴昌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慢性病管理中“知己”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中接受慢性病管理的患者68例,均在管理中应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观察应用效果.结果:应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均优于管理前,总运动量及有效运动量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病管理中应用“知己”健将管理模式后,可促进管理效果的提升,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严立群;方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品管圈管理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医院的8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品管圈管理,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消化内科疾病认知度,从而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海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