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王立波
目的:追踪32例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方法:组建意外拔管事件安全质量管理小组,对32例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的多维度原因进行追踪.结果:32例意外拔管事件发生与患者的认知状况,约束带的使用,护士对相关知识宣教,导管的固定与维护,及特殊时间段相关.结论:通过对32例意外拔管事件的原因追踪、针对性整改,从而降低意外拔管事件发生,实现患者安全目标.
作者:柴维霞;周江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11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风险管理),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知识知晓率、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知识知晓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风险知识知晓率,降低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密密;胡欣;刘双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脉诊是中医学大的特色和标志,而世界其他民族却不同程度地忽略了脉诊,内容和意义也没有中医学那么丰富.文章论述了世界各民族重视脉诊的历史,中医与世界其他民族间的脉诊交流,揭示了中医脉诊与世界其他民族关于脉诊认识的差异及其原因.
作者:关晓光;黄琦;佀雪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临床作用及地位.方法:从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疾病预防中的临床作用、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作用及地位的分析.结果: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康复治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文化与全科医疗卫生有机结合,不仅充分发挥了中医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的优势,还能被广大居民所接受.结论: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充当着医生、教育者、协调者等多个角色.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康复过程中,分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鄢松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科研反哺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从科研融人《中药化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了科研反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讨提高中药学专业的教学质量问题.
作者:贾琦;王瑞;郭夫江;吴迎春;张刘强;李医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5~2016年60例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分为常规宣教的对照组和规范化健康宣教的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人院前及宣教后对约束的心里接受状况,以及陪护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坠床、自伤或伤人等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陪护家属经宣教后接受约束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陪护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宣教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改善陪护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程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王洁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某三级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收集并分析某三级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实施PDCA护理管理模式前的201 5年和实施PDCA护理管理模式后的2016年的针刺伤发生情况和发生原因.结果:PDCA护理前发生针刺伤为262例,其中发生因素较多的是处理废物99例、占37.79%,其次是注射42例、占16.03%.经PDCA护理管理模式后发生针刺伤总共为50例,其中发生因素较多的是处理废物16例、占32.0%,其次是选择工具10例、占20.0%.干预前后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某三级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可规范化医护人员对锐器使用操作流程,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作者:朱燕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在术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从2013~2016年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接受前列腺癌手术的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人,观察组4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由患者对常规术前护理和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进行评分,检测术前和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特异性抗原含量.结果:患者对于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P<0.05),在两组护理方式下,观察组的特异性抗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在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张萍;王立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医院的8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品管圈管理,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消化内科疾病认知度,从而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海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12月医院的73例住院产妇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选择2016年1~6月医院的73例住院产妇作为观察组,采取注重细节管理的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63%,护理质量评分为(95.50±3.30)分;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83.56%,护理质量为(90.20±3.20)分.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时采取细节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沈飞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医院分娩的429名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纯母乳喂养288人,混合喂养123人,人工喂养18人,分别于待产期间、产后第3d和产后3个月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初产妇年龄、文化程度、产假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医保、家庭收入、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并进行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评分、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分娩控制评分、母乳喂养知识、社会支持评定.分析产后3d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影响因素,预测产后3个月母乳喂养结局.结果:纯母乳喂养的信心平均分高于混合喂养、人工喂养(P<0.05),产后3d初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影响因素中,配偶对母乳喂养态度的评分低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产后抑郁评分高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待产期母乳喂养信心、配偶对母乳喂养态度和产后抑郁是影响初产妇产后3d母乳喂养信心的因素(P<0.05).产后3d母乳喂养信心能预测产后3个月的喂养方式(P<0.05).结论:待产期母乳喂养信心、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和产后抑郁是影响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的相关因素,产后3d的喂养信心有助于判断3个月后的喂养状况,应努力提高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徐文素;雷君波;周青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五官科作为基层医院中的临床科室之一,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一直位于各个临床科室的前列,影响着基层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因此,通过一定的、有效的措施,来防治与控制基层医院五官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基层医院五官科的科室特殊性,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希望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帮助.
作者:章巧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管理措施,为加强医院儿科院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2015~2016年期间的临床病历资料和各种检查报告,将各种指标详细的记录下来,再通过规范的统计学分析法,分析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防控医院感染发生的管理措施.结果:在选取的852例患儿中,查出有31例医院感染,其发生率为3.64%,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比67.07%,其中主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比31.04%和17.24%.结论:是否使用呼吸机、静脉全营养、住院天数、出生体重等对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要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减少侵入性操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郑嫚;顾承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分层管理中绩效考核模式的构建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1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未结合分层护理管理的绩效考核)和观察组(分层护理管理结合绩效考核模式),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成绩及患者家长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质量、医德规范考核成绩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儿科护理分层管理中构建绩效考核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谢芳;汤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将2016年1~10月医院ICU病房收治的5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对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依据结果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ICU导管相关性感染总感染率为2.04%,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ICU住院时间≥14d、APACHEⅡ评分≥17分、血清白蛋白含量<30g/L、留置导管时间≥7d.结论:导致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医院需采取综合对策,进行积极预防.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岗位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医院实施手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岗位管理实施时间,分为2016年1~7月未实施岗位管理的对照组和2016年8月~2017年2月实施岗位管理的观察组,每组36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安全护理、护理文书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岗位管理应用于手术室,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医师及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计幼苗;周蓓;吴海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团队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团队式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康复护理知识评分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提升不明显(P>0.05);两组康复护理知识评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提升不明显(P>0.05).结论:团队管理式护理,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知识和自护能力.
作者:刘少娟;羊文娟;贺栋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老年呼吸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呼吸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1例,借助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指标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液温正常时间、痰液消失时间、哕音消失时间、白细胞水平正常时间及痰菌转阴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转归占比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可改善老年呼吸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症状,促进感染转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秀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神经内科实施细节护理管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择201 5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管理.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种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实施细节护理管理的措施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同时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翁紫君;孙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住院患者特殊检查有序、高效、安全的安排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电脑办公软件Excel表,建立住院患者预约检查单模板Excel表,即“预约检查单”工作薄.利用医嘱HIS系统中护理医嘱执行栏内导出功能,导出当天需要预约特殊检查项目到“预约检查单”工作薄,再将预约时间手工录入Excel表中,按时间或检查项目等随意排序.结果:应用Excel表深受医护人员喜爱,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手抄检查本,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Excel表安排患者外出检查,具有方便、安全、高效特点,具有很强推广性,尤其是没有检查预约大数据平台支撑的基层综合医院,即凭检查申请单手工预约,不是从医嘱产生到检查预约单生成的全自动处理模式的医院.
作者:丁建萍;许金美;王秀娟;邓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