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实施细节管理的措施与效果

翁紫君;孙晶晶

关键词:神经内科, 细节护理, 措施,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神经内科实施细节护理管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择201 5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管理.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种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实施细节护理管理的措施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同时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5~2016年60例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分为常规宣教的对照组和规范化健康宣教的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人院前及宣教后对约束的心里接受状况,以及陪护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坠床、自伤或伤人等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陪护家属经宣教后接受约束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陪护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宣教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改善陪护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程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王洁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校大学生“四位一体”资助育人工作模式的优化与思考

    作者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对2011~2015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资助育人工作中政策保障、经费支持、平台育人和思想引领四个方面工作,以及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进行调研访谈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从中总结出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特点及“四位一体”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实践成果,为提高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提升在校学生整体素质奠定基础.

    作者:高鹏;李玮;孙茂;高笛;高静;杨文菊;佟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骨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骨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骨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切口及疼痛等基础护理;观察组于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干预期间并发症,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于患者出院时调查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于骨科常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申屠莹;陈艳;吴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诊室护理纠纷的防范

    目的:探讨急诊室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12月医院急诊室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责任制分层管理的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基础知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操作技能、护理服务态度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急诊室护理的特点采用责任制分层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刘星星;刘小媛;占云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综合分析与对策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对于促进医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基层医院在宣传、促进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的基础上,及时收集和分析、警戒临床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徐冠;禹建春;吴昌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同时选择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综合积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结果:实施细节护理后,手术室综合积分显著增加,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显著减少,上报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管理中,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的综合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银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职高专院校中药炮制技术实验教学与操作技能考核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中药炮制技术实验教学与操作技能考核机制.方法:在阐述高职高专中药炮制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板书讲授改革成“炮制品标本(不及品、适中品、太过品)直观教学法+教师分组现场演示法+学生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新模式.结果:目前的炮制教学方式单一,实验教学改革很有必要.结论: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中药炮制技术》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李卫先;王议忆;姚淑琼;李达;管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12月医院的73例住院产妇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选择2016年1~6月医院的73例住院产妇作为观察组,采取注重细节管理的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63%,护理质量评分为(95.50±3.30)分;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83.56%,护理质量为(90.20±3.20)分.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时采取细节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沈飞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讨论教学法在《中药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实验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中药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中应用讨论教学法,发现这种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促进学生对中药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郭夫江;王瑞;贾琦;吴迎春;张刘强;李医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五常法”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讨“五常法”在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从2016年1月开始应用“五常法”进行护理管理.应用“五常法”前及应用“五常法”1年后,调查患者对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护理缺陷发生率、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结果:应用“五常法”前,70.83%的护理人员得到患者非常满意及满意的评价,应用“五常法”后,91.67%的护理人员得到患者非常满意及满意的评价,比较差异显著(P<0.05).应用“五常法”前护理缺陷发生率、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为25.00%、87.50%,应用“五常法”后护理缺陷发生率、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为4.17%、10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应用“五常法”进行护理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燕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调查与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医院分娩的429名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纯母乳喂养288人,混合喂养123人,人工喂养18人,分别于待产期间、产后第3d和产后3个月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初产妇年龄、文化程度、产假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医保、家庭收入、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并进行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评分、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分娩控制评分、母乳喂养知识、社会支持评定.分析产后3d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影响因素,预测产后3个月母乳喂养结局.结果:纯母乳喂养的信心平均分高于混合喂养、人工喂养(P<0.05),产后3d初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影响因素中,配偶对母乳喂养态度的评分低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产后抑郁评分高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待产期母乳喂养信心、配偶对母乳喂养态度和产后抑郁是影响初产妇产后3d母乳喂养信心的因素(P<0.05).产后3d母乳喂养信心能预测产后3个月的喂养方式(P<0.05).结论:待产期母乳喂养信心、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和产后抑郁是影响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的相关因素,产后3d的喂养信心有助于判断3个月后的喂养状况,应努力提高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徐文素;雷君波;周青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谈中医的困惑与出路

    文章分析了制约中医发展的因素,提出“跳出中医论中医”,强调强化政府行为,依靠社会力量,“培养中医从娃娃做起”,弘扬中医从社会做起,重视中医从待遇做起,发展中医从专科做起,应用中医从药材做起,使中医不断发扬光大,为中医走向世界而奋斗.

    作者:魏宝永;张晓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诊监护室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作用

    目的:研究急诊监护室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诊抢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抢救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效果上,观察组明显是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程度上,观察组是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救患者采取的预见性护理,提高了抢救效果、缩减了抢救时间、提升了抢救后护理满意程度,进而降低了医患纠纷发生.

    作者:吴秀静;谢舒舒;杨金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价值,为更好的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患者7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3年4月~2016年2月,采取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服务态度评分、健康宣教评分、护理操作评分、环境护理评分及护理文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陶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32例意外拔管事件的原因追踪与整改

    目的:追踪32例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方法:组建意外拔管事件安全质量管理小组,对32例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的多维度原因进行追踪.结果:32例意外拔管事件发生与患者的认知状况,约束带的使用,护士对相关知识宣教,导管的固定与维护,及特殊时间段相关.结论:通过对32例意外拔管事件的原因追踪、针对性整改,从而降低意外拔管事件发生,实现患者安全目标.

    作者:柴维霞;周江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的1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宣教的对照组和全程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血糖控制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及健康知识掌握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姜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价值.方法:在血液科成立输血管理小组,采用PDCA循环理论,规范管理输血工作,并选取实施输血管理前后的输血病案,评估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比较实施管理前后输血工作中不规范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输血工作不规范事件的发生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完善血液科输血管理体系,确保管理目标明确、分工落实到位,降低输血工作不规范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输血质量.

    作者:陈琦;周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智慧医疗的应用特点与发展趋势

    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及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现有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智能化及快捷化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智慧医疗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模式对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及快捷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我国进行医疗服务改革的重点.文章就智慧医疗及其国内外发展趋势进行了说明,并对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便为智慧医疗的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作者:王跃芬;李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骨科开展患者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的价值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骨科作为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接诊的患者多为骨折、骨病等,该类疾患者者在住院治疗结束后,出院后的功能训练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骨科开展患者出院后的延伸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作者就骨科开展出院患者的延伸护理服务的方式方法及临床价值进行了相关论述,后对目前的骨科延伸护理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作者:郑松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

    目的:分析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混合管理的操作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收治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眼科的患者中随机选取采用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混合管理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观察组,另从2015年未开展眼科日间手术和常规手术混合管理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包括住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及满意率等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前等待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眼科患者开展手术与常规手术混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管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徐静;林一萍;杨吟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