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管理的探讨

王洁琼

关键词:精神科, 陪护家属, 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5~2016年60例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分为常规宣教的对照组和规范化健康宣教的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人院前及宣教后对约束的心里接受状况,以及陪护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坠床、自伤或伤人等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陪护家属经宣教后接受约束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陪护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宣教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改善陪护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程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高校职务发明制度——兼评《职务发明条例(送审稿)》

    为更好保护职务发明人的权益,2012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职务发明条例(草案)》,草案的公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议,在调研和修改的基础上于2013年12月形成了《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文章结合高校职务发明的具体实践,从高校职务发明人的合法地位、职务发明的归属、发明报告制度、奖励报酬及署名权的问题等角度出发,对争议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职务发明制度.

    作者:刘梅;王瑞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作用与地位

    目的:探讨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临床作用及地位.方法:从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疾病预防中的临床作用、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作用及地位的分析.结果: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康复治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文化与全科医疗卫生有机结合,不仅充分发挥了中医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的优势,还能被广大居民所接受.结论: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充当着医生、教育者、协调者等多个角色.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康复过程中,分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鄢松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患者预防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中医特色护理的作用,观察将其用于身体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通过心理护理、养生运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能够使老年患者得到全方位的照顾.中医特色护理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等优势,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健康情况,也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沈彦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品管圈管理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医院的8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品管圈管理,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消化内科疾病认知度,从而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海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临终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各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可显著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方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5~2016年60例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分为常规宣教的对照组和规范化健康宣教的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人院前及宣教后对约束的心里接受状况,以及陪护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坠床、自伤或伤人等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陪护家属经宣教后接受约束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陪护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宣教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改善陪护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程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王洁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应用Excel表提升住院患者特殊检查的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针对住院患者特殊检查有序、高效、安全的安排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电脑办公软件Excel表,建立住院患者预约检查单模板Excel表,即“预约检查单”工作薄.利用医嘱HIS系统中护理医嘱执行栏内导出功能,导出当天需要预约特殊检查项目到“预约检查单”工作薄,再将预约时间手工录入Excel表中,按时间或检查项目等随意排序.结果:应用Excel表深受医护人员喜爱,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手抄检查本,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Excel表安排患者外出检查,具有方便、安全、高效特点,具有很强推广性,尤其是没有检查预约大数据平台支撑的基层综合医院,即凭检查申请单手工预约,不是从医嘱产生到检查预约单生成的全自动处理模式的医院.

    作者:丁建萍;许金美;王秀娟;邓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骨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骨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骨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切口及疼痛等基础护理;观察组于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干预期间并发症,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于患者出院时调查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于骨科常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申屠莹;陈艳;吴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JCI标准下流程再造在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流程再造在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口服化疗药安全给药品质.方法:2016年1~6月期间,依照JCI标准的要求,认真分析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在口服化疗药的发放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可能导致差错的环节及原因,实施口服化疗药流程再造,追踪整改效果,不断完善口服化疗药流程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流程再造前后口服化疗药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在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中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口服化疗药各环节实施JCI标准下的流程再造,能减少口服化疗药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安全给药品质.

    作者:张琼;阮芳园;吴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实施细节管理的措施与效果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神经内科实施细节护理管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择201 5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管理.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种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实施细节护理管理的措施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同时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翁紫君;孙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没有实行PDCA循环法的82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行PDCA循环法的82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及护理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的观察组患者,其对手术室环境管理、药品管理、护理文件管理、安全管理、消毒管理及教学培训管理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整个科室的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吴梅;林玲;张瑶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的问题及建议.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富阳区第三人民医院2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分析,并分析护理人员心理问题与护龄、学历、婚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5.0%(5/20),与国内常模相比,精神科护理人员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等因子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而强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没有明显变化(P>0.05).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与护龄、婚姻状况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学历没有密切相关性.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相对较差,只有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才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吴丹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院康复医学科定位与管理思考

    康复医学科的诞生有效满足了伤残患者的康复需求,然而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医院对其定位仍存在一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学科的发展.基于此,作者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自身经验,总结了医院康复医学科现存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改善其管理质量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作者:周向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管理措施,为加强医院儿科院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2015~2016年期间的临床病历资料和各种检查报告,将各种指标详细的记录下来,再通过规范的统计学分析法,分析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防控医院感染发生的管理措施.结果:在选取的852例患儿中,查出有31例医院感染,其发生率为3.64%,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比67.07%,其中主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比31.04%和17.24%.结论:是否使用呼吸机、静脉全营养、住院天数、出生体重等对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要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减少侵入性操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郑嫚;顾承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个性化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个性化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放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均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性化舒适护理用于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洪其军;徐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12月医院的73例住院产妇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选择2016年1~6月医院的73例住院产妇作为观察组,采取注重细节管理的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63%,护理质量评分为(95.50±3.30)分;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83.56%,护理质量为(90.20±3.20)分.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时采取细节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沈飞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的1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宣教的对照组和全程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血糖控制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及健康知识掌握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姜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

    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文章从公民道德素质、医患关系及互联网时代的特征,阐述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并从组织机构、招募、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介绍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致和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实践.

    作者:曹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价值.方法:在血液科成立输血管理小组,采用PDCA循环理论,规范管理输血工作,并选取实施输血管理前后的输血病案,评估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比较实施管理前后输血工作中不规范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输血工作不规范事件的发生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完善血液科输血管理体系,确保管理目标明确、分工落实到位,降低输血工作不规范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输血质量.

    作者:陈琦;周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价值,为更好的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患者7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3年4月~2016年2月,采取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服务态度评分、健康宣教评分、护理操作评分、环境护理评分及护理文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陶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