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与防范对策

陈丽莎;李红;陈锦文

关键词:肺结核,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68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肺结核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的医院感染率,致病菌种类,感染发生的部位,及他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解和统计.结果:经过统计可知,共有28例肺结核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所占比例为4.1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多,感染率为57.14%,其次为泌尿道,感染率为21.43%,及胃肠道,感染率为14.29%;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所占比例为59.09%(13/2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为27.27%(6/22),后为真菌,所占比例为13.64%(3/22);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合并其他疾病,高龄,长时间住院,应用抗生素种类过多,及侵入性操作是导致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同时将侵入性操作减少,护理过程中注重手卫生,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可对院内感染进行有效预防控制.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科ICU患者心理状态调查与对策

    目的:调查呼吸科ICU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6月入住医院呼吸科ICU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谈式调查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呼吸科ICU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要有情绪休克、恐惧和紧张、忧郁和孤独、失控、心理否认和其他心理状态.结论:针对呼吸科ICU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应对措施,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郭莉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提高跨科收治患者满意度的作用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提高跨科收治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医院自2017年1月推出公众微信平台介入下的健康教育模式,利用随机抽样法,按时间顺序,选取2016年8~12月跨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1~5月跨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式进行宣教,观察组采用传统结合微信平台的方式进行宣教,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对宣教知识的掌握及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弥补了传统健康教育的缺陷,且经济环保、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增强了健康教育效果,节约了护士的时间,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龙凤;张红梅;姚兰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某三级中医院呼吸科痰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某三级中医院呼吸科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6~12月义乌市中医医院呼吸科痰标本培养采集质量下降的原因;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痰培养标本采集及送检相关知识的规范操作流程等;然后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方案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2016年1~8月)和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2016年9月~2017年4月)痰标本培养采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采集质量存在问题有268例,其中发生多原因的是忘记留取,占23.88%;其次是宣教不全,占17.16%;经持续质量改进后痰标本采集质量存在问题有43例,其中发生多的是忘记留取,占27.91%;再次是患者无痰和失败标本未处理,均占13.95%;干预前后发生例数比较(P<0.05).结论: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使痰标本采集工作有章可循,按时按质送检,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价值,可减少抗生素的滥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降低资源浪费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妇产科院内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院妇产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某基层医院妇产科100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有24例发生感染,主要包括手术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实施干预措施后,发生感染者9例,其中呼吸道感染比例高,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均在10 d以上,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是住院时间过长、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等.结论:基层医院需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加强对妇产科患者的灭菌消毒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俊侠;邰争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病理科规范化管理措施与实施成效

    病理诊断是多种疾病确诊的重要依据,临床能够为患者制定合适、有效的诊疗方案,病理科提供的诊断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病理科管理上应当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减少人工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提高诊断准确率.文章就病理科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成效进行分析,旨在为病理科管理质量改进提供建议.

    作者:王勇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医院于2015-2016年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了归纳整理,对其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医院2015-2016年手术室护理中共出现护理风险事件29例,其中因医疗环境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8例,因护理人员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7例,因护理操作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5例,因感染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5例,因管理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4例.结论:医疗环境、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感染及管理均是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只有针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强化相应管理,并给予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可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陈芬;姚惠君;陈莉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标识对降低结核科患者口服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对降低结核科患者口服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进行口服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引入护理标识并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用于结核科患者口服药物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口服药的差错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高丹;黄金鹏;周玲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风险管理在社区门诊输液室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风险管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室药品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中心卫生院输液室输液的170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对照组8525例和观察组8565例.观察组用药全程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用药管理.比较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护士药物配制错误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护士配药错误等方面显著减少,患者及家属对用药过程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室的药品管理,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护士配药错误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及家属对输液过程的满意度,有效减少输液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沈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5年1月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并选择在这期间的3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应用微信平台前后的外科护理质量、信息传导效率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医院外科护理管理应用微信平台后,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应用前;外科应用微信平台后,信息接受率明显高于应用前;应用微信平台后,外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结论: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可明显改善信息传导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作者:罗俏;周红玉;朱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职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药商品学教、学、做一体化研究

    对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药商品学进行教学改革,将学习难度较大又很重要的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药商品学进行整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并结合制药行业“应用型”人才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郑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电图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悠久历史,心电图机主要是被用于记录患者心脏活动时所产生的生理电信号的仪器,因其诊断技术操作简单,且价格合理、对患者无损伤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当前心电图主要用于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随着临床诊断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心电病理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使以往较多传统观点发生根本性改变,然心电图实际操作中需不断积累经验,要求医师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如医师不严格遵守相关规则制度或操作不熟练则会致心电图诊断错误,给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造成一定影响,终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文章就医院心电图技术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提高医院心电图诊断技术,更好的配合临床医师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单米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现状与循环使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循环使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方案.方法:于201 5年6月采用自制问卷对浙江省杭州市的13所二甲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情况进行调查;2015年7月~2016年5月对调查的13所医院(妇科、外科、骨科、五官科)科室循环使用医疗器械的消毒实施强化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并对实施前后的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进行分析、调查医护人员对消毒后医疗器械的满意度.结果:基层消毒供应中心存在工作人员老龄化、人员配备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及质量管理薄弱等问题.消毒供应室实施强化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后工作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对消毒后医疗器械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对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强化全程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改善和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

    作者:韩风;时良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观的探讨

    根据中医辨证护理,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征,促进中医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推广,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从中医理论出发,按照辨证、辨症、辨病、微观、宏观、体制等多个方位,探讨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为儿科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提供指导性意见,推动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的开展.

    作者:邓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科质量控制所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疗中,为广大患者和医师提供便利.此外,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声科也逐渐变化,然在超声科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在质量方面也暴露出不足之处,如专业设置混乱、操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操作不规范等.然超声科这些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患者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终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因此而引发医患纠纷,给超声科乃至医院造成一定损失,且不利于超声科的发展.为更好地完善鄞州人民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特对超声科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提高超声科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医师,同时促进超声科的发展,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和谐、稳定、持续性发展目标.

    作者:李青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由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随访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慢病管理,评价两组患者心脏功能、生活质量水平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心脏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慢病管理能够显著提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赖俊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普外科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基层医院普外科护理服务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并为普外科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180例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配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基础资料方面较为接近,在护理管理方法方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强化风险管理,在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后,回顾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外科护理服务中通过风险管理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强化护理管理,依靠管理质量的提升,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改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闵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个性化医学营养管理联合运动疗法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研究

    目的:探讨个性化医学营养管理联合运动疗法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行个性化医学营养管理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血糖水平以及干预后6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受试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医学营养管理联合运动疗法有利于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式.

    作者:吴宇栋;陈亚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7S管理在老年干部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了解7S管理在老年干部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离休老人200例,于2017年1月开展7S管理,分析开展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7S管理开展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大于开展前(P<0.05).7S管理开展后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开展前(P<0.05).结论: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7S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差错事故发生率,也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采取柔性护理管理的妇产科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妇产科为对照组,比较两个年度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考核优秀率、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工作质量、考核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而且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嵇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我国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化思考

    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化的概念谈起,通过对目前我国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做出一些有益探索.

    作者:连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