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陈冠杰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68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肺结核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的医院感染率,致病菌种类,感染发生的部位,及他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解和统计.结果:经过统计可知,共有28例肺结核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所占比例为4.1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多,感染率为57.14%,其次为泌尿道,感染率为21.43%,及胃肠道,感染率为14.29%;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所占比例为59.09%(13/2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为27.27%(6/22),后为真菌,所占比例为13.64%(3/22);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合并其他疾病,高龄,长时间住院,应用抗生素种类过多,及侵入性操作是导致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同时将侵入性操作减少,护理过程中注重手卫生,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可对院内感染进行有效预防控制.
作者:陈丽莎;李红;陈锦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新医改背景下,药剂科能否够尽快完成职能转变,药剂科部门组长能否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对于医院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实施、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等会产生的影响.方法:文章结合药剂科工作职能的转变,探讨了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的建立与评价问题,在旧的部门组长绩效考核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构建、设计适合当前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所需求的绩效考评体系.结论:医院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的实施,对促进药剂科服务功能作用的发挥、激发部门组长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个科室的工作绩效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金莉娜;吴三桂;吴玮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管理方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 6年4月~2017年5月之间仙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旋规范化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措施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利用中医体征分型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进行饮食调控护理的启发.方法:选取由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饮食调控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体征分型后针对性进行饮食调控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疾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显效、有效人数均略高于对照组,无效人数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中医体征分型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进行饮食调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溃疡的愈合和炎症的消除.
作者:叶国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应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并探究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丽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结果:通过研究调查显示,观察组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加入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其DVT发生率,帮助患者进一步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王燕锋;吕雅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2000~2016年我国灾害护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为灾害护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各中文数据库(WANFANG、CNKI、CBM)2000~2016年有关灾害护理的文献,利用Excel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检索出343篇符合文献,国内关于灾害护理文献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献分布于28个地区、87种期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经验总结、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等方面.结论:我国灾害护理研究近年发展迅速,灾害护理日益受到护理研究人员和管理者的重视,但相关文献证据级别不高,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需拓展.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普外科中对新护士实施夜班准入制的必要性,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时间在2015年7月~2017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入外科的助理护士取得执业注册后或从外院调入工作的执业注册护士30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试卷考核及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新入院的护士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在进行了夜班准入制培训后进行第二次测试,主要内容包括:外科基本理论、JCI检查相关内容、危重患者护理及夜间特殊情况处理等几方面;在对护士进行了夜班准入制培训之后,通过让新护士填写工作压力源测试量表的方式,分析其在实施夜班准入制前后数据的不同.结果:外科基本理论、JIC检查相关内容、危重患者护理、夜间特殊情况处理等,与未培训时成绩相比进步大,JCI相关内容,应急预案等知识掌握好,这与反复培训平时抽查有很大关系.要帮助科室整体质量的提高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多次实施,不断优化总结,制定适合科室的一套培训方案.操作方面成绩均在90分以上,为独立顶班打下扎实的基础.整体护理考核有一位未达标,主要在体格检查、护理问题预见性方面,经过带教老师一对一重点培训后再次考核掌握较好.结论:良好的夜班准入制培训课程可以减轻新入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基础护理水平,应付突发状况,形成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高莺;孔红武;周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手术室实施品管圈活动,以2016年下半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2017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应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比较两组手术室安全管理评分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报率及上报及时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安全、环境管理、质量监控、消毒隔离、医疗文件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报率及上报及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质量,有效控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及上报及时率.
作者:杨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护共同查房在内科医疗工作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7月起内科病区实施医护共同查房,以2016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以2016年下半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后,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内科护士实施前后的自我评价,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实施前后医生、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除医嘱执行外,其他自我评价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5);医生、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内科病区实施医护共同查房,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改善医生、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卢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疗中,为广大患者和医师提供便利.此外,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声科也逐渐变化,然在超声科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在质量方面也暴露出不足之处,如专业设置混乱、操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操作不规范等.然超声科这些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患者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终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因此而引发医患纠纷,给超声科乃至医院造成一定损失,且不利于超声科的发展.为更好地完善鄞州人民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特对超声科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提高超声科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医师,同时促进超声科的发展,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和谐、稳定、持续性发展目标.
作者:李青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在妇产科,由于科室所面对的孕妇患者的特殊性,在抗菌药的使用中,需要认真、慎重地考虑,既要预防在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感染和并发症,减少细菌的侵蚀,也要能对疾病进行治疗,促进伤病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和事件的发生.为此,在临床上,针对妇产科的抗菌药的使用,需要尽量减少剂量,以小剂量实现对病症的治疗,达到治疗目标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吴长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94例创伤骨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无痛病房护理管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经护理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度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疼痛缓解度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商桃英;陈文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管理对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1例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21例护理人员为观察组.2015年起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管理.观察不同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压力以及工作倦怠的影响,包括护理专业及工作、时间分配和工作量、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患者护理、管理和人际关系和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个人工作无成就感等.结果:对照组管理前后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管理前后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维度上评分逐渐下降(P<0.05).管理后观察组在各指标及专科护理、护理操作、消毒隔离、风险评估、护理文书、护理执行规范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管理能够缓和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琳;徐婉婉;朱莉;李凤;阿建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防护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行修补术后,100例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对可能引发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的BMI指数、疝环粘连程度为引发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但患者的性别、年龄、疝类型、疝囊大小、补片类型不是危险因素.结论:引发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患者的BMI指数和疝环粘连程度.应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运动管理,控制BMI指数,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保证疝气袋的规范化使用,减少术后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对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药商品学进行教学改革,将学习难度较大又很重要的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药商品学进行整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并结合制药行业“应用型”人才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郑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资源优化方案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起在门诊输液大厅实行资源优化方案管理措施,以2016年全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以2015年全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输液护理质量、输液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护士、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输液环境、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资源优化方案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门诊输液护理质量,减少了输液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郝艳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患者和医务人员对门诊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异,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合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分别进行医患关系的认知调查,找出影响医患和谐关系的l大素,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患者与医护人员在门诊医患关系的认知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导致门诊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为认知上存在较大差异,患者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为医患沟通、服务态度差、医护人员责任心差和门诊流程繁琐;医护人员认为是医患沟通、患者期望值高、门诊流程繁琐和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医患双方在选择医护人员责任心差、不良医德医风、患者期望值高、患者缺乏医学知识、患者文化程度低及服务态度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需要医院和患者共同努力.
作者:刘品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在此基础上增加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疼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显著改善临床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减缓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敏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收治的110例心梗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脏康复护理.术后7d和14d比较两组的抑郁HAMD评分、焦虑HAMA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护理7d后,两组抑郁HAMD评分和焦虑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14 d后,观察组的抑郁HAMD评分和焦虑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口腔医学审美学是医学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对口腔颌面部健美的创造性活动进行研究的医学审美类科学.《新考德医学辞典》对医学审美学的解释是“以外表美观自然为目的,对牙齿及其周围组织进行保存,修补和修复”.《牙医学图示辞典》对医学审美学的解释是“为改善外表而对龋坏,折断以及有缺陷的牙齿进行修补和修复的一种牙科实践”.在口腔医学当中,医学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对审美教育予以重视,加大培养口腔医学生的审美力度,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并能在日常生活当中合理运用,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口腔医学审美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应加大口腔医学审美教育力度,为口腔行业的发展做贡献.
作者:丁思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