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医患关系的调查与对策

刘品洁

关键词:门诊, 医患关系, 对策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患者和医务人员对门诊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异,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合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分别进行医患关系的认知调查,找出影响医患和谐关系的l大素,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患者与医护人员在门诊医患关系的认知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导致门诊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为认知上存在较大差异,患者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为医患沟通、服务态度差、医护人员责任心差和门诊流程繁琐;医护人员认为是医患沟通、患者期望值高、门诊流程繁琐和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医患双方在选择医护人员责任心差、不良医德医风、患者期望值高、患者缺乏医学知识、患者文化程度低及服务态度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需要医院和患者共同努力.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心电图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悠久历史,心电图机主要是被用于记录患者心脏活动时所产生的生理电信号的仪器,因其诊断技术操作简单,且价格合理、对患者无损伤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当前心电图主要用于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随着临床诊断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心电病理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使以往较多传统观点发生根本性改变,然心电图实际操作中需不断积累经验,要求医师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如医师不严格遵守相关规则制度或操作不熟练则会致心电图诊断错误,给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造成一定影响,终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文章就医院心电图技术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提高医院心电图诊断技术,更好的配合临床医师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单米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强口腔医学生的审美教育管理

    口腔医学审美学是医学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对口腔颌面部健美的创造性活动进行研究的医学审美类科学.《新考德医学辞典》对医学审美学的解释是“以外表美观自然为目的,对牙齿及其周围组织进行保存,修补和修复”.《牙医学图示辞典》对医学审美学的解释是“为改善外表而对龋坏,折断以及有缺陷的牙齿进行修补和修复的一种牙科实践”.在口腔医学当中,医学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对审美教育予以重视,加大培养口腔医学生的审美力度,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并能在日常生活当中合理运用,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口腔医学审美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应加大口腔医学审美教育力度,为口腔行业的发展做贡献.

    作者:丁思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柔性管理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柔性管理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急诊科中实施柔性管理,以2016年下半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评分,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两组医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团队合作、问题反馈、管理参与、自我培训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措施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海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超声科室质量控制与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超声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超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医院超声科室质量控制工作中,还存在重复检查、专业技术水平低下、没能严格限定工作量、没能明确划分职责及专业设置不合理等现象.研究从医院超声科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常见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能让医院超声科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作者:戴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与中医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由医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收集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根据制定的中医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参观人员、接台手术和层流室是影响因素,但患者的年龄和手术类型不是影响因素.接受中医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发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参观人员、接台手术和层流室.对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应注重整体护理、辨证护理、饮食护理和作息护理,才能降低急诊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苏妙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QCC活动在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QCC活动在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进行神经内科疾病工作的50例护理人员,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加入QCC活动进行健康教育,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比较两组的综合素质和教育评价.结果:观察组在科室刚队协作、护士QCC于法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及PPT制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对于疾病知识、护理知识、责任意识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QCC活动的加入,可以帮助神经内科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增加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

    作者:林翔翔;王艳;兰火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内镜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内镜室的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从而为内镜室护理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内镜诊治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进行常规式护理管理,而观察组48例除了实施常规化护理,还加用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内镜生物学检测合格率、管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物学检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操作期间,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内镜诊治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护理操作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雅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诊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调查与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并提出相应干预对策,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方法:于2010年3月~2011年7月对医院急诊科和其他科室各35例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进行评价;于2011年8月开始对急诊科实施危机管理,对实施危机管理前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进行比较.比较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仪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危机管理前,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语言和态度恰当、护士越职操作与其他科室相比无差异(P>0.05).实施危机管理后,急诊科护理人员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语言和态度恰当得分明显高于管理前,护士越职操作明显少于管理前(P<0.05).实施危机管理后患者发生护理缺陷率、仪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患者满意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人员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相当,危机管理可有效提高其危机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郑寒;陈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无缝式护理对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率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无缝式护理对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无缝式护理措施,对两种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中实施无缝式护理,不仅有效改善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护理满意率,促使患者早日恢复.

    作者:徐钧;吴靖;叶如;黄蓓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科质量控制所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疗中,为广大患者和医师提供便利.此外,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声科也逐渐变化,然在超声科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在质量方面也暴露出不足之处,如专业设置混乱、操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操作不规范等.然超声科这些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患者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终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因此而引发医患纠纷,给超声科乃至医院造成一定损失,且不利于超声科的发展.为更好地完善鄞州人民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特对超声科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提高超声科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医师,同时促进超声科的发展,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和谐、稳定、持续性发展目标.

    作者:李青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门诊与住院信息系统整合在血液科患者预约住院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门诊、住院信息系统整合在血液科患者预约住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血液科实行门诊、住院信息系统整合,患者可预约住院,将其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采用传统住院模式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住院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及床位使用率,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医生、护士及患者对预约住院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床位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护士及患者对预约住院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模式(P<0.05).结论:通过门诊、住院信息系统整合实施预约住院模式,有效提高了血液科的床位利用率,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许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肿瘤内科护理管理的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

    目的:浅析肿瘤内科护理管理的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10月收治的60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进行加强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情况,对护理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纠纷率、差错率、事故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内科出现的各种风险,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姜美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风险分级管理措施对急诊科工作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风险分级管理措施对急诊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2016年,自201 6年1月起在急诊科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制度,针对急诊科风险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管理流程,共包括7项程序,根据流程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级,针对不同分级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201 5年工作为实施前,以2016年工作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急诊科的各项工作质量评分、急诊科急救空车率、转院风险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科的院前急救、出车效率、医护配合、安全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急救空车率、转院风险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应用于急诊科工作管理,能够有效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徐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内科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内科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常山县人民医院护理质控小组成员检查医院内科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情况的数据.将2016年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的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2015年的情况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数据.讨论科室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总结并向质控小组反馈,提出整改计划,对内科病区药品管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实施一系列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后,内科病区在药品管理方面的问题显著少于持续质量改进前(P<0.01),药品相关的差错事件发生率减少到0.205%,患者满意率提高到97.02%(P<0.01).结论:对内科病区药品管理工作实施持续的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提升病区的药品管理水平,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

    作者:胡琼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个性化医学营养管理联合运动疗法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研究

    目的:探讨个性化医学营养管理联合运动疗法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行个性化医学营养管理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血糖水平以及干预后6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受试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医学营养管理联合运动疗法有利于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式.

    作者:吴宇栋;陈亚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丽水市中医院120例有呼吸疾病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制定特色的护理方案、关心患者情况、多于家属沟通,通过调查比较两组在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加入PDCA循环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静;邹妙丽;雷聪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医生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思考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医生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方法.方法:选择2015~2016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06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措施.结果: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措施包括改善就医环境、把握好适应证、注重护理人员的培养、加强与相关科室的协作、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等.结论:消化内科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才能促进医疗服务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董国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知信行护理干预在癌痛规范治疗患者中的实施

    目的:探讨癌痛规范治疗患者中实施知信行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近期在医院治疗的60例癌症中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教育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加入以知信行模式为主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知信行得分和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总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知信行得分、生存质量总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护理用于癌痛患者,无论是对癌痛的认识,还是生活质量都优于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患者,且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作者:章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后护理方式,将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规范化疼痛管理.护理7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均较护理前发生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中医规范化疼痛管理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与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徐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收治的110例心梗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脏康复护理.术后7d和14d比较两组的抑郁HAMD评分、焦虑HAMA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护理7d后,两组抑郁HAMD评分和焦虑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14 d后,观察组的抑郁HAMD评分和焦虑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