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超声科室质量控制与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

戴建军

关键词:医院超声科, 质量控制, 管理, 问题, 对策
摘要: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超声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超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医院超声科室质量控制工作中,还存在重复检查、专业技术水平低下、没能严格限定工作量、没能明确划分职责及专业设置不合理等现象.研究从医院超声科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常见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能让医院超声科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手术室实施品管圈活动,以2016年下半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2017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应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比较两组手术室安全管理评分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报率及上报及时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安全、环境管理、质量监控、消毒隔离、医疗文件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报率及上报及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质量,有效控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及上报及时率.

    作者:杨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管理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所处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传统财务会计的局限性日渐凸显.如何运用管理会计提高财务管理在医院经营管理的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管理会计在医院应用中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作者:叶榴;何紫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抗菌药在妇产科的合理应用

    在妇产科,由于科室所面对的孕妇患者的特殊性,在抗菌药的使用中,需要认真、慎重地考虑,既要预防在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感染和并发症,减少细菌的侵蚀,也要能对疾病进行治疗,促进伤病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和事件的发生.为此,在临床上,针对妇产科的抗菌药的使用,需要尽量减少剂量,以小剂量实现对病症的治疗,达到治疗目标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吴长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科质量控制所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疗中,为广大患者和医师提供便利.此外,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声科也逐渐变化,然在超声科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在质量方面也暴露出不足之处,如专业设置混乱、操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操作不规范等.然超声科这些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患者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终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因此而引发医患纠纷,给超声科乃至医院造成一定损失,且不利于超声科的发展.为更好地完善鄞州人民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特对超声科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提高超声科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医师,同时促进超声科的发展,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和谐、稳定、持续性发展目标.

    作者:李青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胃息肉患者内镜手术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息肉时实施风险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在医院应用内镜手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时间范围为201 6年2月~2017年2月,研究对象共84例,其中的42例为观察组,4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法,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及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同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镜治疗下的胃息肉患者,通过实施风险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术后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胡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ICU肿瘤患者家属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与价值

    目的:探讨开展ICU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收集杭州市肿瘤医院ICU肿瘤患者家属共11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将两组家属护理前后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家属焦虑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家属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同时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于ICU肿瘤患者家属而言,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家属的焦虑情况,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同时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玲飞;朱张洁;王惠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我国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化思考

    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化的概念谈起,通过对目前我国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做出一些有益探索.

    作者:连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的措施与成效.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血透室中进行护理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医院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流程管理,通过一系列方法对护理流程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估,护理流程管理的主要评价内容有患者满意度、风险发生率、护理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讲、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等.结果:医院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讲、专业技术水平及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不断改善医患关系,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作者:王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管理方案在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管理方案在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73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期分组,2016年1~9月收治的41例为对照组,201 6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33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调查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和护理记录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态度、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胃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红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入住医院的100例需行手术的外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手术室护士给予术前访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在外科手术管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了解与认识,以便于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手术,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柏坤;黄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麻醉科药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

    随着医学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术成为临床挽救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进行手术时,麻醉药物是手术麻醉常用的药品.此外,受环境污染和饮食等影响,人们发生癌症概率明显提高,然后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厉害,常依赖麻醉药品来镇痛以改善其生活质量.所以麻醉药物不仅具有麻醉效果还具有镇痛作用,但临床误用或滥用麻醉药物则会致患者出现依赖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医院麻醉科是麻醉药物使用的主要科室,加强麻醉科药品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如出现麻醉药品管理不善或监管不力等情况则会致麻醉药品出现较多不安全因素,威胁患者健康.文章就湖州市吴兴区人民医院麻醉科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完善麻醉科麻醉药品的管理,保障麻醉药品安全性.

    作者:江琦;蔡建龙;夏伟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风险管理在社区门诊输液室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风险管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室药品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中心卫生院输液室输液的170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对照组8525例和观察组8565例.观察组用药全程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用药管理.比较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护士药物配制错误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护士配药错误等方面显著减少,患者及家属对用药过程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室的药品管理,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护士配药错误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及家属对输液过程的满意度,有效减少输液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沈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的分级管理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的分级管理措施及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从2016年1月开始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比较分析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实施一年前后,急诊科护士高危药品用错率、高危药品过期现象、高危药品放置错误现象的情况比较,来评价管理效果,保障药房改为药品用药安全.结果:通过在急诊科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危药品分级管理后高危药品用错率由之前的10例减少到0例,高危药品过期现象由之前的6个减少到0个,高危药品放置错误现象由15例减少到0例(P<0.05).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通过在急诊科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有效地提高了高危药物用药的安全性,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韦虹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图书馆开展患者服务的需求调查——以绍兴市人民医院为例

    目的:通过调查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和放疗科住院患者,了解患者对图书馆服务需求情况,为下一步图书馆开展患者阅读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和放疗科两科201 5年9月~2016年10月的住院患者,并收集相关信息.结果:在住院期间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患者占81.23%,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呈正相关;康复科患者的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显著高于放疗科患者.希望图书馆提供的资料主要有医学健康保健类、食疗类和一般科普类书刊.患者认为住院期间理想的阅读场所为病房.结论:多数住院患者认为需要图书馆信息服务,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和服务方式不同.

    作者:徐亚维;严晓波;徐俊;石芳芳;赵红梅;苏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对血液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医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132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科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也较高.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妇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总结品管圈活动在妇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健康教育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确定主题,活动前进行查检分析,找出改善重点,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及检讨,确认效果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活动后建立标准化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对妇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物进行健康教育,合格率显著提高,日标达成率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妇科住院患者口服药健康教育合格率,提升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饶利红;邵亦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一体化管理理念对缓解肿瘤放疗诱发局部皮肤损伤的效果

    目的:评估一体化管理理念对缓解肿瘤放疗诱发局部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肿瘤放射治疗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一体化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皮肤损伤时间、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31d后皮肤发生损伤的比例和皮肤损伤程度达到Ⅲ级的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体化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说明一体化管理理念对缓解肿瘤放疗诱发局部皮肤损伤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夏婕;贺华香;陈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我院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建立与评价的探讨

    目的:探讨在新医改背景下,药剂科能否够尽快完成职能转变,药剂科部门组长能否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对于医院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实施、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等会产生的影响.方法:文章结合药剂科工作职能的转变,探讨了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的建立与评价问题,在旧的部门组长绩效考核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构建、设计适合当前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所需求的绩效考评体系.结论:医院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的实施,对促进药剂科服务功能作用的发挥、激发部门组长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个科室的工作绩效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金莉娜;吴三桂;吴玮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围术期患者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在此基础上增加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疼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显著改善临床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减缓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敏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后护理方式,将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规范化疼痛管理.护理7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均较护理前发生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中医规范化疼痛管理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与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徐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