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玲
目的:总结品管圈活动在妇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健康教育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确定主题,活动前进行查检分析,找出改善重点,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及检讨,确认效果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活动后建立标准化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对妇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物进行健康教育,合格率显著提高,日标达成率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妇科住院患者口服药健康教育合格率,提升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饶利红;邵亦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普外科中对新护士实施夜班准入制的必要性,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时间在2015年7月~2017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入外科的助理护士取得执业注册后或从外院调入工作的执业注册护士30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试卷考核及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新入院的护士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在进行了夜班准入制培训后进行第二次测试,主要内容包括:外科基本理论、JCI检查相关内容、危重患者护理及夜间特殊情况处理等几方面;在对护士进行了夜班准入制培训之后,通过让新护士填写工作压力源测试量表的方式,分析其在实施夜班准入制前后数据的不同.结果:外科基本理论、JIC检查相关内容、危重患者护理、夜间特殊情况处理等,与未培训时成绩相比进步大,JCI相关内容,应急预案等知识掌握好,这与反复培训平时抽查有很大关系.要帮助科室整体质量的提高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多次实施,不断优化总结,制定适合科室的一套培训方案.操作方面成绩均在90分以上,为独立顶班打下扎实的基础.整体护理考核有一位未达标,主要在体格检查、护理问题预见性方面,经过带教老师一对一重点培训后再次考核掌握较好.结论:良好的夜班准入制培训课程可以减轻新入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基础护理水平,应付突发状况,形成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高莺;孔红武;周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丽水市中医院120例有呼吸疾病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制定特色的护理方案、关心患者情况、多于家属沟通,通过调查比较两组在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加入PDCA循环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静;邹妙丽;雷聪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由医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收集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根据制定的中医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参观人员、接台手术和层流室是影响因素,但患者的年龄和手术类型不是影响因素.接受中医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发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参观人员、接台手术和层流室.对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应注重整体护理、辨证护理、饮食护理和作息护理,才能降低急诊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苏妙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措施与成效.方法:将200例呼吸内科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按照科室日常的护理标准、内容及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马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某三级中医院呼吸科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6~12月义乌市中医医院呼吸科痰标本培养采集质量下降的原因;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痰培养标本采集及送检相关知识的规范操作流程等;然后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方案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2016年1~8月)和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2016年9月~2017年4月)痰标本培养采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采集质量存在问题有268例,其中发生多原因的是忘记留取,占23.88%;其次是宣教不全,占17.16%;经持续质量改进后痰标本采集质量存在问题有43例,其中发生多的是忘记留取,占27.91%;再次是患者无痰和失败标本未处理,均占13.95%;干预前后发生例数比较(P<0.05).结论: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使痰标本采集工作有章可循,按时按质送检,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价值,可减少抗生素的滥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降低资源浪费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儿科收治的10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患儿.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结论:将风险防范式护理运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预防儿科护理风险,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连梅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采取柔性护理管理的妇产科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妇产科为对照组,比较两个年度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考核优秀率、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工作质量、考核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而且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嵇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估一体化管理理念对缓解肿瘤放疗诱发局部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肿瘤放射治疗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一体化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皮肤损伤时间、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31d后皮肤发生损伤的比例和皮肤损伤程度达到Ⅲ级的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体化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说明一体化管理理念对缓解肿瘤放疗诱发局部皮肤损伤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夏婕;贺华香;陈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利用中医体征分型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进行饮食调控护理的启发.方法:选取由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饮食调控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体征分型后针对性进行饮食调控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疾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显效、有效人数均略高于对照组,无效人数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中医体征分型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进行饮食调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溃疡的愈合和炎症的消除.
作者:叶国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防护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行修补术后,100例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对可能引发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的BMI指数、疝环粘连程度为引发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但患者的性别、年龄、疝类型、疝囊大小、补片类型不是危险因素.结论:引发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患者的BMI指数和疝环粘连程度.应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运动管理,控制BMI指数,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保证疝气袋的规范化使用,减少术后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口腔医学审美学是医学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对口腔颌面部健美的创造性活动进行研究的医学审美类科学.《新考德医学辞典》对医学审美学的解释是“以外表美观自然为目的,对牙齿及其周围组织进行保存,修补和修复”.《牙医学图示辞典》对医学审美学的解释是“为改善外表而对龋坏,折断以及有缺陷的牙齿进行修补和修复的一种牙科实践”.在口腔医学当中,医学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对审美教育予以重视,加大培养口腔医学生的审美力度,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并能在日常生活当中合理运用,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口腔医学审美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应加大口腔医学审美教育力度,为口腔行业的发展做贡献.
作者:丁思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DCA管理法在儿科高危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儿科收治的68例高危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PDCA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和住院时间,采用问卷调查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环境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DCA管理法用于儿科高危患儿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儿预后,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江君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应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并探究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丽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结果:通过研究调查显示,观察组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加入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其DVT发生率,帮助患者进一步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王燕锋;吕雅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追踪方法学在肝胆胰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问为201 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外科病区实施基于追踪方法学的护理管理措施,以201 6年下半年护理工作情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上半年护理工作情况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健康宣教、专科护理、护理安全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追踪方法学应用于肝胆胰外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加速患者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建红;陈子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医学营养管理联合运动疗法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行个性化医学营养管理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血糖水平以及干预后6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受试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医学营养管理联合运动疗法有利于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式.
作者:吴宇栋;陈亚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手术室实施品管圈活动,以2016年下半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2017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应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比较两组手术室安全管理评分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报率及上报及时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安全、环境管理、质量监控、消毒隔离、医疗文件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报率及上报及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质量,有效控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及上报及时率.
作者:杨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5年1月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并选择在这期间的3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应用微信平台前后的外科护理质量、信息传导效率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医院外科护理管理应用微信平台后,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应用前;外科应用微信平台后,信息接受率明显高于应用前;应用微信平台后,外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结论: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可明显改善信息传导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作者:罗俏;周红玉;朱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的分级管理措施及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从2016年1月开始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比较分析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实施一年前后,急诊科护士高危药品用错率、高危药品过期现象、高危药品放置错误现象的情况比较,来评价管理效果,保障药房改为药品用药安全.结果:通过在急诊科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危药品分级管理后高危药品用错率由之前的10例减少到0例,高危药品过期现象由之前的6个减少到0个,高危药品放置错误现象由15例减少到0例(P<0.05).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通过在急诊科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有效地提高了高危药物用药的安全性,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韦虹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疗中,为广大患者和医师提供便利.此外,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声科也逐渐变化,然在超声科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在质量方面也暴露出不足之处,如专业设置混乱、操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操作不规范等.然超声科这些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患者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终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因此而引发医患纠纷,给超声科乃至医院造成一定损失,且不利于超声科的发展.为更好地完善鄞州人民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特对超声科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提高超声科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医师,同时促进超声科的发展,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和谐、稳定、持续性发展目标.
作者:李青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