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质瘤误诊为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二例

李玲香;徐明义;孙学威;张莉

关键词:胶质瘤, 鼓膜, 穿孔
摘要:例1;男,6岁,因左侧口眼歪斜40 d,头痛、头晕、恶心呕吐20d,左耳流脓10 d而入院.专科检查,左外耳道见红色肉芽状组织,鼓膜被阻挡,颈强直(±),左侧末梢性面瘫,眼震(-),闭目直立试验(+),行走试验偏右侧.眼科会诊,左眼球外展受限,无复视.神经科会诊未引出病理体征.头颅CT正常.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温血灌注与冷晶体液灌注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判断不同灌注方法和心脏停搏液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灌注液和灌注方法对21例离体家兔心脏在Langendorff装置中进行缺血心肌灌注实验,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的心肌标本中心肌肌动蛋白(actin)含量,观察缺血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当心肌缺血60min、90 min,actin阳性物含量在温血灌注组减少不明显7.96±1.23,6.84±1.92,而在冷晶体灌注组减少明显6.75±1.15,6.01±1.0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同样,缺血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也以冷晶体灌注组明显,可见心肌细胞内和细胞外间质明显水肿,线粒体肿胀,肌原纤维排列紊乱,有肌丝断裂,肌节明暗带模糊、部分消失,糖原含量明显减少.并随缺血时间延长120 min变化更显著.结论:应用温血灌注法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效果优于冷晶体灌注法.

    作者:朱宪明;姚颖;邱能庸;孙慧宽;刘元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的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方法:May-Grünwald-Giemsa染色法对35例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LGL)数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子宫肌瘤患者组LGL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两组差别显著.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LGL数目降低,可能与子宫肌瘤患者本身雌激素抑制LGL成熟,而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作者:苏光;刘翠平;宫丽平;乔惠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

    目的: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按是否于术中显露喉返神经随机将91例需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分为显露组与非显露组,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发音和喉镜检查情况.结果:42例显露组中术后无一例发生声嘶和喉镜检查异常,49例非显露组中6例发生声嘶,7例喉镜检查异常,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有效地防止喉返神经的损伤.

    作者:张传芳;陈先旵;林良夏;阙日升;孟新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174例子宫腺肌病临床及病理分析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时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病理上是子宫肌层肥厚、肌壁间呈岛状分布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伴平滑肌增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痛经、经血量增多与子宫增大,近年来发生率逐年升高.由于该病在临床上与子宫肌瘤及功能性子宫出血不易区别,本文就我院1986~1997年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174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以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率.

    作者:王惠英;孙文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前庭-脊髓投射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前庭-脊髓投射纤维束的发现、命名;起始细胞的分布、类型;纤维束的走行、终止水平;终结的分布等方面,介绍了前庭-脊髓投射在神经解剖学及电生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红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外伤性肝脾破裂的麻醉处理

    肝脾是体内较大的贮血器管,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破裂,轻者可致血压下降,心率增加,重者往往引起失血性休克.我院自1996~1999年共收治外伤性肝脾破裂49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瑛;秦斐;和喜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0世纪影像学进展及新世纪展望

    自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医学影像学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包括X线;超声(US)、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介入放射学等在内的医学影像学已形成.作者简要论述了医学影像学在20世纪的重要进展并对新世纪医学影像学的前景加以探讨.

    作者:牛广明;韩晓东;高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正常成人肾内分级动脉血流的测定

    肾脏是一个血供极为丰富的实质性器官,肾血管的灌注情况,直接影响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各种肾血管和肾实质病变,均可引起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已见报告[1].本文通过彩色双功能多普勒方法,测量肾内各分级动脉即段动脉,叶间动脉血流参数值,确定不同年龄组的正常范围,为某些肾脏疾病引起的血流改变提供对照依据.

    作者:刘淑萍;谢玉环;吴晓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金属硫蛋白(M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M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1例乳腺癌中MT的表达.结果:a.MT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b.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MT都有预后意义,其中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MT具有独立预后价值.c.MT阳性表达者生存期短.结论:MT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乌新林;施琳;李晓洁;马激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类型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高血压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我院确诊的140例高血压病人临床资料和头颅CT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高血压类型及年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作者:李保秀;刘凤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治疗低HDL-C血症的疗效观察

    在调脂药物中,目前应用多的是辛伐他汀,它可降低血中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疗效肯定,但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各家报道不一.为进一步探讨辛伐他汀对HDL-C的作用,本文对67例低HDL-C的血脂异常,采用了辛伐他汀治疗,现将结果报道于后,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任志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心钠素含量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进一步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血浆心钠素(PANP)含量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测定43例正常人及97例CHF患者的PANP含量并测定CHF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LVEF正常的CHF患者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A/E,DCT).结果:a.CHF患者PAN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且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b.心功能Ⅱ级和Ⅲ级的高心病组PANP含量较冠心病、风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组低.c.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PANP含量下降,有少部分高心病和高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PANP含量升高.d.CHF患者PANP含量与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PANP含量与LVEDD,LVEF相关性较弱.e.LVEF正常的CHF患者PAN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与A/E,DCT呈弱正相关.结论:PANP含量可做为反映心衰严重程度和评价心衰疗效的一个指标.PANP不足可能是高血压病发展的因素之一.PANP含量对于反映收缩功能状态有较大意义,但对于SHF患者升高的PANP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PANP含量可做为诊断舒张功能不全的参考.

    作者:成忠红;张剑;陈书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少儿支气管类癌1例

    患者,女,14岁.以渐进性咳嗽,气急2年住院.曾因左肺下叶部分肺不张正规抗痨治疗1年半.住院后CT诊查全肺不张.病程中无颜面潮红、腹痛、腹泻等症状.

    作者:刘志平;朱宪明;邱能庸;何宝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下颌第一磨牙牙根形态变异三例

    我科在1998-05~1999-05门诊拔牙术中(约600余颗磨牙),发现3颗下颌第一磨牙牙根变异者,发现女性多于男性,且多在左侧.

    作者:杨静;渠晨晖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乳房侧斜位X线摄片对腋部副乳房的诊断

    副乳房为乳腺先天发育畸型.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腋下及腋前.传统的钼靶摄片因仪器性能所限,多仅摄乳腺侧位加轴位两种体位,其缺陷在于腋下部分成为盲区.

    作者:陈健;苏秉亮;孙兰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不同基质制备嘎木朱尔涂膜剂的比较研究

    目的:为了用国产的聚乙烯醇(PVA-1788)代替日本产的聚乙烯醇(PVA-124)作为基质来制备嘎木朱尔涂膜剂.方法:用两种基质(PVA-1788和PVA-124)制备嘎木朱尔涂膜剂,并在含量测定,稳定性,刺激性等方面对两种涂膜剂进行了比较.结果:二者在含量测定、稳定性、刺激性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国产的PVA-1788完全可以代替日本产的PVA-124作为基质制备嘎木朱尔涂膜剂.

    作者:贾海鹰;贾海波;爱民;肖秀玲;罗卫国;乌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脏穿透性刀刺伤11例

    近年来,我们共救治11例心脏刀伤,9例治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例均为男性,年龄16~37岁,均为刀刺伤.入院时8例伴失血性休克.

    作者:郭占林;张玉龙;高旭东;朱宪明;张振兴;邱能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胶质瘤误诊为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二例

    例1;男,6岁,因左侧口眼歪斜40 d,头痛、头晕、恶心呕吐20d,左耳流脓10 d而入院.专科检查,左外耳道见红色肉芽状组织,鼓膜被阻挡,颈强直(±),左侧末梢性面瘫,眼震(-),闭目直立试验(+),行走试验偏右侧.眼科会诊,左眼球外展受限,无复视.神经科会诊未引出病理体征.头颅CT正常.

    作者:李玲香;徐明义;孙学威;张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自杀未遂病人30例临床分析

    精神病患者自杀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症状,大部分是在幻觉妄想支配下产生轻生想法,另一部分患者是在疾病的恢复期.本文对30例自杀未遂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吴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人工心脏起搏的血液动力学研究

    目的:人工心脏起搏后的血液动力学状态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采用超声心动图研究了心脏起搏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以评价不同起搏方式的血液动力学效应.方法:对32例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人,采用M型、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了心室按需起搏(ⅤⅥ)不伴室房逆传(A1组)和伴室房逆传(A2组)及房室顺序起搏(DDD)(B组)的左心结构、左室的泵血功能、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1、A1组与B组起搏后的心输出量(CO)明显增加(P<0.05),A2组则CO增加不明显(P>0.05).心搏量(SV)各组均呈下降的趋势,A2组下降更为明显.但起搏后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A1组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受损,B组主要损害左室的舒张功能,对左室的收缩功能影响不明显.3、A2组起搏后血液动力学效应在三组间差.结论:无论心室起搏(VP)还是房室顺序起搏(AVP)起搏后由于心率的增加均可使CO增加,但对左室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VP伴室房逆传者为明显,VP不伴室房逆传者次之,AVP损害程度三组间轻.因此,AVP也并非真正的生理性起搏器.临床上提倡埋植更接近生理状态的起搏器(多部位心脏起搏),以保持良好的心功能状态.

    作者:于赛华;曹中朝;孟庆余;张剑;刘艳阳;王春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内蒙古医科大学

主办:内蒙古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