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朱利月;吴红敏
目的:通过测定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和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梗死组),将发病72 h和7、21d的脑脊液及静脉血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蛋白含量,并分别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梗死组患者发病72 h和7 d时血清和脑脊液S-100B蛋白显著高于21 d患者和正常组(P<0.01);血清和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正相关(P<0.01);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与年龄正相关,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年龄无关.结论:血清或脑脊液中的S-100B蛋白浓度可反映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程度,对判断病情程度,评估预后和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艳秋;李晓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脑血管病传统的治疗方式因其随意性和缺乏明确的收益证据而备受争议[1].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管理模式展现了美好的前景[2,3],而在SU中,主要的是康复治疗的应用.
作者:柯贤军;郭珍立;许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无论从医学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慢性腰痛(CLBP)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欧洲,CLBP导致10%-15%工作日的丧失;在工业发达的国家,终身发病的占70%,但90%发病原因不清楚,无腰痛者也表现出腰椎影像学异常.而且疼痛症状与体征的相关性并不确切.目前的影像学技术未能捕捉到脊背肌肉的病理解剖情况,这与有关腰背肌肌力不足是慢性腰痛综合征重要原因的假设明显不一致.
作者:罗盛飞;王培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迷走神经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机制及疗效.方法:紧张性头痛患者59例均进行迷走神经经皮电刺激治疗20 d后,采用脑电波涨落图技术检测患者5-羟色胺值的变化;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价头痛缓解程度.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5-羟色胺含量明显增高(P<0.05),并且头痛程度分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迷走神经可增高患者5-羟色胺含量,提高痛阈值,减轻抑郁状态,对紧张性头痛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撒俊鹏;谭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三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采用腰三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肌电图检测并分析.结果:经过20次治疗后,60例患者临床治愈35例(58.3%),总有效率为95.0%.肌电图显示腓总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接近正常值,并能使延长的神经远端潜伏期显著缩短.结论:腰三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丁建江;许雪萍;韩建农;方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追风胜湿液熏蒸浴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芬必得胶囊治疗.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治愈49例(49%),显效36例(36%),有效11例(11%),总有效率96%;对照组分别为13(13%)、40(40%)、25(25%)及78%(P<0.05).结论: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童利民;郭杰;潘丽;吴永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B 2组,均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A组每天增加30 mg的吡格列酮片口服.2组均观察24周,治疗前后检查CRP、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和肝功能,测量血压、身高和体重.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A组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生化、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轻度升高(P<0.05),B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②CRP与HOMA-IR、BMI、FBG、TC、TG、LDL-C、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低度炎症状态,吡格列酮在改善HOMA-IR及其相关代谢指标的同时,可降低CRP.
作者:解合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人成骨细胞(hOB)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结合RT-PCR、Western blot技术观察金雀异黄素对护骨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白介素-6(IL-6)等基因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金雀异黄素下调hOB细胞RANKL、IL-6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上调OPG mRNA及蛋白质和hOB细胞ER-α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论:金雀异黄素可以对雌激素核受体的表达进行调控,该雌激素样效应是其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王运林;刘晓晴;杨菲;姚汉华;夏秦;向光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适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佳职业训练方法.方法:采用改进后的MES-模块式职业训练方法,对69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职业训练并评定其效果.结果:69例患者经过30-60学时的职业训练后,手指、手腕作业能力、上肢主运运动功能、坐位平衡、体位移动能力均不同程度改善,增强回归社会的愿望.结论:结合康复医学、康复工程学及工业心理学,采取科学有效的职业训练方法是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的佳途径.
作者:杨平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性格特征、负性情绪以及心理状态,以针对性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A型行为问卷及自评量表(SAS、SDS)对7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量评定.结果:77例冠心病患者中A型性格62例(80.5%),表现为情绪不稳定(62.2%)、焦虑(85.1%)或忧郁(25.1%).结论:A型性格是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调整好心理状态是冠心病康复的关键.
作者:于海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6例,均接受MED系统微创治疗.结果:术后3-6个月按Nakai分级评定,达优132例,良61例,可31例,差5例,总有效率98.2%.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且创伤小,但应注意严格把握适应症.
作者:张兆凤;王昌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A组术后接受系统的功能锻炼,包括卧床位下肢肌肉锻炼、腰背肌及腹肌锻炼;B组仅由护士讲授卧床位的功能锻炼方法,不强调运动强度,术后3个月评定2组患者腰、臀、下肢残余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目测类比评分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功能锻炼是防止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庆;徐峰;刘曦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综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方法:对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家庭病床综合治疗,并每6个月评定1次患者的疗效、复发率、治疗的依从性、社会功能(全劳动)、对社会负性影响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结果:家庭病床综合治疗第6个月及1年时,患者的显效率、治疗的完全依从性、复发率、BPRS、CGI-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01),复发率(10.6%)、对社会负性影响(2.4%)及直接医疗费用均显著下降(P<0.001).结论:家庭病床综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功能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并显著减轻患者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在我国城区精神病社区康复工作中切实可行.
作者:龚传鹏;向东方;刘金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行低频电流刺激对促进泌乳及子宫复旧的作用.方法:94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分为2组.观察组46例使用低频电流刺激进行催乳及子宫复旧治疗,对照组48例按常规给予护理.产妇产后48 h观察2组泌乳有效率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48 h泌乳有效率为84.8%,子宫复旧率为80.4%;对照组分别为37.5%和2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频脉冲电流治疗能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泌乳及子宫复旧.
作者:杨素勉;桑文淑;纪彩卿;田溢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心理学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6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神经科治疗和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在治疗过程中康复组配合健康教育,个别心理疏导等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价心理障碍;Brunnstrum评价肢体功能;Barthe指数评价ADL.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HAMA有所下降,肢体功能和ADL均有提高,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均有很大影响.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伍丽珊;罗爱华;潘翠环;谢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反复穿刺及对血管的损伤,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法:脑出血急性期患者316例均接受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方法.结果:留置时间24 h有3例,3 d 28例,5-7 d 70例,15 d 215例,并且留置期间未出现感染现象.结论:改良的留置针方法可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孙素娟;刘月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武汉市盲校儿童盲及低视力患病情况和致病原因.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武汉市盲校92例在校生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并进行常规外眼、前房、晶状体、眼底检查以诊断盲及低视力学生的主要病因.结果:92例中,盲54例(58.7%);低视力34例(37%),其它4例(4%).其中有12例(13%)可通过矫正屈光不正而改善视力.病因主要为先天遗传性眼病,其中先天性白内障排在第一位.先天性白内障及青光眼术后视力仍<0.05分别为71.4%和50%.结论:先天性眼病应早期防治,并应重视术后继续治疗.在盲校中仍有部分患者可通过治疗提高视力,少数甚至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开展盲及低视力普查及康复工作对盲校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想娣;谢源;周佩霞;杨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错误构音的特点及言语矫治方案.方法:对52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进行构音评价,分析错误构音的特点,针对性制定矫治方案并进行言语矫治.结果:52例儿童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为置换音,其次为省略音和/或扭曲音,其中声母的构音错误占绝大多数,主要为舌尖音、舌尖后音、舌尖前音及舌根音.经2周-7个月的言语矫治,45例全部纠正,7例部分纠正,治愈率86.5%.结论:置换音是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言语矫治是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有效措施,矫治效果与构音障碍严重程度及依从性有关.
作者:赵云静;孙洪伟;赵亚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民政康复是我国康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于1997年开始兴办康复治疗专业.经过8年探索与实践,学院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增强,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已成为行业和区域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摸索出一套具有民政特色的康复治疗专业办学模式.
作者:罗治安;陈卓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7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外科门诊就诊的血栓性静脉炎患者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25-76岁;病程1个月-5年;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及弥慢性潮红,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静脉处自发痛、压痛及硬性条索状.68例分为2组,综合组36例,中药组3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接受中药治疗,方剂为当归、丹参、红花、牛膝、双花各25 g,川芎、莪术、三棱各20 g,皂刺、鸡血屯、黄芪、毛冬青各50 g,土虫、蜈蚣各10 g,患者每日1剂,600 ml水煎,每天早晚2次.女患者月经期停止服中药.综合组配合超短波治疗,超短波频率40.68 MHz、波长7.3 m,大输出功率200 W,板状电容电极22 cm×15 cm×2,病变处上下对置,间隙3-5 cm、微热量,15 min,每日1次.
作者:杨致民;李淑清;张丽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