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恺鲁
目的:综合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治疗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NICU患者临床资料6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皆为33例。观察组应用护理安全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06%,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6.25±2.11)分,对照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89.21±2.02)分,观察组的家属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龚牡丽;薛婷;颜红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参考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以及生活质量自评的提高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其心率、血压,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能优化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作者:郭洪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5年某季度收集到的2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多为中老年患者;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起的ADR居多,占86.95%;以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多,占34%,其次为肿瘤及镇痛药物和其他类药物,均占22%。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
作者:马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分析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与尺偏角变化。结果:术后患者掌倾角及尺偏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中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切口较浅,对腕部神经和肌腱造成的损伤较小,对骨折部位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恺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的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观察分析本科2010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1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以恶性心律失常就诊,均为典型的电风暴表现,其中首次心电图(心电监护)为多源性室性早搏3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心室纤颤3例,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结果:11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患者中10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时,积极控制心室率,尽快清除体内毒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岳尊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86例患者随机分成传统教育组和综合健康教育组(各93例),比较两组之间健康教育达标率、就医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达标率达96.73%,高于传统教育组(7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就医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综合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患者乙型肝炎的认识和健康的生活模式;同时能够增加患者的就医依从性,提高治疗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赵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产科患者102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腹胀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手术的妇产科患者实施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泗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采取分步手术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术后的视力和眼压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也明显小于对照组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可以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方法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为改善和提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的质量水平提供经验支持。方法:择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超声检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系统总结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超声检查声像特点。结果:5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出现显著的子宫内膜增厚(内膜厚度测量值>1.20cm)症状,有41例患者出现显著的子宫体积均匀增大症状,有22例患者出现1侧卵泡囊肿或者是黄体组织囊肿症状,有6例患者出现双侧可观察卵泡囊肿或者是黄体组织囊肿症状,有10例患者出现单侧或者是双侧卵巢器官增大及趋向饱满症状。结论:超声检查是临床中检查确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过程常用的,且简便的方法,具有充分的检查运用性和检查结果可靠性,在临床实践中、具备充分的实践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杨艳;江渭洁;王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接受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围术期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毛双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36例住院分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其余护理和治疗情况一致,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指标评分,临床相关指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人员规范服务、护理规范及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评分,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间、产程较对照组产妇显著缩短,住院费用、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产妇显著减少,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7.06%,较对照组患者的86.76%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产妇分娩的风险,促进其产后恢复,同时提高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唐梦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苁蓉通便液在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洪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2011年2月~2015年1月92例老年人功能性便秘采用苁蓉通便液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例服用1支后顺利排便;30例服用2支后顺利排便;39例服用3支后顺利排便;6例服用3支后仍不能顺利排便。结论:苁蓉通便液对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效果不错。
作者:贺赛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精神障碍患者,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进行护理管理。结果:护士对精神障碍患者真诚的尊重,护士贴心和关怀患者,患者得到满意服务。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应用人文关怀,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医疗安全得到保障,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行单次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区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股沟斜疝、隐睾睾丸固定术等脐以下手术患儿90例, ASA分级Ⅰ或Ⅱ级,以贯序法将以上70例分为2组(n=45),即在骶管阻滞中,A组给予0.25%罗哌卡因,B组给予0.25%左旋布比卡因;采用婴幼儿镇痛评分(CHIPPS)评估患儿恢复期镇痛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生命体征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加快,镇痛维持时间延长,术后1h、3h的 CHIPPS评分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及围术期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与0.25%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区等泌尿外科手术,同样安全确切,与罗哌卡因比较,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麻醉起效时间加快,镇痛效果延长,不失为更为理想的小儿骶管麻醉用药。
作者:苏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2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应激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颜伟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临床上均采用甲氨蝶呤混合葡萄糖液进行静脉输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米非司酮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妇产科手术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针对护理和常规妇产科手术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根刺激2例,腹胀疼痛1例,头昏3例,总计6例,对照组神经根自己3例,头昏4例,腹胀疼痛2例,恶心呕吐3例,呼吸抑制1例,皮肤瘙痒2例,总计15例,观察组并发症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发症主要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有效的术后护理工作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患者痛苦,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8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干预后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钟正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对策。方法:分析总结在临床带教中实习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问题。结果:通过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带教问题进行解决,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结论:实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老师的带教,总结经验,解决了问题,提高了带教质量,使学生通过实习影像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孙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改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选取10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组各50例。对照组遵循内科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住院全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病率及自我护理能力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并发症发病率低,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高。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使患者以佳的状态和佳的心理配合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蒋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