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某季度23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马超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5年某季度收集到的2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多为中老年患者;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起的ADR居多,占86.95%;以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多,占34%,其次为肿瘤及镇痛药物和其他类药物,均占22%。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采取分步手术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术后的视力和眼压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也明显小于对照组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可以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剖宫产应用于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研究将剖宫产应用于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43例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组,另选取43例同期在我院行首次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以分娩结局、术中出血原因为标准对两组剖宫产效果予以评析。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多(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质量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产妇术中宫缩乏力、胎盘植入及胎盘粘连等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临床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程静;唐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得到领导的重视,合理培养人才,加强信息化建设,更新管理理念才能使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越做越高,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崔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治疗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NICU患者临床资料6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皆为33例。观察组应用护理安全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06%,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6.25±2.11)分,对照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89.21±2.02)分,观察组的家属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龚牡丽;薛婷;颜红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对策。方法:分析总结在临床带教中实习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问题。结果:通过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带教问题进行解决,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结论:实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老师的带教,总结经验,解决了问题,提高了带教质量,使学生通过实习影像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孙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部球形病灶经皮肺穿刺活检50例的探讨

    目的:观察透视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肺内球形病灶的病理诊断与影像诊断对比。方法:将本院50例肺内球形病灶患者,在透视下作穿刺活检并将标本行组织细胞学检查,并将病理结果与手术、随访结果进行影像对照分析。结果:42例首次就能明确诊断,占84%;在38例患者中,其中有36例穿刺活检与手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活检诊断符合率94.7%。结论:透视下穿刺活检是对肺内球形病灶的定性诊断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是安全、有效、简单,尤其是在肺内病灶的影像诊断不能明确诊断时,透视下穿刺活检能短时间内作出定性诊断,提高了我们对肺内球形病灶的影像诊断的认识。

    作者:范茂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预防医院感染中检验科发挥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医院预防院内感染发生,检验科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及相关的管理规范进行培训,并且加强检验科实验室的管理,做好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工作,使检验科的预防院内感染起到成效。结果: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掌握了院内感染知识及相关的管理规范,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和无菌操作观念增强,做好各实验室的管理。起到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结论:预防医院感染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检验科的预防作用,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精神障碍患者,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进行护理管理。结果:护士对精神障碍患者真诚的尊重,护士贴心和关怀患者,患者得到满意服务。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应用人文关怀,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医疗安全得到保障,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临床上均采用甲氨蝶呤混合葡萄糖液进行静脉输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米非司酮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中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应用

    目的:通过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改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选取10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组各50例。对照组遵循内科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住院全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病率及自我护理能力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并发症发病率低,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高。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使患者以佳的状态和佳的心理配合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蒋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4例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经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治疗配合度分别为:96.15%、92.31%;84.62%、73.0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54%,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8.46%,P<0.05。两组住院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护理中,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范碧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牙折断后保留或拔除残根对可摘局部义齿添加人工牙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保留或拔除折断后基牙的残根对局部义齿添加人工牙的作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本院救治并使用可摘的局部义齿超过4年以上6年以下,且被确诊为其基牙已经脱落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第1组选取患者50例,为保留残根组,即在原残留牙根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人工牙的安装;其余50例患者为拔除残根组,即拔除残留牙根后再添加人工牙,12个月后调查安装人工牙义齿的状态,如:稳固性能,咀嚼效率,粘合程度等。结果:保留残根组与拔除残根组的稳固性能统计学差异并不太明显,P>0.05;而咀嚼效率,方便和粘合程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保留残根组出现发炎和龋齿多例。结论:基牙折断后拔除残根对可摘局部义齿添加人工牙与保留残根添加人工牙相比较优,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童永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8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干预后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钟正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肿瘤超声造影48例结果分析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探讨常规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检查与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良恶性质之间的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行乳腺造影检查的48例乳腺肿瘤患者60个病灶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良性35例,恶性13例。与病理结果对比良性31例,符合率89%;恶性11例,符合率85%,总的符合率88%。讨论: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上重复性好,定性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放射性,尤其在经济且发达地区市县级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陈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参考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以及生活质量自评的提高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其心率、血压,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能优化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作者:郭洪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在临床工作中甲减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能力,充分认识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的关系。方法: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汇总。结果:甲亢患者继发甲减是否可行使用造影剂相关检查,目前研究甚少。结论:尚不能将甲状腺功能异常列为使用含碘造影剂检查的绝对禁忌。

    作者:王琪燕;谢兴宇;陈伟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外疝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优势探析

    目的:探讨腹外疝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优势。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外疝患者92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74%)明显高于观察组(4.35%),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护理能够缩短腹外疝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小莲;郭义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究针对性护理的实施应用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的实施应用对慢性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GU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该组73例患者中,治愈38例,有效29例,无效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1.8%(67/73)。护理前,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65.46±9.48)分,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升高至(82.07±11.41)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U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高永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Dixon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Dixon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4年10月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与试验者(腹腔镜组),对围手术期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但腹腔镜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免疫功能均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在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较传统开腹直肠癌Dixon术,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杰超;安俊丽;崔文娟;刘兵;王广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86例患者随机分成传统教育组和综合健康教育组(各93例),比较两组之间健康教育达标率、就医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达标率达96.73%,高于传统教育组(7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就医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综合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患者乙型肝炎的认识和健康的生活模式;同时能够增加患者的就医依从性,提高治疗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赵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