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唐春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4例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经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治疗配合度分别为:96.15%、92.31%;84.62%、73.0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54%,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8.46%,P<0.05。两组住院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护理中,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范碧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探讨常规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检查与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良恶性质之间的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行乳腺造影检查的48例乳腺肿瘤患者60个病灶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良性35例,恶性13例。与病理结果对比良性31例,符合率89%;恶性11例,符合率85%,总的符合率88%。讨论: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上重复性好,定性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放射性,尤其在经济且发达地区市县级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陈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方法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为改善和提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的质量水平提供经验支持。方法:择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超声检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系统总结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超声检查声像特点。结果:5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出现显著的子宫内膜增厚(内膜厚度测量值>1.20cm)症状,有41例患者出现显著的子宫体积均匀增大症状,有22例患者出现1侧卵泡囊肿或者是黄体组织囊肿症状,有6例患者出现双侧可观察卵泡囊肿或者是黄体组织囊肿症状,有10例患者出现单侧或者是双侧卵巢器官增大及趋向饱满症状。结论:超声检查是临床中检查确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过程常用的,且简便的方法,具有充分的检查运用性和检查结果可靠性,在临床实践中、具备充分的实践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杨艳;江渭洁;王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分析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与尺偏角变化。结果:术后患者掌倾角及尺偏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中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切口较浅,对腕部神经和肌腱造成的损伤较小,对骨折部位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恺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行单次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区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股沟斜疝、隐睾睾丸固定术等脐以下手术患儿90例, ASA分级Ⅰ或Ⅱ级,以贯序法将以上70例分为2组(n=45),即在骶管阻滞中,A组给予0.25%罗哌卡因,B组给予0.25%左旋布比卡因;采用婴幼儿镇痛评分(CHIPPS)评估患儿恢复期镇痛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生命体征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加快,镇痛维持时间延长,术后1h、3h的 CHIPPS评分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及围术期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与0.25%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区等泌尿外科手术,同样安全确切,与罗哌卡因比较,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麻醉起效时间加快,镇痛效果延长,不失为更为理想的小儿骶管麻醉用药。
作者:苏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妇产科手术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针对护理和常规妇产科手术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根刺激2例,腹胀疼痛1例,头昏3例,总计6例,对照组神经根自己3例,头昏4例,腹胀疼痛2例,恶心呕吐3例,呼吸抑制1例,皮肤瘙痒2例,总计15例,观察组并发症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发症主要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有效的术后护理工作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患者痛苦,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危险因素及其病变的特点。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女性冠心病患者200例,按年龄分两组,早发组≤55岁(100例),非早发组>55岁(10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变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TG、Fg升高及吸烟;两组患者以单支病变的冠状动脉病变相比,两组在病变部位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女性非早发组平均Gensini 积分及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高于早发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有Fg、TG、女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吸烟等,及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早日戒烟可有效预防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谢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在临床工作中甲减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能力,充分认识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的关系。方法: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汇总。结果:甲亢患者继发甲减是否可行使用造影剂相关检查,目前研究甚少。结论:尚不能将甲状腺功能异常列为使用含碘造影剂检查的绝对禁忌。
作者:王琪燕;谢兴宇;陈伟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的实施应用对慢性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GU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该组73例患者中,治愈38例,有效29例,无效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1.8%(67/73)。护理前,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65.46±9.48)分,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升高至(82.07±11.41)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U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高永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将剖宫产应用于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43例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组,另选取43例同期在我院行首次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以分娩结局、术中出血原因为标准对两组剖宫产效果予以评析。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多(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质量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产妇术中宫缩乏力、胎盘植入及胎盘粘连等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临床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程静;唐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医院预防院内感染发生,检验科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及相关的管理规范进行培训,并且加强检验科实验室的管理,做好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工作,使检验科的预防院内感染起到成效。结果: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掌握了院内感染知识及相关的管理规范,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和无菌操作观念增强,做好各实验室的管理。起到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结论:预防医院感染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检验科的预防作用,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临床上均采用甲氨蝶呤混合葡萄糖液进行静脉输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米非司酮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Dixon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4年10月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与试验者(腹腔镜组),对围手术期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但腹腔镜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免疫功能均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在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较传统开腹直肠癌Dixon术,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杰超;安俊丽;崔文娟;刘兵;王广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精神障碍患者,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进行护理管理。结果:护士对精神障碍患者真诚的尊重,护士贴心和关怀患者,患者得到满意服务。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应用人文关怀,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医疗安全得到保障,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86例患者随机分成传统教育组和综合健康教育组(各93例),比较两组之间健康教育达标率、就医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达标率达96.73%,高于传统教育组(7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就医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综合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患者乙型肝炎的认识和健康的生活模式;同时能够增加患者的就医依从性,提高治疗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赵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产科患者102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腹胀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手术的妇产科患者实施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泗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综合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治疗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NICU患者临床资料6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皆为33例。观察组应用护理安全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06%,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6.25±2.11)分,对照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89.21±2.02)分,观察组的家属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龚牡丽;薛婷;颜红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外疝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优势。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外疝患者92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74%)明显高于观察组(4.35%),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护理能够缩短腹外疝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小莲;郭义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本院2014年泌尿系感染的病人进行中断尿培养与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常见感染菌和敏感药物,为临床泌尿系感染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嘱咐病人留取中段尿或导尿,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相应的试卡进行鉴定及药敏。结果:共分离出284株阳性标本G-杆菌156株占54.93%,其中大肠埃希菌132株占84.62%,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55株占41.67%。G+球菌92株占32.39%,其中肠球菌属69株占75%。结论:2014年本院尿培养阳性率较高,耐药性强,大肠埃希菌产ESBLS酶(+)菌株有所增长,所以临床应严格控制滥用抗生素,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冯艳鹏;皮敏;张彩虹;寇振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