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4年尿培养结果及耐药分析

冯艳鹏;皮敏;张彩虹;寇振荣

关键词:尿培养, 耐药率, 病原菌
摘要:目的:对本院2014年泌尿系感染的病人进行中断尿培养与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常见感染菌和敏感药物,为临床泌尿系感染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嘱咐病人留取中段尿或导尿,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相应的试卡进行鉴定及药敏。结果:共分离出284株阳性标本G-杆菌156株占54.93%,其中大肠埃希菌132株占84.62%,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55株占41.67%。G+球菌92株占32.39%,其中肠球菌属69株占75%。结论:2014年本院尿培养阳性率较高,耐药性强,大肠埃希菌产ESBLS酶(+)菌株有所增长,所以临床应严格控制滥用抗生素,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安全管理在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治疗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NICU患者临床资料6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皆为33例。观察组应用护理安全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06%,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6.25±2.11)分,对照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89.21±2.02)分,观察组的家属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龚牡丽;薛婷;颜红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对策。方法:分析总结在临床带教中实习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问题。结果:通过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带教问题进行解决,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结论:实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老师的带教,总结经验,解决了问题,提高了带教质量,使学生通过实习影像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孙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剖宫产应用于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研究将剖宫产应用于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43例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组,另选取43例同期在我院行首次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以分娩结局、术中出血原因为标准对两组剖宫产效果予以评析。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多(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质量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产妇术中宫缩乏力、胎盘植入及胎盘粘连等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临床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程静;唐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的研究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妇产科手术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针对护理和常规妇产科手术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根刺激2例,腹胀疼痛1例,头昏3例,总计6例,对照组神经根自己3例,头昏4例,腹胀疼痛2例,恶心呕吐3例,呼吸抑制1例,皮肤瘙痒2例,总计15例,观察组并发症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发症主要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有效的术后护理工作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患者痛苦,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参考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以及生活质量自评的提高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其心率、血压,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能优化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作者:郭洪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苁蓉通便液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体会

    目的::了解苁蓉通便液在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洪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2011年2月~2015年1月92例老年人功能性便秘采用苁蓉通便液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例服用1支后顺利排便;30例服用2支后顺利排便;39例服用3支后顺利排便;6例服用3支后仍不能顺利排便。结论:苁蓉通便液对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效果不错。

    作者:贺赛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肿瘤超声造影48例结果分析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探讨常规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检查与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良恶性质之间的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行乳腺造影检查的48例乳腺肿瘤患者60个病灶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良性35例,恶性13例。与病理结果对比良性31例,符合率89%;恶性11例,符合率85%,总的符合率88%。讨论: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上重复性好,定性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放射性,尤其在经济且发达地区市县级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陈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牙折断后保留或拔除残根对可摘局部义齿添加人工牙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保留或拔除折断后基牙的残根对局部义齿添加人工牙的作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本院救治并使用可摘的局部义齿超过4年以上6年以下,且被确诊为其基牙已经脱落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第1组选取患者50例,为保留残根组,即在原残留牙根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人工牙的安装;其余50例患者为拔除残根组,即拔除残留牙根后再添加人工牙,12个月后调查安装人工牙义齿的状态,如:稳固性能,咀嚼效率,粘合程度等。结果:保留残根组与拔除残根组的稳固性能统计学差异并不太明显,P>0.05;而咀嚼效率,方便和粘合程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保留残根组出现发炎和龋齿多例。结论:基牙折断后拔除残根对可摘局部义齿添加人工牙与保留残根添加人工牙相比较优,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童永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14年尿培养结果及耐药分析

    目的:对本院2014年泌尿系感染的病人进行中断尿培养与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常见感染菌和敏感药物,为临床泌尿系感染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嘱咐病人留取中段尿或导尿,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相应的试卡进行鉴定及药敏。结果:共分离出284株阳性标本G-杆菌156株占54.93%,其中大肠埃希菌132株占84.62%,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55株占41.67%。G+球菌92株占32.39%,其中肠球菌属69株占75%。结论:2014年本院尿培养阳性率较高,耐药性强,大肠埃希菌产ESBLS酶(+)菌株有所增长,所以临床应严格控制滥用抗生素,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冯艳鹏;皮敏;张彩虹;寇振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产科患者102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腹胀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手术的妇产科患者实施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泗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86例患者随机分成传统教育组和综合健康教育组(各93例),比较两组之间健康教育达标率、就医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达标率达96.73%,高于传统教育组(7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就医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综合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患者乙型肝炎的认识和健康的生活模式;同时能够增加患者的就医依从性,提高治疗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赵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提高孕产妇护理质量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36例住院分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其余护理和治疗情况一致,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指标评分,临床相关指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人员规范服务、护理规范及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评分,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间、产程较对照组产妇显著缩短,住院费用、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产妇显著减少,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7.06%,较对照组患者的86.76%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产妇分娩的风险,促进其产后恢复,同时提高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唐梦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预防医院感染中检验科发挥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医院预防院内感染发生,检验科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及相关的管理规范进行培训,并且加强检验科实验室的管理,做好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工作,使检验科的预防院内感染起到成效。结果: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掌握了院内感染知识及相关的管理规范,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和无菌操作观念增强,做好各实验室的管理。起到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结论:预防医院感染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检验科的预防作用,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2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应激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颜伟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8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干预后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钟正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的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观察分析本科2010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1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以恶性心律失常就诊,均为典型的电风暴表现,其中首次心电图(心电监护)为多源性室性早搏3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心室纤颤3例,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结果:11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患者中10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时,积极控制心室率,尽快清除体内毒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岳尊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围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接受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围术期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毛双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精神障碍患者,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进行护理管理。结果:护士对精神障碍患者真诚的尊重,护士贴心和关怀患者,患者得到满意服务。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应用人文关怀,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医疗安全得到保障,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品管圈模式在减少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静脉留置针中应用品管圈模式对降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3月~2015年9月期间进行静脉留置针的1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75例,参照组75例,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留置针时间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层面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留置针中应用品管圈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时间,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效果良好,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中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应用

    目的:通过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改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选取10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组各50例。对照组遵循内科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住院全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病率及自我护理能力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并发症发病率低,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高。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使患者以佳的状态和佳的心理配合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蒋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