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兴;吴海涛;周明涛;朱吉高;贾志东
目的:探讨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分析本科收治的1例扁桃体恶性淋巴瘤误诊茎突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扁桃体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咽部反复疼痛,咽部异物感明显。接受规则放化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本例生存期已超过1年。结论:扁桃体是结外淋巴结侵犯头颈部常见的部位,扁桃体恶性淋巴瘤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咽旁间隙受侵是其典型CT表现,患者对放化疗敏感。
作者:张丽;魏斌宏;贺玉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慢性肛裂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本科收治的271例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统计学方法总结其复发原因。结果:随访2年,随访率为100%,271例肛裂患者复发率为10.3%。结论:重视疾病健康教育、围手术期处理及规范的手术方式,可降低肛裂术后复发。
作者:张伟;赵万金;张志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高血压心脏患者心电图特点,为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本院进行心电图诊断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将其心电图与80例健康研究对象组成的对照组心电图进行对比。结果:80例研究组患者心电图不正常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5.0%的不正常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诊断显示心室肥大的研究组组患者有58例,占比72.5%,而对照组无一例心室肥大患者。结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因其心室肥厚而造成心电图继发性ST-T段改变,与健康人心电图存在显著区别,对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预示心肌梗塞及心绞痛的发生,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观察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选择本院住院部在时间段2015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肺结核患者,共2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中分别纳入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以患者对肺结核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遵医嘱依从性为评价指标,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指导后,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为97.00%(97/100),复诊依从性为95.00%(95/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对改善患者依从性有积极价值,可供借鉴并推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做血常规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80例患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静脉血组RBC、HGB、 PLT、MCHC、MCV指标高于末梢血,而WBC、HCT、MCH指标明显低于末梢血。结论:末梢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结果存在差异,优先选择采集静脉血做血常规。
作者:张彩虹;郜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导管置入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5月的10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5年12月实施PDCA循环法的10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PICC置管方法,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干预肿瘤患者PICC置管异位。结果:实施PDCA循环,观察组患者PICC异位7例(6.7%),对照组患者PICC异位16例(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导管置管异位中应用,能显著降低PICC导管异位,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唐敏芳;陆云;屈惠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护理干预,即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延续护理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安全性。结果:观察组33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满意度、护理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应用,取的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维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吸入治疗中应用的辅助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本院呼吸内科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共90例。所有患者均需采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在治疗期间按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吸入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护理干预,以两周为治疗、护理期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吸入治疗期间经护理干预护理后的血氧饱和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呼吸好转时间及排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方法可明显增加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使患者的呼吸在快治疗时间内达到好转并排出支气管内的痰液,进而使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作者:吴青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临床重要、应用广泛的前列腺癌筛查手段之一,然而,当PSA值为4~10μg/L时,即所谓的“PSA灰区”,其诊断前列腺癌特异性及敏感性较低。需进一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增加了过度穿刺的机会,如何提高这一PSA水平区域的前列腺癌的正确诊断率是早期前列腺癌诊治工作的重要部分。报告现报告本院泌尿外科2015年收治的2例低PSA型前列腺癌,并复习相关文献予以讨论,以期提高灰区值患者前列腺癌诊断率。
作者:陈骥;叶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输卵管堵塞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B超引导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随访1年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和妊娠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为90.0%,对照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为72.5%,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观察组患者成功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输卵管堵塞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作者:樊芬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闭塞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以本院血透中心36例首次发生自体AVF闭塞的患者为失败组,选取同期自体AVF功能良好的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通畅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及生化指标。结果:内瘘失败组和通畅组在血红蛋白、脱水量、透析频率有差异(P<0.05)。结论:透析不充分,大量脱水患者内瘘闭塞的风险明显增加,血红蛋白>12g/L也增加了内瘘闭塞的风险。
作者:王琴;王颖;卜丽梅;陈玉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与股静脉采集血标本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儿科护理单元住院患儿200例,采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股静脉采集血标本,实验组采用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比较两组标本采集效果及患者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采集成功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91%,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9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头皮静脉采血法优于股静脉采血法,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齐秀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有效解决气管切开术后语言功能丧失患者沟通难的问题。方法: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利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书写在提示板上,与患者有效沟通。结果:使用这个提示板后,有效解决了气管切开术后护士与患者沟通难的问题。结论:提示板的使用不仅适用于语言功能丧失的患者,同时可以应用于脑外科、神经科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不仅解决了与患者沟通难的问题,同时可以锻炼患者认知能力。
作者:孙艳萍;孙海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康复患者并发眼部病变的比例及眼部病变类别的构成,探讨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杭州武警医院康复科收治的986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析。分析脑外伤受伤原因与眼部病变的关系以及脑外伤受伤程度与眼部病变的关系;对选取的动眼神经患者分成两组:颅脑外伤小于一个月的38例和大于等于1个月的4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与脑外伤时间的关系。结果:986例脑外伤患者,273例并发眼部病变,占27.69%。其中男性197例,占72.16%。女性76例,占27.84%。患者年龄5~74岁,平均39岁。按受伤原因分析:车祸伤引起眼部病变108例,占39.56%。拳击伤引起眼部病变51例,占18.68%。高处坠落伤引起眼部病变32例,占11.72%。按脑外伤程度分析:A级患者150例引起眼部病变32例,占21.33%。B级患者234例引起眼部病变64例,占27.35%。C级患者215例引起眼部病变62例,占28.83%。D级患者387例引起眼部病变92例,占23.77%。273例眼病中,93例视神经挫伤,占34.07%。87例动眼神经损伤,占31.86%。52例外展神经麻痹,占19.05%。21例Terson综合症,占7.69%,20例丝状角膜炎7.32%。两组动眼神经患者治疗情况颅脑外伤1个月内治疗与大于等于一个月进行治疗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颅脑外伤并发眼部的发病率约27.69%,发病率较高,在患者受到颅脑外伤后,应密切关注眼部情况,及时早期的发现眼部并发症对疾病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婵媛;翟名燕;杨国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老年与青中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并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57例患者,以60岁为界进行分组,<60岁患者为A组(青中年组),≥60岁患者为B组(老年组),比较两组死亡率,并分析死亡原因。结果:B组死亡率大于A组,B组死亡患者中多脏器功能衰竭占首位;A组死亡患者中院外猝死占首位。结论:年龄超过60岁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较大,死亡率较高。
作者:韩丽霞;王法;王颖;张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不同比例房室下传是一种罕见的房性心动过速,临床中比较少见,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各种医学杂志上也少有报道,由于该种房性心动过速易与高度房室阻滞相混淆,笔者将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不同比例房室下传1例报道如下,以资临床借鉴学习。
作者:杨文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传播的由东方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地区性分布[1],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皮肤溃疡焦痴,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和肝脾肿大。2015年8月本院收治了1例恙虫叮咬后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丽;彭惠忍;叶碧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就诊人员已经从少数人发展到全面覆盖[1],做好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做好医保档案管理首先要引起领导重视,安排专人管理才能使档案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医院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并融入创新的管理理念才能使医保档案在医院充分利用,做到医保档案有效管理。
作者:崔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在早期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孕周为6至9周未曾生育要进行负压吸引术妇女随机分为2组,负压均为400mmHg;对照组40例施行人工流产术时未采用任何药物,观察组40例施行人工流产术时宫颈注间苯三酚40mg,观察两组受术者在手术中人工流产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无不良反应。结论:间苯三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能软化宫颈,利于手术的进行,镇痛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惠莹;黄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统计血液透析中静脉压高报警情况,分析原因、探讨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血液透析室32例规律透析患者,进行3926例次血液透析中统计发生静脉压高报警次数,分析报警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结果:3926例次血液透析中发生静脉压高报警324例次,其中血液通路因素138例次;凝血84例次;静脉回路受阻66例次;静脉压传感器故障34例次;高血粘稠症2例次。结论:在血液透析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机器各项参数,及时发现静脉压高报警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解除机器报警,才能保证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卜丽梅;王慧;杨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