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102例的护理体会

张建梅

关键词:高血压, 护理, 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102例患者,男80例,女22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102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护士的心理压力已经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阻力.方法:要提高护理质量,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使护理人员在快乐或轻松的环境下工作,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纠纷.使护理工作真正成为使患者满意,患者家属满意.结论:护理人员也满意的工作.

    作者:李韶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手术前后访视对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方法:适应这种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而言,增加手术前后的访视便成为我们访视病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结果:通过对手术病人术前及术后访视,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考虑病人的需要,充分调动病人主观能力性,使之能够积极配合手术.结论:我院自2005年至今开始增加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人术前及术后访视,能使患者很好的配合手术,也能够使患者顺利通过手术,顺利康复,效果满意.

    作者:杨惠龙;王美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来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院要求引产的中期妊娠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经腹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观察组空腹给米非司酮100mgqd,共2天,48小时后经腹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观察宫缩发动时间,分娩时间,胎盘娩出时间,胎盘胎膜残留情况,宫颈是否裂伤,出血量.结果:(1)两组引产成功率100%.(2)宫缩发动时间:对照组(25.20±3.15)小时,观察组(20.2±2.41)小时.(3)分娩时间:对照组(46.2±4.25)小时,观察组(36.2±3.21)小时.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胎盘胎膜残留:清宫术刮出残留物对照组为(58±15.5)克,观察组为(25±10.2)克,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缩短产程,减少胎盘胎膜的残留,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莉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使用尿液化学分析仪应注意的问题

    尿液化学分析仪是由反向反射式光度计、微电脑和打印机以及与该机相配的尿试纸等组成,能检测尿8项、尿10项或尿11项(蛋白、pH,葡萄糖、酮体、隐血、尿胆红素、尿胆原、比重、亚硝酸盐、维生素C和白细胞).随着尿液化学分析仪的普及使用,尿液分析即简便又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便,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现将尿液化学分析仪使用过程中注意的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作者:张春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脑卒中后偏瘫者经康复治疗仪治疗后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偏瘫者经治疗仪早期治疗训练,使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重新走向社会.方法:通过继发肢体偏瘫的患者是否接受康复治疗仪进行效果对照.结果:接受康复治疗仪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早期使用康复治疗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尹文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药学监护

    目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药学监护中需要关注的药学信息要点,开展药学监护.方法:对静脉给药过程中,中药注射剂的溶媒选择、对症用药、药物配伍、药物剂量、静脉给药速度、给药间隔和疗程等环节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药学监护中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各个环节相关药学信息的关注和监控,以减少中药注射剂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结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合理应用.

    作者:苏利红;朱秀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

    目的:交流新生儿留置针使用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新生儿临床应用留置针经验的总结.结果:留置针外渗、堵塞与留置针护理技术有关.结论:新生儿留置针的使用,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为抢救赢得了时间,临床工作中应广泛使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药事纠纷原因分析

    分析出现药事纠纷的原因,以期避免发生药事纠纷.对我院71例药事纠纷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使患者产生信赖,避免药事纠纷.

    作者:张国凤;云彪;梁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马来酸桂哌齐特的药理作用,了解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分析临床观察研究资料.结果:临床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马来酸桂呱齐特在临床应用中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哈斯其木格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芬太尼配伍丙泊酚行无痛人流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芬太尼配伍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先静脉注入芬太尼,然后以丙泊盼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麻醉维持.结果:两者配伍对人工流产引起的疼痛镇痛效果佳,对呼吸抑制作用较轻,无不良反应,不影响术后苏醒,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芬太尼配伍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范文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提高老年患者动脉采血成功率的临床体会

    目的:临床采集动脉血时若经常失败会造成患者的血管壁破损严重,同时会使患者增加疼痛,为患者添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方法:2008年-2010在老年病科工作期间通过为104例老年患者进行不同血管部位、调整不同进针角度进行动脉采血.结果: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为90%,仅失致14例.结论:穿利成功率明显提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樊雨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精神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类型.方法:精神病患者各方面护理的临床观察.结果:只有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才能使精神病患者病况有很大的好转.结论: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非常的重要性,通过正确的护理方式,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我院2010年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目的:探讨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肝胆外科2010年1-6月住院患者病历296份,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在296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271例,占91.55%,用于治疗的133例,占49.08%,预防用药138例,占50.92%.沙及6大类27个品种,其中硝基咪唑类是临床医师首选药.在271例使用抗菌药物的肝胆患者中,只有20例做了药敏试验,其他均为经验性用药.结论: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管理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抗菌药物使用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定期进行质量考核,按科学的理论要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李晓玲;于欣;于美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对2010版《中国药典》在前言、凡例和附录编排上体现的体系理念的修改之探索

    梳理2010版<中国药典>体系理念,简要的阐述体系理念的功能作用和相互关系,并探索从药典前言、凡例和附录编排上体现这些体系理念,以便更好地发挥<中国药典>的权威作用.

    作者:赵森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宫内早孕12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口服药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达到终止早孕.方法:患者前2天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1日3次,于第3天顿服来索前列醇片0.6mg,以促进子宫收缩.结果:120例早孕患者通过口服流产药物,68例完全流产,44例为不完全流产,6例药流失败行清宫术,2例失访.结论:通过120例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其成功率达93.3%.

    作者:张秀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成为21世纪的重大社会课题,老年人各器官储存能力,适应能力,抵抗能力降低,成为其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据调查70%老年人需要部分、完全靠他人照顾护理,80%以上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因此,关注他们有助于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减少残疾年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本文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科收住的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护理,总结了以下几个主要安全隐患,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仲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青霉素致药物热一例

    临床资料:产妇,女,23岁.以第一胎孕足月入院,入院后因相对性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术,手术进展顺利,该产妇安返病房.术后给予青霉素800万u、甲硝唑0.915g,1次/d静滴,术后第1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T38.2℃ ,P85次/min,R20次/min,精神好,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部切口纱布干燥无渗出,阴道有少量血性恶露排出,乳房涨,无初乳泌出.术后第2天,患者用完药后出现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5℃ ,P89次/min,R21次/min,余无不良反应,精神好,食欲好,乳房泌乳畅,用退热药及地塞米松后,体温降至38.5℃.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的控制

    目的: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关系密切,做好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建立完整的管理网络,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与技能培训,落实护理管理措施,加强高危人群管理.结果: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网络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结论:由于医院管理委员会、医院管理科、各科室感染监督小组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下降.

    作者:孟庆凤;张俊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影响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方法:通过分析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有内、外界的因素.外界因素有环境因素、患者因素、物品因素等.内部因素主要有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职业素质等.结果:减少或避免静脉穿刺失败的关键在于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结论:只有护士具备了很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张晓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卡孕栓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有高危因素行剖宫产术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卡孕栓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卡孕栓组在胎儿娩出清理宫腔后立即缝合子宫切口,缝合2/3时吸净宫腔内积血将卡孕栓1 mg置入宫腔内,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结果:卡孕栓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50) ml,对照组(238±50)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组平均手术时间(25±5) min,对照组(35±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子官切口感染.卡孕栓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2例腹璧切口裂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很好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且给药方法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