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落实静脉输液巡视的护理体会

逯秀秀

关键词:静脉输液, 巡视,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中巡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我院住院部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等科室落实了静脉输液中的巡视,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护士长定期进行检查,及时进行整改.结果:自2008年1月开始落实静脉输液巡视.患者因输液问题发生的床头传呼器使用次数从平均每天29次下降到6次,住院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从90%上升为96%,结论:静脉输液巡视配合静脉输液卡使用后,使静脉输液巡视实行了规范化管理,输液巡视动态管理的可操作性增强,加强了护患沟通和护士之间的协作,同时静脉输液巡视还可评价护士工作质量.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运用

    目的:比较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前2h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口服与阴道内放置对宫颈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共收集对象500例,随机分为1组(口服400μg),Ⅱ组(口服600μg),Ⅲ组(阴道给药400μg),Ⅳ组(阴道给 600μg)和V组(对照组)各100例.结果:4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扩宫效果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4个实验组比较扩宫效果无明显差异.一同一剂量口服组和阴道组比较,阴道组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低一两个口服组或两个阴道组比较,400μg组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400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可作为人工流产前宫颈扩张的佳有效剂量和理想给药途径.

    作者:吴晓红;张粉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门诊药房合理配发儿科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规范儿科用药.方法:根据儿童生理及儿科用药特点,指导患儿正确使用药物,加强门诊药房对儿科用药的指导.结果:儿科合理用药值得注意.结论: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郭喜寅;任志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护理

    目的:为患者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方法:检查前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肠道和药品准备,检查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有无躁动症状和配合插镜检查,检查后做好病情监测与护理..结论:保证无痛胃、肠镜检查安全有效.结果:通过采取某些药物,使病人在舒适状态下行胃肠镜检查.

    作者:赵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目的:为适应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达到佳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时患者的交谈.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和探讨,结果: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达到佳治疗效果.结论:树立求医治疗的信心,以良好的行为对待患者.建立医务人员为主的合作参与型医惠关系,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

    作者:宋爱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处方应付与临床疗效

    针对目前临床普遍存在的处方应付不规范、随意替代混用的现象.总结多年工作经验体会,为确保临床疗效,提出规范中药调剂的建议

    作者:李振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微波治疗出现烫伤一例

    微波治疗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使淤血吸收、增加组织修复等作用.本科600多例病例均收到良好效果.唯有1例糖尿病患者出现烫伤,伤口愈合差,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石钰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借助活检钳插入胃管的技术应用

    1 临床资料方法:准备工作同鼻饲法.将活检钳表面涂上硅油插入胃管,以便胃管插入后顺利抽出活检钳,量鼻尖至耳垂的距离,沿一侧鼻孔轻轻向前推进插入,估计胃管达咽部时(约15cm或鼻尖至耳垂的距离),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必须正中托起,不要左右摇摆,使下颚尽量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滑行,慢慢插入预定顶长度,确定胃管在胃内,胃管插入成功.

    作者:张树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术室工作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作者:王国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静注地塞米松能否有效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方法:选择50例ASAI~Ⅱ级全麻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在全麻诱导前1分钟静脉给予地塞米松lOmg,而对照组则静注生理盐水观察术后24h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28%)明显低于B组(68%).结论: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徐晶;葛小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bFGF促进骨腱愈合的生物力学观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自体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提高肌腱移植物成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建立24只新西兰免足母长屈肌腱一跟骨隧道愈合动物模型.实验组分别于术中、术后第3、6、9、12、15天在自体移植肌腱一骨隧道界面注射填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FGF),对照组不作任何填充.分别于术后l、2、4、8周各处死6只兔子(每组3只),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①实验组大载荷及刚度除第l周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外,余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强,统计学差异显著②术后第l、2、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断裂点均主要集中在骨腱愈合部位.术后8周,实验组断裂点较对照组更多的集中在肌腱段,而对照组则主要为骨隧道内拔出.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以在术后早期增强腱一骨界面的结合力,促进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的愈合.

    作者:张新珠;赵昆;郭开今;周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病因、诊治及预防

    近几年剖宫产率明显增加,相应的二次剖宫产率也增加,随剖宫产率、次数的增加.使肠梗阻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剖宫产术后的肠梗阻会影响产妇的恢复,若诊治不及时,会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正确的识别、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高丽丽;丁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合理掌握口服药的方法和时间

    目的:作为一名药剂人员,必须要科学地正确把握口服用药的时间和方法,熟悉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及时间.方法:严格按规定准确无误的发送给患者,使之产生佳疗效.结果:告知患者,了解某些药物的相关知识及服药后的正常反应,使其配合.结论:以达到药物的佳效应,安全、准确、有效的药物治疗目的.

    作者:梁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量泵泵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骨科手法复位的麻醉应用

    目的:观察微量泵泵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骨科手法复位的麻醉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患者,记录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患者疼痛程度.结果:120例患者麻醉前、后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泵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骨科手法复位的麻醉效果确切,患者术后苏醒迅速,并发症少.

    作者:王东风;邢钢;李免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双虎清肝颗粒治疗HBV-DNA低水平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44例

    目的:探讨双虎清肝颗粒在HBV-DNA低水平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方面的疗效.方法:将80例HBV-DNA在1.0×103~1.0 X 105拷贝/mL之间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36),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分别检测肝功能和HBV标志的变化,疗程结束后3、6个月随访2次,结果:治疗组TBI复常率,HBV-DNA的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3、6月随访亦显示治疗组的TBI复常率、HBV-DNA的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对低水平复制的HBV-DNA具有抑制作用、对恢复肝功能具有良好的作用.临床疗效肯定且停药后短期内不易复发.

    作者:刘育民;杨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中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OOm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rag.每12h1次.共服4次对照组只在孕妇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观察组产程发动早、总产程时间短、胎膜娩出完全、无胎盘滞留、完全流产率高,产后出血少,产道损伤少,无产后感染,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与利凡诺配伍宫缩开始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是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艳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68例TIA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尿激酶50万单位静点.观察治疗后TIA发作停止的时间、例数;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组24h及72h发作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有所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

    作者:杨文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方法对比

    目的:通过比较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置管的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静脉留置针的针芯退出长度的多少,再送外套管的方法.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试验组采用的方法明显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作者:纪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糖类药物的研究慨况

    目的:多糖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本文对近年来多糖类药物在提取、分离纯化和药理作用等方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多糖类药物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任景文;云彪;王继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病人围手术期256.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中影响到病人的康复程度的重点环节.方法:对2006年5月~2008年3.月我科收治颅脑损伤病人256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做好对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记录和护理.可以防止或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致颅脑损害加重的继发性损害因素.结论:医疗计划能否顺利进行,与护理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程度.

    作者:吕晓霞;任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MPR、SsD)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时82例x线平片检查有怀疑、临床体征明显或随访仍怀疑的急性外伤患者行MSCT扫描,通过工作站后处理得到MPR和SSD图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以明确有否骨折,结果:59例显示有骨折,阳性率达71.95%(59/82).其中肩关节3例,腕关节6例,骨盆8例.髋关节11例.膝关节20例,踝关节及足跗骨9例,眼眶、鼻骨各1例.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MPR、SSD)对隐匿性骨折是有效而可靠的检查手段.

    作者:滕云;常进勇;马润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