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68例TIA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尿激酶50万单位静点.观察治疗后TIA发作停止的时间、例数;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组24h及72h发作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有所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
作者:杨文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配合,从护理角度对手术配合进行全面阐述,主要包括:术前隹备,心理护理.手术器械的准备及术中护理的探讨及对策.结果:全部手术顺利完成.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病人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中影响到病人的康复程度的重点环节.方法:对2006年5月~2008年3.月我科收治颅脑损伤病人256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做好对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记录和护理.可以防止或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致颅脑损害加重的继发性损害因素.结论:医疗计划能否顺利进行,与护理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程度.
作者:吕晓霞;任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I'P)在农村及经济落后地区发生率极高,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且以青壮年为多,大大的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及经济发展本病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治疗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过程中的阿托品使用问题作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主作者的认识.进而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疗水平.
作者:曹龙启;李广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自体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提高肌腱移植物成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建立24只新西兰免足母长屈肌腱一跟骨隧道愈合动物模型.实验组分别于术中、术后第3、6、9、12、15天在自体移植肌腱一骨隧道界面注射填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FGF),对照组不作任何填充.分别于术后l、2、4、8周各处死6只兔子(每组3只),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①实验组大载荷及刚度除第l周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外,余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强,统计学差异显著②术后第l、2、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断裂点均主要集中在骨腱愈合部位.术后8周,实验组断裂点较对照组更多的集中在肌腱段,而对照组则主要为骨隧道内拔出.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以在术后早期增强腱一骨界面的结合力,促进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的愈合.
作者:张新珠;赵昆;郭开今;周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为患者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方法:检查前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肠道和药品准备,检查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有无躁动症状和配合插镜检查,检查后做好病情监测与护理..结论:保证无痛胃、肠镜检查安全有效.结果:通过采取某些药物,使病人在舒适状态下行胃肠镜检查.
作者:赵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为适应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达到佳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时患者的交谈.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和探讨,结果: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达到佳治疗效果.结论:树立求医治疗的信心,以良好的行为对待患者.建立医务人员为主的合作参与型医惠关系,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
作者:宋爱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对我院2212例体检者进行肝、胆、胰、脾、肾等脏器体检筛查.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查,回顾分析发现348例脂肪肝的一般情况和病因调查,为脂肪肝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讨论:脂肪肝是一种疾病,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与脂肪肝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沈凤琴;邱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作者:王国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几年剖宫产率明显增加,相应的二次剖宫产率也增加,随剖宫产率、次数的增加.使肠梗阻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剖宫产术后的肠梗阻会影响产妇的恢复,若诊治不及时,会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正确的识别、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高丽丽;丁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8年9月收集符合本实验条件要求的病例42例,其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9.66±6.67)岁.实验组21例.其中男6例,占38%,女15例,占62%.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66.83±5.62)岁;对照组21例,男10例,占50%;女11例,占5%.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2.42±8.4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经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史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8年8月27日我院收治1例氢氧化钠中毒幼儿,经抢救治疗60天后好转出院,准备行手术修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春梅;王爱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前2h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口服与阴道内放置对宫颈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共收集对象500例,随机分为1组(口服400μg),Ⅱ组(口服600μg),Ⅲ组(阴道给药400μg),Ⅳ组(阴道给 600μg)和V组(对照组)各100例.结果:4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扩宫效果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4个实验组比较扩宫效果无明显差异.一同一剂量口服组和阴道组比较,阴道组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低一两个口服组或两个阴道组比较,400μg组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400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可作为人工流产前宫颈扩张的佳有效剂量和理想给药途径.
作者:吴晓红;张粉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维思通与合并其它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两组,98例单用维思通治疗,27例合并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程6周.结果:两组见效时间和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单用维思通的不良反应少于合并其它抗精神病药物.结论: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o
作者:蒋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肝性胸水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对26例难治性肝性胸水经保肝利尿,对症支持治疗后.如胸水仍为中一大量,采取B超定位穿刺抽胸水,达少量时,胸腔内注射10%鸦胆子乳刺;HBV-DNA>1.O×104c0Djes/ml者加用拉米夫定和/或阿得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结果:5例经内科常规治疗胸水完全吸收,21例采用鸦胆子乳剂胸腔注射胸膜黏连术,结果,胸水吸收12例,减少至治疗前1/2以上4例,无变化或增多5例,总有效率76.2%.14例抗病毒治疗3月和6个月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8.6%(4/14)和57.1%(8/14),抗病毒治疗前及6个月白蛋白均值分别为(26.5±5.7)g/L和(32.5±6.2)g/L,两者比较氟显著差异性(P
作者:朱云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MPR、SsD)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时82例x线平片检查有怀疑、临床体征明显或随访仍怀疑的急性外伤患者行MSCT扫描,通过工作站后处理得到MPR和SSD图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以明确有否骨折,结果:59例显示有骨折,阳性率达71.95%(59/82).其中肩关节3例,腕关节6例,骨盆8例.髋关节11例.膝关节20例,踝关节及足跗骨9例,眼眶、鼻骨各1例.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MPR、SSD)对隐匿性骨折是有效而可靠的检查手段.
作者:滕云;常进勇;马润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苦碟子注射液是重要制剂,以草本植物苦碟子为原料提取精制而成,成份是茎苦荬菜,主要化学成分为:腺嘌呤核苷、总黄酮,性状为浅黄棕色至黄棕色的澄明液体.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热祛瘀.用于淤血闭阻的胸痹证.
作者:袁林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脊柱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脊柱外伤者的低场MRI表现.所有病例常规行矢状面、冠状面和轴面扫描,扫描序列为SETIWI,FSET2WI,STIR和GRET2*WI.结果:68例中单发椎体骨折48例,多发骨折21例.共显示97个椎体骨折;6个椎体陈旧性骨折;13个骨挫伤;78个椎体骨折见骨折线,其中2l例见骨片移位突向椎管内致椎管狭窄.合并脱位12例,脊髓损伤28例,15例硬膜外血肿,34例椎前血肿,56例韧带损伤,30例椎间盘损伤.所有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结论:低场MRI能全面地展示脊柱创伤的形态和信号改变.并可通过观察椎管内结构的创伤情况来判断损伤的程度,对制定治疗方案.推测预后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红桃;杨柯;曹新生;彭凤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微波治疗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使淤血吸收、增加组织修复等作用.本科600多例病例均收到良好效果.唯有1例糖尿病患者出现烫伤,伤口愈合差,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石钰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硝酸甘油片(速崩)和硝酸甘油舌下片缓解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符合冠心痛心绞痛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硝酸甘油片(速崩)用于急性心绞痛的缓解与普通硝酸甘油舌下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影响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结论:硝酸甘油(速崩片)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具有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等特点且能更迅速缓解发作时的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解晓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