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创伤的低场MRI诊断

陈红桃;杨柯;曹新生;彭凤娥

关键词:低场MRI, 脊柱创伤, 椎体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脊柱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脊柱外伤者的低场MRI表现.所有病例常规行矢状面、冠状面和轴面扫描,扫描序列为SETIWI,FSET2WI,STIR和GRET2*WI.结果:68例中单发椎体骨折48例,多发骨折21例.共显示97个椎体骨折;6个椎体陈旧性骨折;13个骨挫伤;78个椎体骨折见骨折线,其中2l例见骨片移位突向椎管内致椎管狭窄.合并脱位12例,脊髓损伤28例,15例硬膜外血肿,34例椎前血肿,56例韧带损伤,30例椎间盘损伤.所有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结论:低场MRI能全面地展示脊柱创伤的形态和信号改变.并可通过观察椎管内结构的创伤情况来判断损伤的程度,对制定治疗方案.推测预后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工作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作者:王国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病人围手术期256.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中影响到病人的康复程度的重点环节.方法:对2006年5月~2008年3.月我科收治颅脑损伤病人256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做好对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记录和护理.可以防止或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致颅脑损害加重的继发性损害因素.结论:医疗计划能否顺利进行,与护理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程度.

    作者:吕晓霞;任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68例TIA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尿激酶50万单位静点.观察治疗后TIA发作停止的时间、例数;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组24h及72h发作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有所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

    作者:杨文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

    目的:向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家庭里提供整体护理.方法:选取住院病人59例康复期患者借助家庭内沟通,以护理人员为主体,协助患者家庭成员实施对惠者的护理.结果:患者在家庭护理中能逐步恢复自我照顾的能力.逐步恢复社会功能.直至恢复正常家庭角色.结论:家庭护理是康复期患者巩固治疗,恢复健康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bFGF促进骨腱愈合的生物力学观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自体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提高肌腱移植物成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建立24只新西兰免足母长屈肌腱一跟骨隧道愈合动物模型.实验组分别于术中、术后第3、6、9、12、15天在自体移植肌腱一骨隧道界面注射填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FGF),对照组不作任何填充.分别于术后l、2、4、8周各处死6只兔子(每组3只),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①实验组大载荷及刚度除第l周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外,余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强,统计学差异显著②术后第l、2、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断裂点均主要集中在骨腱愈合部位.术后8周,实验组断裂点较对照组更多的集中在肌腱段,而对照组则主要为骨隧道内拔出.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以在术后早期增强腱一骨界面的结合力,促进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的愈合.

    作者:张新珠;赵昆;郭开今;周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静注地塞米松能否有效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方法:选择50例ASAI~Ⅱ级全麻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在全麻诱导前1分钟静脉给予地塞米松lOmg,而对照组则静注生理盐水观察术后24h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28%)明显低于B组(68%).结论: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徐晶;葛小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氢氧化钠中毒幼儿的整体护理一例

    2008年8月27日我院收治1例氢氧化钠中毒幼儿,经抢救治疗60天后好转出院,准备行手术修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春梅;王爱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中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OOm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rag.每12h1次.共服4次对照组只在孕妇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观察组产程发动早、总产程时间短、胎膜娩出完全、无胎盘滞留、完全流产率高,产后出血少,产道损伤少,无产后感染,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与利凡诺配伍宫缩开始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是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艳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对我院2212例体检者进行肝、胆、胰、脾、肾等脏器体检筛查.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查,回顾分析发现348例脂肪肝的一般情况和病因调查,为脂肪肝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讨论:脂肪肝是一种疾病,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与脂肪肝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沈凤琴;邱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病因、诊治及预防

    近几年剖宫产率明显增加,相应的二次剖宫产率也增加,随剖宫产率、次数的增加.使肠梗阻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剖宫产术后的肠梗阻会影响产妇的恢复,若诊治不及时,会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正确的识别、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高丽丽;丁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糖类药物的研究慨况

    目的:多糖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本文对近年来多糖类药物在提取、分离纯化和药理作用等方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多糖类药物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任景文;云彪;王继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脊柱创伤的低场MRI诊断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脊柱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脊柱外伤者的低场MRI表现.所有病例常规行矢状面、冠状面和轴面扫描,扫描序列为SETIWI,FSET2WI,STIR和GRET2*WI.结果:68例中单发椎体骨折48例,多发骨折21例.共显示97个椎体骨折;6个椎体陈旧性骨折;13个骨挫伤;78个椎体骨折见骨折线,其中2l例见骨片移位突向椎管内致椎管狭窄.合并脱位12例,脊髓损伤28例,15例硬膜外血肿,34例椎前血肿,56例韧带损伤,30例椎间盘损伤.所有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结论:低场MRI能全面地展示脊柱创伤的形态和信号改变.并可通过观察椎管内结构的创伤情况来判断损伤的程度,对制定治疗方案.推测预后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红桃;杨柯;曹新生;彭凤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配合,从护理角度对手术配合进行全面阐述,主要包括:术前隹备,心理护理.手术器械的准备及术中护理的探讨及对策.结果:全部手术顺利完成.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病人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门诊药房合理配发儿科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规范儿科用药.方法:根据儿童生理及儿科用药特点,指导患儿正确使用药物,加强门诊药房对儿科用药的指导.结果:儿科合理用药值得注意.结论: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郭喜寅;任志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微波治疗出现烫伤一例

    微波治疗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使淤血吸收、增加组织修复等作用.本科600多例病例均收到良好效果.唯有1例糖尿病患者出现烫伤,伤口愈合差,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石钰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难治性肝性胸水26例

    目的:探讨难治性肝性胸水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对26例难治性肝性胸水经保肝利尿,对症支持治疗后.如胸水仍为中一大量,采取B超定位穿刺抽胸水,达少量时,胸腔内注射10%鸦胆子乳刺;HBV-DNA>1.O×104c0Djes/ml者加用拉米夫定和/或阿得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结果:5例经内科常规治疗胸水完全吸收,21例采用鸦胆子乳剂胸腔注射胸膜黏连术,结果,胸水吸收12例,减少至治疗前1/2以上4例,无变化或增多5例,总有效率76.2%.14例抗病毒治疗3月和6个月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8.6%(4/14)和57.1%(8/14),抗病毒治疗前及6个月白蛋白均值分别为(26.5±5.7)g/L和(32.5±6.2)g/L,两者比较氟显著差异性(P

    作者:朱云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

    目的:减轻肝癌病人的痛苦.使许多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方法: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结果:提高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结论: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5年生存率有效的手段,而术后TACE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越涛;孙建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治疗相关问题综述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I'P)在农村及经济落后地区发生率极高,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且以青壮年为多,大大的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及经济发展本病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治疗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过程中的阿托品使用问题作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主作者的认识.进而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疗水平.

    作者:曹龙启;李广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6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及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椎板成型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6例结果:1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颈椎前路手术恢复满意,颈椎后路手术症状明显改善,二次手术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及后路手术各有其适应证,两者不能互相取代,手术疗效与病程有关,应强调早期手术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颉和平;康文磊;顾凯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颈椎病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切除突出椎间盘以解除对神经和椎动脉压迫,为颈椎功能恢复创造优良条件,争取完全的康复.方法:选择18例符合手术指征的颈椎病患者,术前认真准备、术后体位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病情观察、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结果:18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感知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颈椎手术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术后高质量的护理及正确功能锻炼,对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美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