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霞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50以上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本文从缺血后脑内免疫反应、基因表达、血管活性因子等方面综述了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柳挺;尹金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老年性耳聋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老年人平时注意增强体育锻炼,避免环境造成刺激及精神过度紧张,慎用耳毒性药物,节制高脂饮食,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防止内耳微血管病变的加重. 结果:虽然老年性耳聋属于不可逆的退行变化,但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代谢性疾病的预防,有助于防止内耳微血管病变的加重和延缓听力减退的发生和发展. 结论:了解老年性耳聋的病因及病理变化,尽量减少损害听力的因素,若语言频率听力损失超过35dB或更多时,可选配适宜的助听器.
作者:张若萍;米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农疱疹的好发部位:腋下、颈部、下颌部、背部、腹股沟等处,疱疹的直径在2~3毫米,出现时间为出生后3~5天,观察出现疱疹,当天体温36℃~37.1℃,均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在治疗前后均无菌试管取样做细菌培养,治疗期问未用其它药物治疗.
作者:王晓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可诊断并明确冠心病的病变部位.方法:Seldingers法常规穿刺右侧股动脉,Judkins法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术[1].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成功进行了造影,发现左冠状动脉病变16例,右冠状动脉病变13例主要并发症:心律失常1例,心绞痛发作3例,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形成1例,造影剂过敏1例,术后排尿困难5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痛的金标准,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后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水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小刑量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130例ASAl-2级患者手术结束前20分钟自静脉缓慢注入1%氯胺酮0.3~0.5mg/kg观察30分钟无并发症发生,即送回病房,由专人记录镇痛时间及并发症发生. 结果:130例各类手术后镇痛时间超过48小时者有70.76%,而达到72小时者有40.76%,镇痛有效率为93.84%.130例中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 并发症主要为精神反应(9.23%)、恶心反应(6.15%)、血压波动(6.92%),结论:静注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镇痛时间长、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此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作者:张平;高培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儿、胎位不正的产妇越来越多,给正常阴道分娩带来一定的危害,剖宫产手术已成为解决这类情况较为安全的手段.对刮宫产手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可尽快恢复肠蠕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伦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调强放射治疗的发展,对于鼻咽癌放疗靶区的精确勾画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沿神经周围浸润[1](Perineural Invasion,PNI)是鼻咽癌转移较为隐匿的方式,鼻咽癌有无PNI预示着其是否向颅内侵犯,直接影响着分期、放射治疗的范围、治疗疗效的评价及预后.由于PNI位置较深,并且症状出现较晚,甚至可能没有症状,故而临床较难发现;因此影像诊断特别是CT、MRI在PNI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2].
作者:吴宁波;陈韵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FDP)化学成分为1.6二磷酸三钠盐水化合物.临床上用于低磷酸血症,是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近年来,用于高血钾所致的心肌损害,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扩张型心肌病,肠道外营养,心脏外科体循环等辅助治疗,有较好疗效.
作者:梁永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在基层医院,青霉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为常用.近几年来,部分医务人员顾虑青霉素过敏反应、怕发生医疗事故,任意放宽青霉素皮试阳性的判断标准,出现了很多似阳性,致使本来可以选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患者不能应用,疗效受到了影响.我院近5年来,对50例青霉素假阳性患者进行再皮试,发现阳性者仅10例.
作者:许青兰;贺广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采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氢氯噻嗪联合降压,旨在探讨顽固性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选择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0例,口服氨氯地平10mg,每日1次,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氢氯噻嗪12.5mg,每日2次;对照组30例,口服氨氯地平10mg,每日1次,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均服药8周.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率40%.总有效率7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氢氯噻嗪联合降压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阳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极固宁治疗超声洁治后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36例102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极固宁和氟化钠甘油脱敏治疗,比较两组的即刻疗效和3个月后疗效. 结果:实验组的即刻疗效和3个月后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极固宁是较为理想的牙本质过敏症脱敏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兰梅;许虹婉;李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腰一硬联合麻醉(CSEA)在妇产科手术中导致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妇产科手术50例,均行CSEA,观察血压变化情况.结果:麻醉10~15min后发生低血压25例(BP<90/60 mmHg),其中2例BP<70/40 mmHg,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生命体征稳定,手术顺利.结论:详细评估患者病情,正确指导患者禁食、禁饮,及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行扩容升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是防止CSEA后低血压的关键.
作者:范文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铸造金属桩和螺纹根管钉加树脂核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远期疗效. 方法:118个残根残冠分别采用铸造金属村庄43个,螺纹根管钉加树脂核75个. 结果:随访1~4年铸造金属桩脱落2个,成功率为95%,螺纹根管钉脱落17个,成功率为77.3%,两组均无根尖周感染. 结论:两组桩时修复残冠均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但修复残根时好采用铸造金属桩,并且在修复时尽可能暴露残根断面制造箍结构,螺旋根管钉由于其植入根管时,不能达到一定深度且由于光敏材料的微漏,粘接剂溶解以及桩易腐蚀, 故残根不应采用.
作者:王蕊;张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方法: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观察,采用症状自评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绝望等症状均明显表现于透析全过程. 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家庭社会支持,克服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透析病人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金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口腔是人体的敏感器官.患者对于牙病的处置,很容易产生不安和恐惧.对于牙病的治疗,直到牙病发腱严重,疼痛难忍,才来就诊.如何消除患者的种种顺虑,使之能够放心地接受治疗,就此问题做一下粗浅的分析.
作者:张玉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组织细胞性起源的肉瘤,好发于肢体及腹膜后,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而且与其它肉瘤很难鉴别.关于此病的报道也较少,现将本人实习所在医院1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蓉蓉;曹保利;张乃岩;毛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83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 血塞通注射液静点等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奥扎格雷钠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全血粘度,治疗14天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作者:秦洁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射频电极针产生局部高温使瘤体凝固坏死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而125I放射粒子组织植入术是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具有疗效好、周期短、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已逐渐受到大家的欢迎,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彩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研究环氟合酶-2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 Vision两步法对14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及132例不同病变胃黏膜组织标本中cox-2进行检测. 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明显增强, 其阳性率(72.31%)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7.14%,13.33%,36.84%,50%);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 结论:cox-2在胃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且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提示cox-2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赵力芳;王国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新鲜血在临床合理输注. 方法:通过对新鲜血探讨和分析,提出临床医生根据病人需要来合理输注新鲜血. 结果:临床医生对输血普遍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认为只要输血,不论什么样的病人就应该输新鲜全血, 而且越是新鲜的血越好. 结论:加强临床医生对新鲜血的认识,改变过去陈旧观念,不仅提倡成分输血,而且提倡输保存血, 不输或少输新鲜血,尤其是新鲜全血.
作者:张俊;孙建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