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璇
颈部疾病是康复科门诊的常见病,主要包括颈椎病、颈肌纤维织炎、颈椎小关节紊乱、慢性劳损等.临床表现有颈痛、手臂麻木、颈部活动受限及头痛等.我们用手法治疗辅以热疗,结果见效快,疗效好.
作者:蒋小燕;王倩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探讨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价值、疗效、安全性及适应性,对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经股动脉插管作全脑血管造影明确闭塞的动脉后,再选择性地向闭塞的动脉内直接注入25~1 00 万u尿激酶进行观察.结果:19例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率68.42%,其中治愈15.79%(3/ 19);显效3 6.84%(7/19);有效10.52%(2/19);无效10.52%(2/19);死亡26.32%(5/19). 提示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要严格选择病例,并且一定要安全合理的掌握好尿激酶的剂量和早期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廖小平;柯行娆;杨进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改善,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各种老年病所致的功能障碍患者,已成为当今康复医学的重要服务对象.我科对55例老年患者用病残兼治,防治结合的措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沙丽;盛洪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酒精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有机异物,经胃肠道吸收后90%~98%在肝脏代谢, 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肝脏损害.血清中胆汁酸(TBA)是胆固醇在肝脏中的代谢产物,其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TBA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重要指征,作者对58 例嗜酒患者进行了血清TBA的酶法测定,以探讨TBA测定在早期肝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薇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2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男8例,女17例.年龄60~7 4岁,平均68.1岁.受伤距复位时间短2 d,长11 d,平均5 d.骨折部位为T11,1 28例,T12~L12例,L1~315例,其中单纯压缩椎体1/3 15例,约1/2 7例 ,>1/2 3例.伴有附件骨折、椎体脱位、侧方压缩4例.25例患者脊柱均有不同程度的成角畸形.
作者:罗志安;章平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采用非损伤性检查--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对用药物治疗>1年的17例钩体脑动脉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同时用影象学检查(MRI,MRA)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颅内大血管的狭窄程度并未随患者症状的缓解而改善.提示症状的改善与侧枝循环有关.
作者:施琪嘉;姜亚平;高琼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慢性支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肿(慢支肺气肿)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常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病情加重,逐渐出现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本文就慢支肺气肿患者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延缓疾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杨兆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48~65岁,平均56岁.损伤范围以C5,6多.24例均采用前路摘除椎间盘加植骨术,并在手术前后加强了护理措施.方法①心理护理:由于手术部位特殊,患者对手术抱着恐惧心理,因此应多与患者交谈,耐心解释,消除其思想负担,配合手术.
作者:陈培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神经电图( ENG)与肌电图(EMG)检查的意义,对30例正常人和7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检查对比.结果: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同时干扰型减弱.提示ENG与EMG均对周围性面瘫能定性与定量诊断 ,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作者:林敏婵;卢泽培;刘加林 刊期: 1999年第03期
440例脑瘫患儿按照脑解剖及神经生理功能在头部的反射区,结合临床症状选配与运动、智力、语言及听视有关的部位,同时配合脊椎穴和四肢穴位以VitB1+VitB12进行穴位封闭治疗.结果:440例患儿经5 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96.81%,年龄小的患儿基本恢复正常.提示穴位闭封治疗可通过刺激兴奋大脑皮层,促进血液循环和病灶吸收,营养神经细胞、提高脑细胞的活力,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且无副作用.
作者:万国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995年以来,我院采用背驼式肝移植手术方法为2例重症Wilson氏病进行治疗,并观察至今,结果疗效显著.
作者:唐荣华;张苏明;叶启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采用关节运动学手法(AKA)治疗32例偏瘫肩痛患者,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进行疼痛与Brunnstrom分级评定.结果:32例患者治疗前平均疼痛评分2.50±0.87,治疗后1.41±1.11,前后差异显著(P<0.001) ;Brunnstrom分级评定治疗前后27例效果有反复,但其中7例治疗前疼痛为Ⅱ~Ⅳ度,治疗后除1例外,均达到疼痛Ⅴ度.提示AKA是偏瘫肩痛的一种根本性治疗手段,治疗效果较明显.
作者:程滨;肖少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我国现有脊髓损伤患者50万人,其中约1/3是四肢瘫患者,他们残疾程度重,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低下,需要家庭成员或专门护理人员的护理,使患者家庭成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作者:汪家琮;周红俊;刘根林;顾越;郑樱;唐庆玉;崔子经;蓝宁;李丹;王威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患儿,女,年龄11岁,患病前读小学2年级,右利手.因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于8岁3个月时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术后深度昏迷40 d,伴抽搐, 继而昏睡.
作者:钱一平;王凤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手部开放伤后遗留功能障碍较常见.我院自1991年6月~1997年12月收治 104例手部开放伤患者,术后配合中药熏洗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任宗仁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探讨如何提高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的诊断率及生存率,对785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同时性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23例,其术前诊断率39.1%(9/23),其中食管钡透诊断率为13%(3/23),胃镜诊断率为50%(9/18),且异时性多原发性食管癌2例诊断亦由胃镜作出.残端癌2例出现于术前未能明确诊断而行胸内吻合术.提示胃镜检查与食管钡透是术前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两者缺一不可;尽可能扩大切除范围及术后标本连续切片可防止漏诊及切缘癌细胞残留.
作者:杨钟波;郭启祥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发病率和存活率逐年上升,由于脑卒中后约80%的幸存者遗留各种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对此类人群进行康复治疗,成为当今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3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郭晓燕;魏华;范晓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统计本院10年间住院的老年人肠梗阻5 85例,其中大肠癌导致肠梗阻65例占11 1%.对老年人癌性梗阻、老年群体特点、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内科并存病、诊断要点、治疗选择、环境因素影响、合理的检查手段及手术时机的掌握等进行全面临床分析.结果提示:对老年人肠道疾病,尤其出现肠道梗阻症状时,首先应考虑为大肠癌,一旦确诊应积极切除原发病灶,减轻瘤负荷以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生存质量,为放、化疗打下基础.
作者:黄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以往对精神病发病期的自杀报道较多,而对康复期患者的自杀报道殊少,临床实践中康复期患者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心理因素影响而导致自杀已成为人们应当高度重视的一个社会现实问题.为此对本院14例精神病康复期患者自杀作一报道.
作者:沈阿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脑血管病常常引起肢体偏瘫,随着医学的发展,早期对患侧肢体的康复治疗使患肢功能得以恢复已被广大康复工作者所证明,但往往忽略健侧肢体的运动,使之功能退化并延长了患肢康复时间和影响功能恢复.自1997年以来我科对60例偏瘫患者同时进行健侧与患侧肢体的功能训练,收到满意的康复效果.
作者:郑建琴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