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利;朱华;马春艳;白玉新;苏学文;冯万禹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盆腔器官脱垂(POP)作为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的疾病,并且不断年轻化,因此被治疗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此类病人身体素质较差,多数伴有合并症,难以耐受手术创伤,而阴道封闭术手术所需时间较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这一古典术式再次被妇产科医师所重视.
作者:吴卓群;马宏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儿童白血病的治疗效果逐渐显著,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可达50%~80%.尽管如此,由白血病中的微小残留病(MRD)引起的复发仍然面临巨大的考验,并且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本原因.回顾性和前瞻性分析均已证实ALL和AML患者的MRD水平与治疗效果相关并能预测复发风险.目前MRD的检测技术已非常完善,可覆盖98%以上的ALL和大部分AML.如今,检测MRD的两种主要技术是流式细胞术(FCM)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这两种技术在预测疾病复发和评估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为儿童白血病的临床干预治疗提供了基础.
作者:孙雨;刘建平;王向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MPP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中部分患儿病情进展快,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逐步发展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目前认为支原体感染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是RMP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测定相应体液标志物有可能成为早期预测RMPP发生的重要方法.
作者:韩姝奕;杨淑兰;胡景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糖尿病肾病(DN)患者医学应对能力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制人口学资料问卷、JCS国际医学应对能力问卷及SF-36生存质量调查量表对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7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自我应对能力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85例实验对象SF-36生存质量总均分为(62.37±20.41)分,JCS医学应对能力问卷中“乐观、支持、面对、姑息、自我依赖”等维度与SF-36的评价结果形成正相关关系,而“逃避、宿命”两个维度与SF-36结果形成负相关,JCS中的“情感宣泄”维度得分与SF-36结果不相关.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自我医学应对能力与其本人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生活质量的良好预测因子,护理人员应不断提供教育支持,增加该群体医学应对能力的培养效果,以促进DN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谢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肛肠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肛肠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两组均采取硬膜外自控,A组镇痛方案为20μg/ml氟哌利多+4μg/ml芬太尼+0.08%罗哌卡因,B组镇痛方案为20 μg/ml氟哌利多+4 μg/ml芬太尼+0.1%罗哌卡因,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术后情况以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手术后4、8和16 h疼痛NRS评分显著高于B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和36 h,A组患者疼痛NR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问均明显低于A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下,20 μg/ml氟哌利多+4 μg/ml芬太尼+0.1%罗哌卡因镇痛方法对肛肠术后镇痛效果良好,能显著减少尿潴留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任方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联合全院血糖管理模式对于糖尿病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择期行骨科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临床路径管控血糖,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联合全院血糖管理模式管控血糖.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凝血指标水平及手术指标.结果 术中、术后及术后3d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问短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联合全院血糖管理模式干预糖尿病手术患者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爱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瘦素血清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41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35例正常健康体检人作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清瘦素水平(15.04±8.6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9.92±3.43)ng/ml(P<0.01).结论 瘦素与甲状腺癌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闫全志;王帆;杨昊;王村;田丽丽;于天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第三代EGFR-TKI奥西替尼可以显著延长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治疗失败后发生EGFR-T790M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因此,T790M的检测在后续的个体化治疗中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无论是组织活检还是液体活检,总有一部分病人无法进行再次检测,或者在再次检测中结果为阴性,那么该部分患者中是否仍有患者存在T790M突变,也可以从奥西替尼的治疗中获益呢?现已有一些研究对T790M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探讨,有望为该类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而现有研究表明,T790M突变不仅为第三代EGFR-TKI的用药指征,还与EGFR-TKI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期相关.本文将着重对T790M基因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EGFR-TKI疗效及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顾建玲;张翠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吸除+ IOL植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相关手术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92例(139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纳入研究,以上患者全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治疗,术后严格随访,观察评估术后矫正视力、脱残率、脱盲率等指标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显示,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时佳矫正视力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41,P<0.01).术后3个月时矫正视力恢复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02,P<0.01).不同眼轴长度(26~30 mmVS>30 mm)术后各时间点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脱残率为56.83%(79/139),脱盲率为92.09% (128/139);术后随访发现黄斑囊样水肿者16眼,高眼压6眼,予以相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整个随访期间无视网膜脱离问题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 IO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性白内障安全、有效,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齐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ETV)联合干扰素α治疗E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效果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ETV.比较两组疗效,评估治疗前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及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白介素(IL-4)、干扰素γ(IFN-γ)]、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细胞因子(IL-10、IL-4)、肝纤维化指标(LN、HA、Ⅳ-C、PⅢP)、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ETV联合干扰素α有利于调节机体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单用干扰素更佳.
作者:孙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片类药物配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晚期恶性实体肿瘤导致的顽固性胸背及腰腹部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受过规范的三阶梯止痛治疗的晚期中重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4-10分]的恶性实体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继续进行规范阿片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规范化阿片类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脉冲射频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T0)、治疗1周后(T1)、1个月后(T2)的VAS评分和治疗后疼痛稳定至1个月时的Karnofsky(卡氏,KPS)功能状态评分.结果 (1)治疗组在治疗后的1周、1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疼痛稳定至1个月时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20例患者中,达到完全镇痛的4例,优8例,良5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85%;对照组20例患者中,达到完全镇痛的3例,优7例,良3例,无效7例,有效率达65%.(3)两组便秘和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片类药物配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晚期恶性实体肿瘤导致的顽固性胸背及腰腹部疼痛安全有效,能够提高癌痛治疗的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孙岩岩;李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土默特左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5年土左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顺位及构成比等相关因素.结果 5年问土左旗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8.88‰、10.36‰和11.17‰,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为79.51%.男、女童死亡率分别为12.70‰和9.52‰,且性别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岁以下儿童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为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和意外窒息.结论 规范孕期保健管理,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减少新生儿的死亡是降低本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措施.
作者:王润刚;郝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结合精细化护理对PET-CT检查患者情绪状态及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行PET-CT检查及常规护理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前进行PET-CT检查及心理疏导结合精细化护理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检查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检查质量达标率较对照组高,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疏导结合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PET-CT检查患者情绪状态,提升检查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像引导下脉冲射频介入治疗胸段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胸段带状疤疹6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接受C臂机透视引导下脉冲射频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McGill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情感评分在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疼痛、情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47,P=0.0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臂机透视引导下脉冲射频介入治疗胸段带状疤疹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能显著减少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绍建;廖翔;刘军凯;张冬凡;黄治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与X线对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45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CT与X线对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螺旋CT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片(P<0.05).螺旋CT骨折分型正确率同样高于X线片(P<0.05).结论 螺旋CT扫描的结果同手术所见结果基本一致,可将其作为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检查手段,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陈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局部表现形式,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或长期的黄斑水肿是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糖尿病黄斑水肿可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B型超声、眼底彩照、裂隙灯和自发荧光是糖尿病黄斑水肿常用的诊断方式.为此本文就糖尿病黄斑水肿诊断方式的优势与不足进行综述.
作者:安娟;红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50例行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患者为对照组,50例行PTA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 (48/50)高于对照组80.0% (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管内径、血管内自然流量、透析穿刺针血流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提供PTA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可有效节约资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勇刚;王晓林;王林风;廖峰群;付景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前,全世界每1万人中就有约90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016年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心衰患者在1 000万以上,其中约60%的患者在确诊5年内死亡.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摄入障碍,低营养状态会加重患者心衰症状,降低患者的运动耐量,增加的远期再住院率及死亡率.临床多采用营养指数评估心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本文旨在阐述引起老年心衰患者营养不良的机制、评估老年心衰患者营养状况较为精确的营养指数,及营养指数在评价老年心衰患者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武敏;邬真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应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3个家系(11例)展开研究,采集家系中父母与患儿外周血与孕妇妊娠16~24周羊水标本,以MLAP技术检测SMA致病基因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MLAP检测诊断显示,家系Ⅰ先证者为SMN1基因外显子7、8纯合缺失,SMN2基因外显子7、8杂合重复;家系Ⅲ先证者为SMN1基因外显子7、8纯合缺失,SMN2基因外显子7、8杂合缺失;家系Ⅰ母亲与家系Ⅲ父亲均为SMN1基因外显子7、8杂合缺失,SMN2基因外显子7、8杂合重复;家系Ⅰ父亲与家系Ⅱ、Ⅲ母亲均为SMN1基因外显子7、8杂合缺失,SMN2基因外显子7、8正常;家系Ⅱ父亲为SMN1基因外显子7、8合并SMN2基因外显子7、8杂合缺失;3例胎儿均为SMN1基因外显子7、8纯合缺失合并SMN2基因外显子7、8正常,经遗传学咨询后,家系Ⅰ、Ⅱ、Ⅲ父母终均决定继续妊娠.结论 MLAP技术能够快捷有效地进行SMA基因拷贝数定量分析,明确SMA致病基因的表达情况,SMA家系产前诊断确诊率高.
作者:于海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鼻窦炎应用匹多莫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共60例,将其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匹多莫德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鼻内镜黏膜形态Lund-Kennedy评分、鼻窦CT扫描Lund-Mack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TNF-a、CRP、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鼻窦炎应用常规方案加匹多莫德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鼻内镜黏膜形态及鼻窦CT扫描结果,且对炎性因子的消退也有积极的影响,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马慧敏;连荣;尚云;郭喜霞;史海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