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平山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徐金萍;唐晓红;林锐

关键词:平山病, 护理
摘要:平山病,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起病隐匿,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多于女性,多为散发性病例,15~25岁为发病高峰,表现为手及前臂远端肌肉无力.随病变进展逐渐出现相应肌群萎缩,多为单侧损害,部分也可表现为不对称双侧损害,病情在起病后数年内呈缓慢进展,绝大多数患者在5年内病情可自然终止[1].现把我科诊治的1例缓慢进行性进展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道晚期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收集120例胃肠道晚期肿瘤置入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进行总结.本组患者置管后出现导管堵塞9例,静脉炎5例,穿刺点感染3例,导管移位2例,置管肢肿胀2例,经及时发现得到有效的处理,所有患者化疗均取得预期效果.胃肠道晚期肿瘤患者经PICC管化疗安全有效,及时发现置管后并发症并给予有效的处理,是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心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86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发生电极移位3例、电极折断1例,囊袋内积血和血肿2例、起搏器综合征4例、感知障碍3例、感染2例.通过细致地护理,并发症均及时得到处理.按时对永久起搏器术后患者进行随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邬丽萍;刘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吸氧面罩接头在气管切开术后堵管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是呼吸内科抢救危重患者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当患者病情稳定、呼吸平稳、呼吸道阻塞症状解除后,可考虑堵管.临床上堵管方法不一.我科从2009年对堵管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一次性吸氧面罩接头与玻璃瓶橡胶塞堵管,应用至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余珺洁;张慧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与体会

    按照卫生部、卫生厅的部署,结合我院实际,逐步稳妥的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创建活动.本文总结了我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开展的情况及具体做法.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护士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均得到体现.

    作者:王春秀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分析

    目的 通过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和分析,提出合理化营养支持建议.方法 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A组)、老年肺结核患者(B组)和正常老年人(C组)各72人进行调查分析.观察3组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TLC)、血清白蛋白(ALB)、肌酐-身高指数5项营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组患者5项指标均低于C组,而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结论 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应注重膳食的平衡.

    作者:苏丽芳;李进升;陈恩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团队执行力建设初探

    护理质量的优劣和护理团队执行力的强弱事关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本文就如何打造一流医院护理团队执行力问题,分别从牢固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构建激励相容的激励机制及手段;重视护理人才的梯队建设;积极导入PDCA循环理念,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4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作者:顾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舒适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组)各35例.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舒适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明显高于常规组48.57%.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使患者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珊爱;张驰;王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视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意义

    我院是一所儿童专科医院,其中小儿神经内科病房有50张床位,定编护士17人,病区长期加床,平均每天在院患者达80人左右,每天入院、出院的患者数在15人左右,并且危重患者多,治疗复杂,再加上临床一线护士的年轻化,快节奏的护理工作容易出现细节问题.本文仅从护士收治患儿到转床这一环节中归纳、总结容易出现的细节问题.

    作者:何彩英;鄢爱梅;何;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分娩镇痛技术临床应用的选择与评估

    分娩痛是人类分娩活动的普遍表现,是分娩时子宫平滑肌生理性收缩的独特特征.人类妊娠的后几小时均以强烈的子宫收缩为特征,这种宫缩使宫颈扩张并迫使胎儿通过产道[1].分娩的子宫收缩是阵发的、疼痛性的,也是生理性的,伴随着分娩的发动而出现,分娩结束而消失,也称分娩阵痛.一般情况下,分娩痛可以承受,不够成伤害.

    作者:熊永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从洗胃管插入留置胃管法

    急诊科常规选用28#洗胃管插管,便于吸洗出颗粒状毒物或稠状食物等.洗胃管内径约7mm,患者不能长时间耐受.对于须留置胃管患者,洗胃结束后往往拔掉洗胃管,送入病区后,由病区护士再次胃管作留置引流.2008年6月-2010年6月,笔者对35例患者从洗胃管内插入较细胃管,一次成功率达100%.

    作者:刘玉兰;汪旭红;彭文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致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37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引起出血的相关因素.应用华法林引起出血与个体敏感、出院后不按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相关.针对应用华法林治疗患者进行服药前强化指导,服药期间定期监测PT及INR,加强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可有效减少出血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董杰;郑凯兰;陶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进护士操作技能集中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通过护理操作技能集中培训,使新进护士掌握规范、统一的护理操作技能.方法选取2007~2008年新进护士48人作为集中培训组,2004~2006年新进护士38人作为传统培训组,两组均在6个月内完成50项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对两组进行的必考项目院内CPR、吸痰、静脉输液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集中培训护士的考核优秀率及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培训组护士.结论对新进护士进行操作技能的集中培训提高了护士的操作能力,提升了护士的沟通能力和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作者:韦雪虹;蔡承红;赵水花;胡巧丹;吴超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胃旁路术治疗肥胖症患者的护理

    肥胖症是一种由脂肪存储量过剩引起的疾病,可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经过长期研究已经证明,保守治疗对于病态肥胖是无效的[2].手术治疗是惟一能使肥胖患者获得长期稳定减重效果的方法,并且能有效地缓解甚至治愈其相关并发症[1].2010年5月-2010年12月,我科开展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10例重度肥胖患者,效果满意.

    作者:宋迪;戴晓冬;杨宁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拔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护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为主[1].我院2010年2~12月,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结合拔罐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江春;胡畔;时昭红;石拓;石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在临床诊治中的护理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pulmonaryhemosiderosis,IPH)是一组病因未明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1].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咯血、气促、贫血,临床表现与肺部体征、胸片表现不一致,早期症状多不典型,与肺炎、缺铁性贫血等相似,首诊误诊率为100%.该病临床上较为少见,且缺乏特异性,以儿童多见.我科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诊治8例,现就其在临床诊治中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07年1月-2009年11月,我院采取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1 12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25例,男性602例,年龄19~76岁;女性523例,年龄15~73岁.左输尿管结石498例,右输尿管结石449例,双侧输尿管结石178例.阳性结石1 024例,阴性结石101例.

    作者:杨贞;苏依莱;蒙有轩;莫默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早期床上布带圈操用于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床上布带圈操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床上布带圈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腹内压、腹胀的例数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平均进食量多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床上布带圈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志丽;杨红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10例大专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大专护生在临床实习前的心理状况,以供教学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我院自制的量表对2009级即将进行临床实习的大专护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不同学习成绩、不同就业意向大专护生的实习前心理状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心理压力较大;有成为临床护士意向的学生,实习前的心理感觉压力更大,对实习的各项内容更为担心.结论大专护生在实习前具有不同的心理压力,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护生实习前的临床技能训练.

    作者:袁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门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

    对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9月门诊输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输液的流程管理、护士的业务学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防范药物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

    作者:危安英;胡文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护理

    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hepatitissyndrome,IHS)是由多病原、多病因引起的婴儿期肝脏损害,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发病、肝细胞性黄疸、肝脏病理征(包括肝大、质地异常)、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临床上婴儿肝炎综合征并不少见,但相关护理文献报道较少,由于患儿年龄小(多为1~3月),住院时间长,家长普遍对此病认识不足,心情极为紧张,细致周详的护理显得极为重要.我科对2009~2010年收治127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了特色的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丁晒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武汉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