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晶
目的 探讨出院随访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33例、常规组31例.随访组于患者出院后1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分别发送复查提醒短信和给予电话追踪随访1年;常规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结果随访组院外遵医行为(复诊率、药物治疗、合理膳食、运动锻炼)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出院随访能显著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院外遵医行为.
作者:孙花;方慧玲;谢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使用美皮康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按单双号的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实验组使用美皮康,观察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7,P<0.05).结论美皮康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效果好.
作者:黄定凤;王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护理质量的优劣和护理团队执行力的强弱事关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本文就如何打造一流医院护理团队执行力问题,分别从牢固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构建激励相容的激励机制及手段;重视护理人才的梯队建设;积极导入PDCA循环理念,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4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作者:顾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04例嵌趾甲患者于常规消毒后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趾甲成形术,经术前、术后护理,尤其是术后健康知识的宣教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6~30个月,复发率4.8%.
作者:陈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pulmonaryhemosiderosis,IPH)是一组病因未明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1].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咯血、气促、贫血,临床表现与肺部体征、胸片表现不一致,早期症状多不典型,与肺炎、缺铁性贫血等相似,首诊误诊率为100%.该病临床上较为少见,且缺乏特异性,以儿童多见.我科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诊治8例,现就其在临床诊治中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86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发生电极移位3例、电极折断1例,囊袋内积血和血肿2例、起搏器综合征4例、感知障碍3例、感染2例.通过细致地护理,并发症均及时得到处理.按时对永久起搏器术后患者进行随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邬丽萍;刘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急诊科常规选用28#洗胃管插管,便于吸洗出颗粒状毒物或稠状食物等.洗胃管内径约7mm,患者不能长时间耐受.对于须留置胃管患者,洗胃结束后往往拔掉洗胃管,送入病区后,由病区护士再次胃管作留置引流.2008年6月-2010年6月,笔者对35例患者从洗胃管内插入较细胃管,一次成功率达100%.
作者:刘玉兰;汪旭红;彭文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眼底荧光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是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者静脉内,利用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及时拍摄眼底循环的动态过程,它是眼底检查的重要方法,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诊断技术[1],但荧光素钠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对行FFA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艳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对25例管道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管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医、护、患多方面的原因,提示应调整ICU人员配置,加强护士培训、学习、交流,加强护患沟通,妥善固定导管,合理使用约束带,应用镇静剂来预防管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了解正常足月妊娠无任何剖宫产指征的初孕妇及其家属对分娩方式的认知情况,从而有利于开展分娩方式的知情选择.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50例初孕妇及50例家属对分娩方式的认知情况.结果书报杂志是孕妇获得分娩知识的主要来源.分娩方式与选择与产妇年龄有关.采取何种分娩方式,绝大部分初孕妇自己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家属支持情况的影响.结论应对初孕妇及其家属开展多方面的分娩知识宣教,鼓励家属积极与初孕妇一起确定分娩方式.
作者:李真真;魏碧蓉;雷敏;郝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实行隐性护理知识传递会后耳鼻喉科护士工作真实体验,为护士核心能力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以深入访谈的方式了解耳鼻喉科8名临床护士参加科内举行的隐性护理知识传递会后的工作真实体验.结果护士操作技能、护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隐性护理知识传递,对减轻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玉芳;鲜红玉;邓华英;李丽;蒋凤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对150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发现患者均于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入院初期以焦虑心理、疑病心理、自尊紊乱为主,急性发病期以恐惧心理、易怒为主,慢性疾病期以依赖心理、孤独心理、抑郁为主.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及疾病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心理状况,促进了患者身心康复.
作者:吴荣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具有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的优点,既有开腹手术清楚的视野,又避免了阴道手术处理附件较困难、对盆腔情况缺乏全面的评估等弊端[1].它可以通过腹腔镜安全分离子宫附件与周围脏器的粘连,可以同时剔除子宫内膜异位灶,进行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或剔除卵巢囊肿等手术,已逐步成为妇科手术治疗的新模式[2].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院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26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唐葶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舒适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组)各35例.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舒适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明显高于常规组48.57%.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使患者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珊爱;张驰;王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和分析,提出合理化营养支持建议.方法 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A组)、老年肺结核患者(B组)和正常老年人(C组)各72人进行调查分析.观察3组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TLC)、血清白蛋白(ALB)、肌酐-身高指数5项营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组患者5项指标均低于C组,而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结论 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应注重膳食的平衡.
作者:苏丽芳;李进升;陈恩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按照卫生部、卫生厅的部署,结合我院实际,逐步稳妥的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创建活动.本文总结了我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开展的情况及具体做法.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护士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均得到体现.
作者:王春秀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后访视对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加强规范的产后访视,予以产妇产褥期健康宣教与指导.结果及时、规范的产后访视,能明显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结论产后访视是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霍春芬;刘静;祝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卤米松乳膏包敷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佳包敷时间.方法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用卤米松乳膏薄涂于患处后,用单层纱布覆盖,绷带作蛇行固定,1次/d,4h后除去纱布;对照组同样用卤米松乳膏薄涂于患处包敷6h后除去纱布,1次/d.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皮损变化情况,以确定卤米松包敷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佳持续时间,以期待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结果包敷维持4h和6h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4h为包敷佳时间.
作者:黄茹茜;万媛;熊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平山病,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起病隐匿,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多于女性,多为散发性病例,15~25岁为发病高峰,表现为手及前臂远端肌肉无力.随病变进展逐渐出现相应肌群萎缩,多为单侧损害,部分也可表现为不对称双侧损害,病情在起病后数年内呈缓慢进展,绝大多数患者在5年内病情可自然终止[1].现把我科诊治的1例缓慢进行性进展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金萍;唐晓红;林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增加了药师审核环节,能保证药物的规范配置,确保用药安全,便于药品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而我国PIVAS起步较晚,在人力配置及管理方面缺乏规范化标准.本文就我院PIVAS的人力配置特点及管理方法进行了总结,为PIVAS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余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