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定凤;王倩
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hepatitissyndrome,IHS)是由多病原、多病因引起的婴儿期肝脏损害,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发病、肝细胞性黄疸、肝脏病理征(包括肝大、质地异常)、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临床上婴儿肝炎综合征并不少见,但相关护理文献报道较少,由于患儿年龄小(多为1~3月),住院时间长,家长普遍对此病认识不足,心情极为紧张,细致周详的护理显得极为重要.我科对2009~2010年收治127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了特色的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丁晒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分娩痛是人类分娩活动的普遍表现,是分娩时子宫平滑肌生理性收缩的独特特征.人类妊娠的后几小时均以强烈的子宫收缩为特征,这种宫缩使宫颈扩张并迫使胎儿通过产道[1].分娩的子宫收缩是阵发的、疼痛性的,也是生理性的,伴随着分娩的发动而出现,分娩结束而消失,也称分娩阵痛.一般情况下,分娩痛可以承受,不够成伤害.
作者:熊永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急诊科常规选用28#洗胃管插管,便于吸洗出颗粒状毒物或稠状食物等.洗胃管内径约7mm,患者不能长时间耐受.对于须留置胃管患者,洗胃结束后往往拔掉洗胃管,送入病区后,由病区护士再次胃管作留置引流.2008年6月-2010年6月,笔者对35例患者从洗胃管内插入较细胃管,一次成功率达100%.
作者:刘玉兰;汪旭红;彭文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对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9月门诊输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输液的流程管理、护士的业务学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防范药物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
作者:危安英;胡文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护理质量的优劣和护理团队执行力的强弱事关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本文就如何打造一流医院护理团队执行力问题,分别从牢固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构建激励相容的激励机制及手段;重视护理人才的梯队建设;积极导入PDCA循环理念,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4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作者:顾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实行隐性护理知识传递会后耳鼻喉科护士工作真实体验,为护士核心能力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以深入访谈的方式了解耳鼻喉科8名临床护士参加科内举行的隐性护理知识传递会后的工作真实体验.结果护士操作技能、护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隐性护理知识传递,对减轻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玉芳;鲜红玉;邓华英;李丽;蒋凤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舒适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组)各35例.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舒适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明显高于常规组48.57%.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使患者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珊爱;张驰;王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具有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的优点,既有开腹手术清楚的视野,又避免了阴道手术处理附件较困难、对盆腔情况缺乏全面的评估等弊端[1].它可以通过腹腔镜安全分离子宫附件与周围脏器的粘连,可以同时剔除子宫内膜异位灶,进行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或剔除卵巢囊肿等手术,已逐步成为妇科手术治疗的新模式[2].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院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26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唐葶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转运前的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急救器械和药品的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转运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方法是否正确、抢救预案是否有效实施及严格交接班等.
作者:黄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04例嵌趾甲患者于常规消毒后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趾甲成形术,经术前、术后护理,尤其是术后健康知识的宣教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6~30个月,复发率4.8%.
作者:陈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影响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动手能力的因素.方法对2007年4月-2009年4月来我科实习的护生共211人采用调查、观察、考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评,调查实习护生动手能力的现状.结果动手能力考评差的护生占总人数的42.2%;影响护生动手能力的原因包括护生自身原因、心理因素、实习环境、临床教师及患者因素等.结论应从加强护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岗前培训,提高带教水平,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等方面入手,提高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动手能力.
作者:王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了解正常足月妊娠无任何剖宫产指征的初孕妇及其家属对分娩方式的认知情况,从而有利于开展分娩方式的知情选择.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50例初孕妇及50例家属对分娩方式的认知情况.结果书报杂志是孕妇获得分娩知识的主要来源.分娩方式与选择与产妇年龄有关.采取何种分娩方式,绝大部分初孕妇自己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家属支持情况的影响.结论应对初孕妇及其家属开展多方面的分娩知识宣教,鼓励家属积极与初孕妇一起确定分娩方式.
作者:李真真;魏碧蓉;雷敏;郝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我院是一所儿童专科医院,其中小儿神经内科病房有50张床位,定编护士17人,病区长期加床,平均每天在院患者达80人左右,每天入院、出院的患者数在15人左右,并且危重患者多,治疗复杂,再加上临床一线护士的年轻化,快节奏的护理工作容易出现细节问题.本文仅从护士收治患儿到转床这一环节中归纳、总结容易出现的细节问题.
作者:何彩英;鄢爱梅;何;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对150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发现患者均于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入院初期以焦虑心理、疑病心理、自尊紊乱为主,急性发病期以恐惧心理、易怒为主,慢性疾病期以依赖心理、孤独心理、抑郁为主.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及疾病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心理状况,促进了患者身心康复.
作者:吴荣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出院随访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33例、常规组31例.随访组于患者出院后1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分别发送复查提醒短信和给予电话追踪随访1年;常规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结果随访组院外遵医行为(复诊率、药物治疗、合理膳食、运动锻炼)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出院随访能显著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院外遵医行为.
作者:孙花;方慧玲;谢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增加了药师审核环节,能保证药物的规范配置,确保用药安全,便于药品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而我国PIVAS起步较晚,在人力配置及管理方面缺乏规范化标准.本文就我院PIVAS的人力配置特点及管理方法进行了总结,为PIVAS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余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37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引起出血的相关因素.应用华法林引起出血与个体敏感、出院后不按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相关.针对应用华法林治疗患者进行服药前强化指导,服药期间定期监测PT及INR,加强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可有效减少出血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董杰;郑凯兰;陶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在门诊输液患儿家属沟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例有家属陪伴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的静脉穿刺方法和护理,但在实验组中,采用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方式对患儿家属实施心理支持.比较两组患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的焦虑症状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属的焦虑症状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与门诊输液患儿家属沟通中,护士对其实施心理支持,能够有效提高患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缓解患儿家属的焦虑症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姚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气管切开术是呼吸内科抢救危重患者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当患者病情稳定、呼吸平稳、呼吸道阻塞症状解除后,可考虑堵管.临床上堵管方法不一.我科从2009年对堵管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一次性吸氧面罩接头与玻璃瓶橡胶塞堵管,应用至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余珺洁;张慧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使用美皮康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按单双号的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实验组使用美皮康,观察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7,P<0.05).结论美皮康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效果好.
作者:黄定凤;王倩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