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玲;朱丽萍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对100例病人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并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有效的维护.结果 发生静脉血栓及脱管各1例,98例均未发生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加强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黄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1例产后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病人非手术治愈的护理体会.提出严密观察产妇的病情,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加强视网膜脱离的护理及用药护理,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痊愈出院.
作者:磨瑛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提高其语言恢复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和复诊率.方法 对361例出院患者建立随访数据库和发放护患联系卡,按规定时间进行电话随访并记录.结果 361例患者均能按时服药、复诊.96%的患者能坚持康复训练.所有患者不同程度地遵从了电话随访时的健康指导,使康复计划得以继续实施,促进患者恢复健康.95%的患者满意电话随访的形式和内容.结论 电话回访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并依据随访结果反馈修正康复计划.
作者:庞兰英;杜芸;黎艳;兰艳;陈小珍;曹彩珍;江冬梅;陆金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探讨神经外科长期昏迷病人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4年间对11例长期昏迷病人行PEG进行肠内营养.2例造瘘口切口感染,1例出血,经处理均得到有效控制,8例无并发症发生.提示:采用PEG进行肠内营养安全方便,容易护理,可在家庭进行;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汉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第三代头孢菌素致过敏性休克抢救病例.结果 痊愈16例,死亡2例.结论 为降低第三代头孢菌素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应高度警惕,严格掌握适应证,详询过敏史,用原药做皮内试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分秒必争,及时就地抢救.
作者:王素阳;赵献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科2008年3月成功救治1例气管切开套管拔管后24h内发生窒息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2008年1月25日因车祸致颅骨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入院后行开颅双侧去颅骨瓣减压颅内引流术,经降颅压、止血、促进脑细胞代谢、抗感染治疗.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但仍处于深昏迷状态,并出现肺部感染.给予气管切开,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营养,予鼻饲流质等治疗,患者逐渐清醒.
作者:黎伟珍;吴小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疼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也是近年来非常受到重视的一个临床问题.疼痛治疗的恰当性及普及性是目前临床上常被探讨的问题[1-4].适当的疼痛护理涉及护理人员本身对疼痛的认识及文化背景、临床疼痛处理的经验与氛围等,因此疼痛的处理绝非受到单一因素所影响.本文将对疼痛的定义与疼痛管理的现状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华;邹碧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为出院的中老年患者留置咨询电话的应用意义.方法 出院时360例患者留置科室及主治医生电话,如有问题可24h拨打科内电话进行咨询.白天除查房时间(8:00~10:00)外,可拨打主治医师电话;为需要门诊就诊的患者指导就诊路径;为需要再次住院的患者开辟直接通道.结果 360例留置电话患者中,电话咨询120例;经电话联系直接入院131例;直接接诊及复诊55例.结论 留置咨询电话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难问题的同时,增加了医院的信誉,提高了科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检测新生儿血糖变化,及时发现并纠正低血糖,对稳定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 86例低血糖患儿中,经监测发现的44例为观察组,仅出现症状后进行监测的42例为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新生儿低血糖稳定纠正平均时间:观察组为10.98±7.03h,对照组为17.84±9.26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89,P<0.01).结论 积极监测血糖的变化有助于早期纠正低血糖,可以减少低血糖带来的损害.
作者:陈小蓓;黄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第二趾侧方皮瓣修复手指创面后放血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4例4指第二趾侧方皮瓣修复术后进行皮瓣切口放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做好保温,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防止血管痉挛.结果 4例4指全部成活.结论 正确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是游离皮瓣成活的保证.
作者:姜敏;卞廷洁;陈林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门诊输液室工作繁忙,患者等候时间长,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护士的大潜能,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达到高效、优质、低耗、患者满意的目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我院门诊输液室于2007年10月开始,在人力资源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如何提高门诊输液室工作效率,总结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管理措施,且初见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玉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传统的结直肠手术中,术前肠道准备需要3d甚至更长的时间,肛门排气后才能拔除胃管,恢复排气排便后才能逐渐进食流质饮食,需保留5~7d的引流管和尿管,这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不适,也使护理工作变得既繁重又繁琐.
作者:邓丽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将我科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的180例输卵管妊娠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0人和实验组10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掌握输卵管妊娠相关知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提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疗效.
作者:高宝仪;林少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门诊口腔科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方法 认真执行门诊口腔科再生医疗器械操作规程,严格回收、清洗、分类包装、灭菌、发放、监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管理.结果 使门诊口腔科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结论 实施管理措施,完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质量,保证再生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地使用,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作者:卢其芳;黄燕飞;钟秀芬;陈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病区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方法.确保用药安全.方法 制订高危药品目录,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工作流程,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结果 对病区实施高危药品管理及进行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考核,护士取、用药准确率显著高于实施病区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前(P<0.01).结论 病区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可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保证用药安全,防范护理差错、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邱敏;刘琼芳;操银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我科自2003年8月实施风险管理以来,从评估风险因素入手,采取风险管理对策,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杨顺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法律衡量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医护纠纷是困扰整个卫生系统棘手的大问题,也是阻碍卫生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病人的权益,都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如何防范是护理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作者:邱春兰;吴俊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低血糖是与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有关的常见的不良事件,低血糖经历可导致某些患者产生恐惧反应.低血糖恐惧是患者取得佳血糖控制的主要障碍,对其生活质量和临床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糖尿病恐惧测量工具使用多的是低血糖恐惧量表(The Hypoglycemic Fear Scale,HFS).个体低血糖发作史以及个体的特质焦虑水平与低血糖恐惧有关.更经常发生低血糖或发作时症状更严重的患者其低血糖恐惧水平更高,而焦虑与低血糖恐惧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之间的影响可能是双向的.血糖意识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可以降低恐惧水平和提高疾病管理.糖尿病管理和患者教育方案中应该解决低血糖恐惧这一问题.
作者:蔡春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长途转运地震伤员收治过程中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172例长途转运地震伤员收治过程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总结出在伤员转运、病房环境、人员及设施配备、治疗等管理工作中采取的有效措施.结果 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172例长途转运地震伤员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均达到大限度的康复.结论 集中收治大批伤员的管理经验,规范的救治管理是保证佳治疗和护理的基础.
作者:张秀果;张淑环;李秀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膀胱镜是泌尿外科一种常规的检查项目,它常因冲洗液外溢而影响操作并导致术中溢水污染,因此我们针对这一现象,特向厂家定做了规格为30cm×40cm、一侧有塑料袋的一次性无菌粘贴手术巾用于此操作中,其目的是利用粘贴巾的作用,防止溢水渗湿敷料,尽量减少地面污水,保持操作区域干燥.
作者:陈筱萍;戴旭姣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