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L7-aECG格式的心电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周竞飞;徐洁

关键词:HL7-aECG格式, 心电图, 信息化, 数据
摘要:心电图作为临床检查技术之一,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对心电图的管理多采用心电图信息系统.以往的心电图数据格式很难用于检索和注释,HL7-aECG格式,有望成为心电图信息化领域的统一标准,有助于心电图信息数据的发展.文章对HL7-aECG格式的心电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进行探讨,以为多元化心电信息的数据挖掘和应用提供借鉴.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流程图用于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流程图的效果.方法:将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80例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流程图管理.比较两组PICC置管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理论知识和保护、换药及冲管知识、脱落护理、穿刺皮肤护理等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导管脱落、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流程图用于肿瘤外科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PICC置管知识的掌握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婷;周琦;贺春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医院辅助用药合理管控与实践探讨

    由于辅助用药的分类不明确及相关管控措施的缺乏,辅助用药的使用更多依赖于临床医师的主观意识,因而容易发生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及患者经济负担的增加等不良后果.因此,文章在总结分析医院辅助药物的使用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归纳辅助用药应用与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辅助用药管控措施的相关探讨,为辅助药物的合理管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HRP系统下公立医院的财务信息化

    通过对公立医院月末固定资产、总务材料、医用材料等物资会计核算进行改进处理.比较传统方法与改进方法的优缺点,探讨减少财务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

    作者:王东;应露蓉;厉胜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自几千年前就存在并发展至今.随着如今医疗事业的发展,现代医疗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中医的医疗研究也相对应的得到完善和进步.但是,尽管如此,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甚至导致中医临床技术的后退.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相关经验,制定相关措施.

    作者:陈朝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服务型管理理念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服务型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医院骨科于2017年下半年引入服务型管理理念,实行以服务为导向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管理中注重服务意识,为护理人员个人发展提供平台,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护理人员缓解压力、采取有效竞争和激励手段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施半年后,比较实施前(201 7年1~6月)、后(2017年6~12月)病区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和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与实施前比较,护理人员在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护患交流沟通、应急应变能力、护理的责任意识等项目得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同时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调查评分也较实施前大幅提升(P<0.05).结论:服务型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护理管理的人性化和科学化.

    作者:熊萍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责任制包干卡在产科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责任制包干卡在产科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产科自2016年期间在医院产科实施传统管理制度,为实施前,期间收治50例患者.2017年开始实施责任制包干卡管理制度,为实施后,期间收治50例患者.分别统计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情况与信息把握情况、护理水平评分、患者满意度等信息.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信息把握情况、护理水平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数据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责任制包干卡引入产科管理工作后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于患者信息的了解与把握情况,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小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固定小组护士分层级管理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研究并探讨固定小组护士分层级管理在产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妇产科20名护士,2016年7~12月收治的300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设为实施前,2017年1~6月根据护士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及工作能力的不同进行固定小组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收治的300产妇进行分层级针对性护理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绩效考核及产妇与护士的满意度及护理不合格率,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及绩效考核评分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1);实施后产妇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在护理不合格率比较上实施后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固定小组护士分层级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科室护理质量与绩效,有助于提升产妇及护士满意度,构建和谐护产关系,增加护士工作主动积极性.

    作者:李小杭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肿瘤放化疗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医院住院行化疗者8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进行护理管理.记录两组护理不良事件,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疼痛情况;调查两组护士护理风险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风险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化疗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可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掌握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可减轻患者焦虑、疼痛程度,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静静;胡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12月入住医院产科的166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83名产妇.对照组产妇采用产科病房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了解程度、母乳喂养率、身体状况的认知水平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了解程度、母乳喂养率、身体状况的认知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家庭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产科病房的护理效果,有效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提高其母乳喂养率,同时还能够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骨科开展疼痛护理分层级管理的思考

    目的:探究针对骨科开展疼痛护理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300例骨科患者作为实验的对象,均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相同的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则另外开展针对疼痛护理的分层级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同时采用科学判定标准评价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36 h的疼痛程度.结果:手术后36 h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就各项护理满意度情况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员作为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核心人员,应正确认知及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态度与疼痛管理效果息息相关.通过给医护人员培训,把新的知识理念应用于临床患者,这种分层级的管理方式不仅能提高各级医护人员的疼痛管理技能,而且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另一方面还可同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王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黄帝内经》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目前中医药院校大班授课,学时压缩,导致传统《内经》教学授课效果不理想.为了适应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使《内经》理论在当代中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从改革现行教学模式和方法入手,确立了“精读精解原文、理论结合临床、借鉴现代研究”的中医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内经选读》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作者:唐华伟;高小玲;霍磊;李迎霞;邵雷;陈玉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在老年康复科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在老年康复科施行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老年康复科收治的10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53例为接受常规临床护理的观察组,余下53例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上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康复科中应用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李婷婷;程秀芬;江晓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责任医生团队在耳鼻喉科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责任医生团队在耳鼻喉科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于2015年3月~2017年10月在医院随机选择了200例无典型或特殊性的慢性病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将所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医生团队干预措施.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研究开始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相似,其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责任医生团队在耳鼻喉科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突出,能够有效提高医护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

    作者:郑世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放疗技师在放疗设备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

    目的:强化放疗技师在放疗设备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探究放疗技师在放疗设备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放疗技师12人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开始,医院对放疗技师开展放疗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比较开展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放疗技师的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放疗设备的安全运行时间.并对放疗技师在放疗设备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进行总结.结果:对放疗技师开展放疗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后,放疗技师工作中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管理实施前,放疗设备的安全运行时间显著高于管理实施前(P<0.05).放疗技师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放射治疗的安全管理和放疗设备的安全管理两方面,开展管理后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和延长设备安全运行时间.结论:放疗技师应明确自身在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通过强化对放射治疗的安全管理和放疗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放射治疗的安全稳定性.

    作者:钱国光;汪梅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行为管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中应用行为管理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管理,比较两组对疾病的认知情况,调查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环境,记录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调查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质量和护理环境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管理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管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改善护理环境,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君丽;周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破窗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破窗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手术室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手术患者52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261例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的261例手术患者实施“破窗理论”的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管理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医护人员安全意识防范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实施破窗理论,其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吴海青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基层卫生机构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以高血压、肿瘤、心脑血管及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逐渐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而该类型疾病所具备的疗效不显著、病程长及反复发作等显著特点,不仅是国内医疗费用提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基层卫生机构管理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陆雅芳;樊定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目视管理法在老年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法在老年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病房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目视管理法,比较两组对病房护理质量的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病房护理质量评分总分为(97.33±1.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79±2.45)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结论:目视管理法用于老年病房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病房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少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心电图医学生的带教体会

    心电图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诊断学中的难点部分.心电图是必须初步掌握的一部分,课本上的理论和图形十分难学,其图线难辨并且难记,而实习医生和护士到心电图室学习就不同于书本的理论,而是对书本和见习知识的巩固和补充.文章就探讨在临床上,带教老师如何提高带教质量,通过新的各种带教方法,从而培养实习医生和实习护士在临床上学习心电图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心电图的认识,进一步将心电图的临床实际应用和书本的基础知识相结合,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让他们学到知识,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作者:施灵丹;吴彩云;陈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对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通过正确有效的管理办法,确保标本的正确性,减少标本在病理检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方法:通过对医院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进行总结和探讨,分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实施措施,并进行应用,探讨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对院内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过程中问题的总结,探讨出适合医院使用的管理办法,并进行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提升了病理标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结论:在对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办法的探讨,实施措施能有效帮助病理科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许国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