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骨折愈合的作用

倪国新;姚志鹏

关键词:低强度, 脉冲超声波, 骨折愈合, 生物学过程, 治疗方法, 细胞激活, 力学性能, 结构变化, 基质沉积, 机体, 骨骼, 功能恢复, 传导效应, 细胞外, 完整性, 连续性, 机械力, 修复, 生理, 美国
摘要:骨折是骨科常见疾患之一,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近620万病例[1].骨折发生后,骨连续性或完整性被破坏,导致骨机械力传导效应丧失.骨折愈合、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机体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沉积、矿化改变以及空间结构变化等多方面.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其终目的 都是尽可能保留骨骼力学性能,从而尽快促进机体骨骼各项生理功能恢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参数设计因素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1985年由Barker等[1]首先创立的一种非侵入性技术,通过诱导的磁场在周围介质产生空间分布的电流而兴奋神经组织,由此经颅调节神经活动[2].

    作者:董巧云;顾平;王全懂;王铭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干扰电、氦-氖激光和磁疗联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观察

    骨折延迟愈合是较为棘手的骨科疾病.我们从2001年至2006年采用干扰电、氦-氖激光和磁疗联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患者52例,并与同期接受药物治疗的52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丹壁;闫金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PSA-NCAM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实验大鼠海马区多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因子(PSA.NCAM)经次声作用后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次声作用组和对照组,将次声作用组大鼠暴露于16 Hz,130 dB次声环境中,2 h/d;对照组大鼠于相同时间置于次声压力舱内,但期间不给予次声干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次声作用后不同时间点(次声作用后第1、7、14及21天)及次声结束后即日、第7天和第14天时大鼠海马区PSA-NCAM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海马区PSA-NCAM于次声作用1 d后即开始增加,于次声连续作用第14天时达到峰值,第21天后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当停止次声作用后,发现实验大鼠海马区PSA-NCAM表达水平逐渐下降,于第14天后达到低值,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16 Hz 130 dB次声作用町引起大鼠海马区PSA-NCAM表达增加;当停止次声作用后,实验大鼠海马区PSA-NCAM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恢复,提示次声所致脑损伤能促进神经干细胞迁移,可能与受损神经修复有关.

    作者:唐晨;李玲;袁华;陈景藻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神经功能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由于神经功能的缺损,很多脑卒中患者都存在吞咽功能的障碍.据报道,急性脑卒中患者中30%~50%有吞咽功能障碍[1],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生活质量,并易引起吸人性肺炎、窒息、慢性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我们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云海;顾旭东;李岩;金敏敏;杨美霞;时美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明天会更好!

    又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节.借助于2009年的第一期杂志,我们又一次在这里向您祝福新年.祝福您,亲爱的读者、作者;祝福您,尊敬的编委、专家,只因为有了您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的杂志才能够保持不竭的发展动力,源源不断地吸取养分,茁壮成长;才能够至始至终秉持明确的目标,坚定不移地高扬起质量第一、学术至上的大旗.

    作者:郭铁成;郭正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骨折愈合的作用

    骨折是骨科常见疾患之一,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近620万病例[1].骨折发生后,骨连续性或完整性被破坏,导致骨机械力传导效应丧失.骨折愈合、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机体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沉积、矿化改变以及空间结构变化等多方面.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其终目的 都是尽可能保留骨骼力学性能,从而尽快促进机体骨骼各项生理功能恢复.

    作者:倪国新;姚志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头部亚低温干预对大鼠缺血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脑缺血后即时亚低温干预对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常温(37~38℃)脑缺血组(8只)和哑低温(33~34℃)脑缺血组(32只),后者又根据亚低温持续作用时间细分为4个亚组(n=8).将常温脑缺血组和亚低温脑缺血组大鼠制成全脑缺血20 min、再灌注240 min模型.亚低温脑缺血组大鼠于脑缺血20 min时给予亚低温治疗,4个亚组亚低温持续作用时间分别为30,60,120,240 min.于脑缺血再灌注240 min后检查上述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NO2)、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同时对各组大鼠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常温脑缺血组大鼠脑组织中ET1、NO2、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亚低温持续作用30 min对脑缺血组织中ET1、NO2、TNF-α和IL-1β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亚低温持续作用60~240 min可显著降低脑缺血组织中ET1、NO2、TNF-α和IL-1β水平(P<0.05或0.01).常温脑缺血组大鼠血液中LDH、AST、CK和CK-BB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亚低温持续作用60~240 min可显著减少脑缺血大鼠血液中LDH、AST、CK和CK-BB含量(P<0.05或0.01).结论 脑缺血后即时亚低温干预能明显减轻脑缺血损伤,亚低温持续作用时间以超过1 h为宜.

    作者:张洪;周敏;章军建;梅元武;孙圣刚;童萼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聚焦超声对艾氏腹水瘤细胞膜损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频率为2.2 MHz的聚焦超声对艾氏腹水瘤(EAC)细胞膜的损伤作用.方法 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不同强度聚焦超声辐射下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辐射后大分子异硫氰酸荧光素钠标记的右旋糖酐(FD500)进入细胞内的量;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试剂盒检测不同辐射后细胞悬液中乳酸脱氢酶的释放量.结果 扫描电镜下观察到EAC细胞膜表面具有声孔现象;聚焦超声辐射30 s与60 s组细胞胞内FD500含量分别为11.46%和18.50%,较对照组含量(0.21%)明显增加;而聚焦超声30 s组和60 s组胞外LDH的活性分别为(2.94±0.02)U/L、(3.28±0.04)U/L,即LDH释放量均随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聚焦超声辐射可导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其损伤程度与聚焦超声辐射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郝巧;王筱冰;仝万艳;李晨笛;刘全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对比

    宫颈癌是我国发生率高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广泛或次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是治疗早期(Ⅰ~Ⅱ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术中不可避免地损伤膀胱侧窝交感神经纤维、主韧带及部分输尿管外神经纤维、骶韧带浅层及深层的盆腔丛神经及盆丛根部[1],神经损伤后影响膀胱收缩,括约肌松弛而引起膀胱麻痹导致尿潴留;加上麻醉药物的作用,可使支配膀胱逼尿肌的神经通道受阻,导致逼尿肌麻痹.

    作者:黄丽娟;林子玲;陈广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脉冲短波治疗原发性红斑肢痛症1例

    我们应用脉冲短波治疗1例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颖;曹晓为;殷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物理因子综合治疗产后会阴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产后会阴坠胀疼痛、侧切口肿胀与硬结等并发症使产妇较为痛苦.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微波、半导体激光、紫外线综合治疗[2]以会阴肿痛为主的并发症,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岚萍;马里;王国华;杨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目的 检测帕金森病(PD)大鼠成模前、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探讨BAEP作为PD早期诊断、病情评定的客观指标的价值.方法 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记录PD大鼠制模前、成模后1,2周的BAEP、相应旋转周数及假手术组大鼠的BAEP.结果 PD大鼠存成模后1周BAEP出现异常,右耳Ⅱ、Ⅳ、Ⅴ波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潜伏期延长.成模后2周,右耳Ⅱ、Ⅳ、Ⅴ波潜伏期及Ⅲ.V、I-Ⅴ波间潜伏期延长,左耳Ⅳ、Ⅴ波潜伏期及Ⅲ-Ⅴ、Ⅰ-Ⅴ波间潜伏期延长.第2周PD大鼠在阿朴吗啡(APO)诱导后的旋转圈数较第1周增加.结论 PD模型大鼠在成模早期即出现BAEP异常,提示BAEP有可能作为PD早期诊断及病情评定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王铭维;顾平;赵慧新;李艳敏;郭记宏;孙丽君;孙海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药物灸与运动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临床疗效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症状迅速发展至颈部的一种类型.本病多发于25岁左右的女性,能引起严重的屈颈畸形而使正常生活受限.并可影响步行及日常生活起居,以至不得不行手术矫正.我们选择1998年3月至2006年7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患者93例,分别采用药物灸和/或运动疗法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董新春;杨纯生;贾杰;张铁汉;孙凤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