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5例临床效果分析

林弘;于春林;葛冬梅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 手术,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肝胆管切开取石为基础术式,配合肝段切除,纤维胆道镜取石,各种胆肠吻合术治疗3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结果:随访1~4年,手术优良率32/35(91.4%),术后残石率10/35(28.6%),再手术率1/35(2.86%).结论:综合手术对肝胆管结石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合理的应用各种手术方式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成功关键.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 48例阳性,HBV-DNA均阳性.60例随机分成两组:Ara-AMP组30例和干扰素(IFN)组30例.联合乙肝疫苗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对肝功能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ra-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分剐为66%、73%、80%;HBV-DNA转阴率分别为16.6%、36.7%、43.3%.HBeAg转阴率均为5.2%;HBV-DNA转阴率治疗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干扰素联合乙肝疫苗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ALT复常率分别为70%、83%、90%;HBV-DNA转阴率均为3.3%,HBeAg转阴率分别为7.1%、17.8%、17.8%;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BeAg转阴率及HBV-DNA转阴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比较HBV-DNA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ra-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短,抗病毒疗效确切,停药的后续作用明显,改善肝功能显著,短期应用毒副作用小.

    作者:曲春燕;王伟;李晓萍;付容珍;涂静;高贵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CRP(c-反应蛋白)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相关病例检测血浆CRP值.结果:CRP水平随着梗死范围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变化.结论:血浆CRP水平可判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作者:陈萍;何旭娟;朱润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护理

    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均为老年男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也迅速增长.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表现是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尿失禁,严重时发生尿潴留、肾积水乃至肾功能衰竭[1].目前尚无治疗的特效药,手术治疗是根治的佳手段.

    作者:王秀艳;于小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孕引产前置胎盘大出血致休克一例

    患者26岁,孕2产1.因孕21周要求终止妊娠,于2002年5月20日上午9时入院.末次月经2002年1月19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孕4+月感胎动,孕期平顺.入院前我院门诊要求B超,因经济困难未做.血常规:WBC:9.0×109/L;Hb:10g/L.给予米非司酮片75mgl日1次连服2d,无腹痛及阴道出血.体检:T:36.4℃;P:88次/min;R:22次/min;BP:16/12kPa,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或瘀斑,腹膨隆与妊娠月份相符,肝脾未及.

    作者:杨春霞;李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桥本氏和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探讨

    目的:总结分析桥本氏、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及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1994~2000年我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桥本氏甲状腺炎(HT)5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SAT)48例,对其发病、临床表现、诊断以及外科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2例HT和48例SAT各有2例临床作出甲状腺炎诊断.除2例HT和3例SAT活检术外,其余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与病理检查对照,术前误诊率很高,HT为96.15%,SAT为95.83%(P>0.05).术后甲低功发生率HT为20%,SAT为17.14%(P>0.05).HT并发甲亢(GD)5例(占12.5%),甲状腺癌(TC)2例(占5%),SAT并发GD和TC均为0例(0.01<P<0.05).结论:桥本氏、亚急性甲状腺炎女性多于男性,中年好发;正确掌握其临床特征,常规HT测血清抗体(TGA,TMA),SAT作核医学检查,有选择地作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注意与其它甲状腺疾病鉴别可降低术前误诊率;重视并发恶性肿瘤;术中常规作冰冻切片检查,利于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使病人得到更合理有效的治疗.

    作者:王烯冬;迟宝恩;李利宁;白志刚;夏医君;梁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憩室癌变一例

    患者,男性,41岁.上腹部不适、隐痛,餐后腹胀、嗳气、恶心10年.长期内科保守治疗,疗效欠佳,近半年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伴有呕血2次,柏油样便2次,食欲欠佳,明显消瘦,腹胀、腹痛,曾在辽宁省肿瘤医院诊断:十二指肠憩室.

    作者:金正云;崔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输液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53岁.主因咽痛4年,加重20d,于2002年12月2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1℃,脉搏7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7/11kPa.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见异常,肝区、脾区无叩击痛.专科情况: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表面不平,呈慢性充血,无出血,咽侧壁、后壁见散在、大量淋巴滤泡增生,充血明显,表面无黄白色渗出物,间接喉镜检查:未见异常.入院时诊断:①慢性扁桃体炎.

    作者:王淑英;徐吉祥;岳秀春;苑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良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往往是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有人认为这种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是以佳的技术和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行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多年的临床总结,我们认为:分析掌握AMI患者的心理特点,施予针对性护理,对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早日康复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1998年2月~2002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76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曹美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大面积褥疮23例

    褥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也是临床护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高位截瘫、重症颅脑损伤及长期卧床的患者更易发生.1999~2003年我们采用湿润烧伤膏局部外用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部分Ⅱ、Ⅲ期褥疮23例共31处,其中大面积为30cm×30cm,深达骶骨,经湿润烧伤膏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秀玲;刘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破伤风的整体护理综合分析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自伤口侵入机体后所致的疾病.主要是破伤风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细胞及运动神经末梢而引起的全身阵发性痉挛.临床特征为初期病人张口困难,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无力.逐步出现面部肌肉痉挛,形成苦笑面容.随之肌肉痉挛向下扩散至颈部、躯干、四肢,严重者颈强直,角弓反张,往往因轻微刺激引起病人阵发性痉挛,出现面部发绀,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

    作者:尹国峰;刘淑琰;包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尿激酶引起过敏性休克一例

    患者,男,60岁.因突发头晕,右侧肢体活动受限而于2002年11月21日来我院就诊.CT诊断为:脑梗塞.体格检查:T 36.7℃P 82次/min R 19次/min,BP 20/12kPa.入院时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未诉药物过敏史.治疗首给0.9%生理盐水50ml,尿激酶30万单位静滴.

    作者:王瑞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鄂尔多斯市1997~200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分析

    目的:了解鄂尔多斯市1997~200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方法:依据<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和居民回顾性调查方案>进行检查.结果:1997~2002年漏报率分别为26.52%、3.44%、8.29%、18.98%、3.09%和5.81%,6年间平均漏报率为9.07%.漏报率较高的病种为百日咳、猩红热、麻疹、淋病、痢疾.乡级、旗区级、市级医疗机构的漏报率逐级下降.各级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但基层仍存在薄弱环节.结论:加大传染病执法检查力度,加强业务督导工作,可有效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基层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应作为重点来抓.

    作者:胡则贤;周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用PAR指数评价远移上颌磨牙治疗前后的变化

    目的:采用PAR指数评估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推上颌第1磨牙远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的改变.方法:10例患者行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推上颌第1磨牙远移,平均治疗101d,通过PAR分值的改变评估治疗前后的变化.治疗前后的测量值作统计学t检验.结果: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推磨牙远移均达安氏Ⅰ类关系.治疗前后的PAR分值明显降低,达67%.磨牙关系的纠正,体现为颊段的改善,显示为100%;覆盖减少了60%,覆(牙合)降低了35.7%;中线改善了66.7%,前牙段的线性排列和拥挤亦改善了50%.结论:PAR指数评估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推上颌磨牙远移的治疗方法显示,该方法是一种实用的、快速的、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作者:刘汝平;咏梅;郭殊焱;孟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病理性近视病因学研究的新进展

    目的:探讨和总结近年来病理性近视病因学研究的新进展.方法:对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综述的查阅和总结.结果:对病理性近视病因学的研究仍以环境和遗传因素为主,本文具体从围产期因素、调节因素、形觉剥夺、神经递质作用及遗传学各方面进行了阐述.结论:它可能为一组由不同致病基因所诱导产生的在不同病因作用下的相同表现.

    作者:王春燕;艾育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包内肺切除术治疗肺癌71例报告

    目的:总结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术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技术,分析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方法:应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技术为71例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实施手术.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症均通过对症治疗而痊愈.结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晚期中心型肺癌的手术切除率,从而也提高了此类病人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作者:高旭东;张玉龙;张振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足月活产脐疝一例

    患者,26岁.孕1产0.因妊娠40周阵发性腹痛5h于2001年5月15日6时入院.入院查体,T 36.4℃,P 88次/min,BP16/10kPa,R 18次/min.心肺无异常,宫高36cm,腹围101cm,宫缩规律,胎心142次/min.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畅,宫口开大9cm,胎膜未破.

    作者:马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醋酸洗必泰溶液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测定醋酸洗必泰溶液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乙醇为稀释溶媒,在259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结果:线性回归方程:C=0.3574+16.4607A,r=0.9996,线性范围4.8768~40.6400μg/ml;方法回收率为101.7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靠,能准确测定醋酸洗必泰溶液的含量.

    作者:崔晋涛;五一;王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目的:认识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分析其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的鉴别点.方法:肺炎性假瘤9例,周围型肺癌27例,结核球23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肺炎性假瘤圆形2例,类圆形3例,其中边缘有假包膜2例;不规则形2例,分叶状1例,楔形1例.平均直径2.7cm,边缘光滑3例,毛糙或模糊4例,细短毛刺2例;平扫密度均匀3例,中心低密度灶5例,合并空洞2例;多发点状钙化1例.病灶周围有炎性渗出5例.5例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4例增强值在40Hu以上,2例增强值在80~92Hu之间.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分叶状外形,细短毛刺,不均匀密度,增强可均匀或不均匀,以不均匀强化居多,增强值22~55Hu.结核球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缘粗大毛刺和实质钙化多见,周围肺内常见卫星病灶,呈包膜状或周围强化,也可不均匀强化或无强化,增强值4~20Hu.结论:肺炎性假瘤CT影像缺乏特征性表现,定性比较困难,周围型肺癌及结核球表现较为特殊,可作为与炎性假瘤鉴别的依据.

    作者:苏秉亮;刘丽芬;乔赫男;贺军;常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上中切牙冠旋转180°伴横向埋伏例矫治一例

    患者,女,16岁.因(+)1未萌出,来我科就诊,查恒牙(牙合)66(+)66中性(牙合),上前牙散在间隙.1(+)2牙冠向近中倾斜,1(+)2间隙约7.8mm.3、2(+)间隙约1.5mm.在(+)1根尖处见(+)1切缘,x线检查(+)1横向生长,牙根未见弯曲,邻牙牙根未见吸收.

    作者:王秀连;刘芳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现状

    目的: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骨量的减少与骨强度的降低.骨量减少和骨显微结构受损既而引起骨脆性增加的系统性骨科疾病.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就骨质疏松病理、生化以及生物力学结构变化的诊断方法加以综述.结果:骨质疏松在组织形态、X线、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测定以及相应的生化指标发生改变.结论:综合评估,对骨质疏松作出合理的诊断.

    作者:冯秉玮;高雨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