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寻乐趣度晚年

段扫平

关键词:培养兴趣, 生命的活力, 自我满足, 永葆青春, 业余爱好, 晚年, 社会活动, 理想信念, 短期计划, 充实, 长期计划, 新目标, 老年人, 创造力, 字画, 状态, 种类, 增强, 幸福, 武术
摘要:我退休20多年来,如何度过晚年.由于坚持理想信念,千方百计追求乐趣,生活充实丰富多彩,晚年还是过得幸福愉快.1.追求乐.老年人的所谓追求、说白了就是对某一个方面有兴趣,愿意为之努力、不求多大成就,但求自我满足.兴趣种类诸多,有学字画、练武术、唱歌跳舞、栽花养鸟、烹饪刺绣,等等.这就好.有了追求,人就会经常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中,不至于无所事事,郁郁寡欢.除了有一两个主要追求外,还得在多方面培养兴趣,多一个兴趣,就多一个兴奋点,多一份快乐,兴趣广泛,人会变得充实活跃,浑身来劲.有追求就要及时为自己设置人生的新目标,家庭的、业余爱好的、社会活动等等方面的都可以,制定自己的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只有相信自己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自己的生活会有更好更新的希望和变化,人的心灵才会永葆青春,才会永远保持年轻的创造力和激情、增强生命的活力,才会拥有快乐的心境,其乐无穷.
养生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知足”诗中学养生

    知足者常乐.从古到今,许多名人在知足中学会养生,他们感悟知足,崇尚知足,并留下不少喜闻乐见的“知足”诗,读之对养生感受良多,受益匪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写过不少“知足”诗,其中有首《寄张十八》诗就是这样写的:“饥止一箪食,渴止一壶浆,出入止一马,寝兴止一府……”这首诗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人生在世,不管你拥有多少别墅、美味和宝车,其实你的需要很有限——日食不过三餐,夜眠不过六尺,出入不过一车而已.多求何益?

    作者:张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清热解毒马兰花

    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显然,马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马兰,别名马兰头、红梗菜、鸡儿肠、路边菊,为菊科马兰属植物.其入药、食也堪称佳品.宋诗人陆游有描写马兰头的诗《戏园中百草》云:“离离幽草自成丛,过眼儿童采撷空;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似燕麦摇春风.”据说因为马匹太喜欢吃这种草,人们要拦住它们的头,让它们吃不到,好继续上路,故有此名.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端午时节吃枇杷

    江南五月碧苍苍,“四时之果”枇杷黄.农历五月正是枇杷大量上市的季节.枇杷、属蔷薇科,常绿乔木.古称无忧扇,又名金丸、芦橘、芦枝等.北宋《本草演义》中说:“其叶,形如乐器中的琵琶,故而得名”.宋祁赞它是“树繁碧玉叶,柯迭黄金丸”.枇杷果实黄色,形似圆球,柔甜多汁,甘酸适口,是夏季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枇杷原产于我国湖北西部与四川东部一带,后渐遍及南方各省,尤以福建、浙江、安徽和江苏栽培盛.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汉代司马相如在《史记·上林赋》中就有“枇杷十株”的记载,被誉为名果异树之一.

    作者:石柱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阻击耐药细菌的七大后卫

    细菌无处不在,我们的皮肤、鼻咽、肠道内,都存在大量细菌.利用抗生素来对抗致病细菌,是20世纪的革命性发现.但是,非常不幸,由于人类和畜牧业对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导致某些菌株产生阻断抗生素作用的物质,改变抗生素作用靶位,或是改变细胞渗透性从而产生耐药.耐药性并非一种新的现象.全球因感染而造成的死亡病例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麻疹、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药物的耐药率可从零到几乎100%,有时对二、三线药物的耐药性已严重影响疗效.人类在与细菌的对抗中不断探索,研发出对抗耐药菌的药物,来保卫我们的健康.

    作者:汗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伴爱淘书

    老伴退休后,去逛逛旧书市淘淘便宜书对他来说是一件惬意不过的事.这里没有酒店商场霓虹灯闪烁的繁华.路灯下,这条由旧书市形成的街道虽然不足五百米,但却弥漫着一股喧嚣都市缺少的静谧;这里虽然也有车流行人,但却干扰不了淘书者的淘书乐趣.路灯下,一家家书摊安然有序紧挨排列.书摊极其简陋,一张大塑料布铺展在地,四个边角用小砖压住,旧书就一本本陈列在上面.有的摊主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斗地主”,也有的正安静地看书.

    作者:黎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帮您析梦疑

    做梦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过,在梦中往往经历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事情.唐代“黄粱美梦”的故事就是指在梦中实现了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美好愿望,虽然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那些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人,但是,美梦给人们带来的还是美妙的回味和喜悦,所以在亲朋好友互相道晚安时总会说一句:“祝你做个好梦!”相比之下,恶梦给人们带来的就是恶性的刺激了.有时候在梦中,闯了大祸,或遭遇险境,往往一惊而醒,醒后还心有余悸,心慌气喘,久久不能人眠,这就是所谓的梦魇.还有一些人会说梦话,喃喃絮语,或大声疾呼,甚至有唱、有哭、有笑,或者只见嘴唇动,不闻出声来.

    作者:白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豆腐得味远胜燕窝

    新婚庆典活动中有许多有趣的风俗,大都是增添喜庆气氛、求取吉利幸福的意思.华北一些地区有让新娘屁股下坐豆腐的习俗,是取“腐”与“福”的谐音关系,是为“坐福”,求个“幸福”的吉语.让新娘坐在豆腐上,既不科学也不卫生,新婚盛装弄得脏兮兮的,让大家嘻笑一场罢了.得福不得福,要靠婚后的勤奋和机遇,坐是坐不来的.[健康说道]“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的话,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对豆腐的赞语,也是他吃豆腐的体会.燕窝为难得的山珍,与廉价的豆腐相提并论,足见豆腐在文学家心目中的地位了.民俗中的坐“腐”不一定来福,但吃豆腐倒是可以得福的.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百岁夫妻长寿无“密码”

    在黑龙江省双城市新民街,住着哈尔滨(双城归哈尔滨管辖)目前年长、婚龄长的一对长寿夫妻——103岁的张凤恩和99岁的张李氏.这对老寿星现在依然身轻体健、动作灵活.找到地址,一敲门,老寿星夫妻就微笑着快步迎了出来.他们住在有院落的像是农家院的两间房里,据说建于上世纪70年代.“天冷,咱们进里屋说.”身材不高的张凤恩拽开房门,一脚踏进室内领路;老伴张李氏则扶住房门,请大家先进.

    作者:谭敦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自寻乐趣度晚年

    我退休20多年来,如何度过晚年.由于坚持理想信念,千方百计追求乐趣,生活充实丰富多彩,晚年还是过得幸福愉快.1.追求乐.老年人的所谓追求、说白了就是对某一个方面有兴趣,愿意为之努力、不求多大成就,但求自我满足.兴趣种类诸多,有学字画、练武术、唱歌跳舞、栽花养鸟、烹饪刺绣,等等.这就好.有了追求,人就会经常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中,不至于无所事事,郁郁寡欢.除了有一两个主要追求外,还得在多方面培养兴趣,多一个兴趣,就多一个兴奋点,多一份快乐,兴趣广泛,人会变得充实活跃,浑身来劲.有追求就要及时为自己设置人生的新目标,家庭的、业余爱好的、社会活动等等方面的都可以,制定自己的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只有相信自己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自己的生活会有更好更新的希望和变化,人的心灵才会永葆青春,才会永远保持年轻的创造力和激情、增强生命的活力,才会拥有快乐的心境,其乐无穷.

    作者:段扫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几多巨字刻名山

    锦锈中华,文物荟萃,举凡名山胜境,不乏摩崖石刻,而其中不少巨字石刻,又多镌刻在峭崖险壁,风景绝佳之处,不仅为名山凭添几多神韵,也注入了无限诗情.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左侧数十米高的岩壁上,刻有一个高逾7米,宽过5米的“佛”字,笔画粗约1米,为明清时代文人所书.此“佛”字,楷间行意,法稽高古,丰腴跌宕,意态奇逸.远在一里之外望去,那“佛”字在苍劲古松、滴翠藤蔓的掩映下,令人顿生佛法无边之感.

    作者:李盛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湿热体质清热利湿

    湿热体质是中医体质学说中的一种类型,这种体质的人在夏季是比较难受的.炎夏时节,“暑”、“湿”这两种常见的致病因素盛行,湿热体质的人往往比别的人更容易感受暑湿之邪,严重的可能引起疾病.其实湿热体质是可以通过平时起居生活的调摄以及饮食的调理而得到改善的,只要了解这种体质的特点,采取合理的方法,炎炎夏日就不再会难熬.

    作者:苏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LA-B27的临床意义

    HLA(HLiman Leucocyte,人类白细胞抗原),是调节人体免疫反应和异体移植排斥作用的一组基因.HLA-B27抗原为HLA-Ⅰ类抗原,HLA-B27基因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有强关联.90%~95%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带有HLA-B27抗原.60%~80%的反应性关节炎(ReA)患者具有HLA-B27抗原,50%左右的肠病性关节炎(脊柱型)患者带有HLA-B27抗原.因此,HLA-B27的检查对这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董飞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唱歌也能治病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清晨,人们走近幸福苑小区,就能听到这舒缓、轻松、嘹亮、美妙的歌声.这个唱歌者就是池麟凤老人.66岁的池老学唱歌已经有6个年头了.在这幽美的环境中,她努力实践老年大学学到的音乐知识,由学唱音阶、简谱、儿歌到学唱中国民歌,至今她已能在音响的伴奏下,声情并茂地演唱数十首经典民族歌曲,成了南城老年大学学员中女高音民族唱法的佼佼者.在2012年年底学校期末联欢会上,池麟凤老人的精彩表演赢得近千名观众的由衷盛赞和热烈掌声.

    作者:周荣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文化品赏(上)

    中国的中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商代甲骨文字中就有中药的记载.后来随着《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药物学专著的相继问世,中药内容也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并成为中医治病中的精兵强将.中药的文化,内容广泛,丰富多彩.从成语谜语到歇后语,从对联诗词到对子,从书信到故事,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中药文化,体裁不同,风格独特,妙趣横生,正如文人星光说的那样“中药文化,有情趣,有知识,有魅力,又风趣幽默,读之,令人心舒意畅,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是怡情养性,调理情绪的灵丹妙药”.

    作者:吴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神奇妙法护眼保健

    “人老眼花”是自然规律.然而古往今来,人老眼明的,也大有人在.据史书记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非常重视眼睛的保健,他在年近九旬时,仍“耳聪目明”.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耳不聋、眼不花的高龄老人更是为数不少.这说明,如果保健得当,“人老眼花”的情况是可以预防的.下面,就介绍几种切实可行的保健方法.一、药茶护眼法中医学认为,眼睛的功能依赖于五脏六腑精气的濡养.而脏腑的精气均藏于肾,只有肾气足,肾精充沛,眼睛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因此用中医治疗老年眼花,应以补肾养阴为主.下面的几种药茶就具有补肾养阴、益精明目的作用.

    作者:郭振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备些成药防中暑

    夏天高热,易成中暑.中暑严重者,可导致中暑性脑病,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当然,因中暑而并发脑炎死亡者并不多见,但因炎热而中暑者并不少见.正常成年人中暑后,根据自身调节和机体防御机能,可促进人体康复,不易引起死亡,但患有慢性病、身体虚弱者、老年人,却有因中暑高热而死亡的可能,因而应当引起人们的注意.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性热病,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就有中暑的可能.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或工作,出现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乏,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症状时,为先兆中暑,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吞服一些解暑药,并给予清凉饮料,经过短时间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作者:远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夏天,让孩子出点汗

    过夏天,有些家长怕孩子热着,怕出汗,便整天让孩子呆在空调房子里,认为这才有利于健康.殊不知,如果每天享受空调的凉爽,不叫孩子经受夏热的考验,不出一点汗,就会削弱孩子的抵抗力,为疾病入侵开了方便之门.但你知道出汗的作用吗?适度出汗好处多多.调节体温我们知道,人是恒温动物,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使体温维持在37℃左右,而皮肤上面密密麻麻的汗腺,则是“天然空调器”肩负起调节体温的重任.夏日,当外界气温上升到30℃时,汗腺开始启动,分泌汗液,33℃时汁液分泌增加,气温高于35℃时,就会出现挥汗如雨的现象.

    作者:杨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足底涌泉开脑窍

    在我们人的足底中心部位,有一个穴位叫涌泉穴,而涌泉穴的含义即是人的聪明才智如泉水喷涌.经常按摩涌泉穴,即俗话所说的“搓脚心”,能使人变得聪慧、敏捷.中医认为,按摩涌泉穴有安神、醒脑、通关开窍、固真气、降虚火、补肾气、疏经通络等的作用,对健康很有好处.按摩方法是,临睡前先用温热水洗脚,擦干后,一手握住脚趾,另一只手握空心拳,或用大拇指摩擦脚心涌泉穴5~10分钟,以局部感到发热为度,两脚交替进行按摩.

    作者:长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中医的“气”

    诊病时,常遇到有的病人询问关于某些食物补气或破气的问题,解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中医学上的“气”这个名词的几种含义.中医学上,有不少关于气的名词,如元气、真气、正气、宗气、中气、卫气、营气、心气、肺气、胃气、脾气、肾气、肝气、寒气、湿气等等,真使人有眼花缭乱之感.有些喜欢看中医的病人,相信会听到其中若干种吧.我们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些名词,否则就会引出大错特错.气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推动力.中医学上的“气”,综合起来分析,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指生理机能;第二类是指病理方面真正的或类似的气体;第三类是指病邪.

    作者:许力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字当头遇事不愁

    现在是21世纪,信息化的社会提倡一个“快”字,快节奏、快频率,但这是针对整个社会,我们每个岗位、每个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要“又好,又快”地做好各项工作,使我国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快”的对立面是“慢”,慢,是老年人的专利.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质衰弱,各项器官逐步老化,办事精力减退,思维能力也不强.这种变化,使得老年人不可能像青壮年那样快节奏,而应以柔和缓慢为主,像打太极拳那样.这个慢要贯穿到老年人的余热工作和整个老年生活中去,具体说来,有以下八个“慢”.

    作者:彭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养生月刊杂志

养生月刊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