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杨春辉;薛杨勇;徐丹;崔宇慧;唐建国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为常见的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其临床特点主要为血小板计数持续性升高、巨核细胞增殖过度,同时还有向急性白血病和骨髓纤维化转化的趋势[1].血栓事件是ET患者发生的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是ET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也是ET患者危险分层的主要参考指标[2].本研究对151例低危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患者因接受大剂量的放疗、化疗使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黏膜炎的发生、导管的留置、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等使真菌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移植后真菌感染仍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影响移植的成功率.本文采用泊沙康唑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HSCT后IFD的发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杨艳梅;史克倩;杨同华;陆智祥;辜学忠;陈枫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乏氧状态下,丹参酮ⅡA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自噬的调控,以及对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1%O2培养建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9810细胞乏氧状态,应用丹参酮ⅡA干预细胞后,通过划痕试验检测ICC-9810细胞迁移能力,趋化试验及侵袭试验检测细胞的趋化与侵袭能力;转染pGFP-LC3质粒后,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LC3融合蛋白及自噬小体在ICC-9810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CC-9810细胞中的HIF-1α、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和Beclin1表达差异.结果:在乏氧环境下,ICC-9810细胞运动能力增强(1.75±0.3)倍,趋化能力增加79.6%,侵袭力增强1.36倍,细胞自噬水平明显升高,丹参酮ⅡA干预后ICC-9810细胞自噬水平下调,HIF-1 α、LC3Ⅱ/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3.9倍,2.4倍和1.1倍,侵袭能力下降4.7倍.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下调自噬,抑制肝内胆管癌细胞在乏氧条件下异常增高的侵袭力.
作者:成薇婷;许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连山少数民族地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连山少数民族地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结果:5年内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634例,发生医院感染42例(6.62%),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道(52.38%)、泌尿道(19.05%)、胃肠道(11.90%),尤以呼吸道感染多;42例肿瘤患者中,共分离出49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菌32株(63.31%),革兰阳性菌11株(22.45%),真菌6株(12.24%).以鲍曼不动杆菌常见;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5岁、既往3个月内感染、WBC< 1.5×109/L、广谱抗生素使用≥7 d、近期接受肿瘤性治疗和侵入性操作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危险因素多,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必须加强病原学监测和感染控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作者:朱国栋;刘丰;向镜芬;韦海明;孔维英;韦涛;张海峰;朱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HIPPO信号通路中的Yes相关蛋白1(YAP1)基因在脓毒血症大鼠中的表达情况.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脓毒血症组,每组6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构建大鼠脓毒血症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q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YA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建模48 h后,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脓毒血症组大鼠肝脏组织中YAP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HIP-PO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脓毒血症发生发展的过程.
作者:胡迎春;张千;钟武;陈睦虎;周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对于AMI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治疗的关键是能否在症状发生后尽快实施心肌再灌注治疗,而且其获益程度是时间依赖性的[1].指南强调将导致AMI患者再灌注延迟的时间缩短到小.而再灌注的开始时间,主要取决于患者院前延迟时间(pre-hospital delay time,PHD),PHD由患者延迟(patient delay,PD)和转运延迟(transportation delay,TD)构成,PD指患者发病至决定就诊时间;TD指患者从发病地点至到达医院的时间[2].患者延迟主要由患者自身因素造成,较院内延迟时间更长[3].因此,减少患者延迟对AMI患者救治很重要的[4].现查阅CNKI、万方医学网、PubMed和医知网等中英文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将影响AMI患者院PD的因素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谢拉;黄素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VAP患者76例,随机分为雾化治疗组(雾化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8例),比较雾化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临床治愈率、细菌学反应、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雾化组患者7d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3% vs52.6%,P<0.05).以敏感菌株进行分层,雾化组患者的7d和28 d临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雾化组患者细菌载量在治疗过程中迅速降低,对照组患者细菌载量在治疗前3d内有明显降低,但后期未见明显下降.2组患者的病死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及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尤其是对阿米卡星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VAP,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但对患者病死率、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虎;杨春辉;薛杨勇;徐丹;崔宇慧;唐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双盲法将117例COPD稳定期,GOLD肺功能分级2~4级患者随机分为桉柠蒎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2组患者均按GOLD指南推荐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桉柠蒎组加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0.3g口服,2次/d.治疗时间为12个月.于实验起始和终点测量患者肺功能,并进行临床COPD问卷(CCQ),圣乔治呼吸问卷(SRGQ)、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的评分,记录实验期间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以及因COPD入院次数.结果:12个月后,桉柠蒎组CCQ(总分)、SRGQ(症状、影响、平均分)以及SF-36问卷(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均优于对照组.桉柠蒎组COPD加重次数较对照组减少.结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较为显著,可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燕;谢晟;潘月影;任洁;刘辉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湖北省5例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其中孕妇1例).年龄21 ~50岁.病例高度分散,发病时间集中于3~5月份.部分病例发病前有禽流感环境暴露史.具有发热(并非均是高热,仅有1例超过39℃)、中毒症状、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损害/衰竭的病情经过.早期有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或在正常值低限.病情进展迅速,出现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中、后期常合并多种细菌或真菌感染.2例死亡,康复3例,其中2例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患者存活.结论:人禽流感病例以青壮年居多,病死率高.应早期识别和确诊,尽早行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以及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EC-MO可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颖;胡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和D-二聚体(D-D)对急性胰腺炎(AP)病情判断的作用.方法:将62例AP患者分为轻症(MAP)组和重症(SAP)组,同时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按是否伴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再次分为SIRS阳性组和SIRS阴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各组血PT、APTT、FIB、D-D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MAP组比较,SAP组患者血PT、APTT、FIB和D-D水平均有显著升高(均P<0.05),MAP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值有轻度升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FIB、D-D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均P<0.05);SIRS阳性组PT、APTT、FIB及D-D值均较SIRS阴性组有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SAP患者存在凝血和纤溶系统异常,其对评估AP病情变化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段培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干预策略.方法:回顾行手术治疗的10例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共行手术治疗13次,其中行关节置换5例;行血肿假性肿瘤切除术5例,其中1例同时行关节置换术;行关节镜下滑膜清理4例,其中1例同时行另一部位关节置换术;行关节融合2例;跟腱延长+筋膜松解术1例.围手术期均行Ⅷ因子补充替代治疗,全部13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1例患者未拆线出院,其余患者均拆线后出院.结论:经过系统性Ⅷ因子补充替代治疗后血友病A患者也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郝运;何金鹏;郭风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患者女性,57岁,农民.因“昏迷不醒3d”入院.3d前过量服用抗癫痫药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约20片(每片含苯巴比妥30 mg、溴化钠100 mg、丹参60 mg、黄花败酱10 mg、缬草10 mg、珍珠母80 mg、樟脑8 mg、冰片2 mg)及降血糖药二甲双胍约50片(0.25g/片)之后呕吐1次,出现昏迷不醒,未治疗.以“意识障碍”收住院,即往有癫痫,小儿麻痹后遗症,智力障碍病史.体格检查:T 37.8℃,P120次/min,R19次/min,BP 110/80 mmHg,深昏迷,尿失禁,呼吸困难,喉中痰鸣.双例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双肺呼吸音粗,闻及痰鸣音.HR12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右侧上下肢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聂明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鲁登巴赫综合征(Lutembacher syndrome)又称房间隔缺损伴二尖瓣狭窄综合征,由Lutembacher于1916年首次提出,其发生率低,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女性多见,可于任何年龄发病,在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前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1].目前我国对这种疾病的认知依然有限,尽管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是改善鲁登巴赫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方法,但相当一部分患者确诊鲁登巴赫综合征时心脏结构和功能已不能耐受手术,或因合并其它疾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2012 ~2015年我院共收治7例鲁登巴赫综合征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杨向俐;肖淼淼;吕家高;林立;李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Fabry病又称Anderson-Fabry综合征,1898年皮肤科医生Anderson和Johann Fabry各首先报告1例,故名Anderson-Fabry disease,简称Fabry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α-半乳糖苷酶缺乏性疾病[1].该病临床罕见,容易漏诊,本文报告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何泳;胡采红;张新;刘端;章英;彭清平;王晓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重症监护患者感染预防及抗生素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6例重症监护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42例),A组为强化控制组(目标血糖值4.4~ 6.1 mmol/L染),B组普通控制组(目标血糖值6.1~ 10.0 mmol/L),C组为对照组(目标血糖值10.0~ 13.3 mmoL/L),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感患者使用抗生素后治愈情况、28 d病死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A组和C组患者感染率高于B组,且C组明显高于A组(均P<0.05);A组和C组感染患者10d内的治愈率均低于B组,且C组低于A组(均P<0.05);在10d内治愈患者的平均感染治愈天数方面,A组和C组明显高于B组,而C组又明显高于A组(均P <0.05);A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血糖控制水平在6.1~ 10.0 mmol/L可以降低重症监护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抗生素的治愈率,缩短抗生素持续使用的时间.临床上,针对重症监护患者建议将其血糖水平控制在6.1~10.0 mmol/L.
作者:吴艳;庄雪玉;王秋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COPD病情的发展,在临床上将会反复发生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情况,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死亡.2015年GOLD指南中对AECOPD的定义为:呼吸症状加重,变化超过正常的每日变异率,需要调整药物治疗的急性发作.频繁急性加重的佳预测指标为(每年2次或更多)为既往急性加重病史.急性加重风险会随着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增加.需要入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预后不良,死亡风险增加.
作者:谢俊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前瞻性观测疑诊CAUTIs患者88例,评价PCT和CRP对诊断CAUTIs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相关性.结果:88例疑诊为CAUTIs患者中,根据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分为2组,病例组65例,对照组23例,2组PCT和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T和CRP水平在CAUTIs诊断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和0.743;对诊断CAUTIs的敏感度分别为83.1%、56.9%,特异度分别为82.6%、87.0%;PCT和CPR的相关系数为0.562(P<0.01).结论:PCT与CRP间具有正相关性,结合二者综合分析对于CAUTIs的早期诊断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安志红;王殿华;张静;吴晓棣;许家俊;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1968年,加拿大病理学家Hogg等[1]提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阻塞部位主要位于2 mm以下的小气道”,其形态学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炎症、纤维化或黏液栓的堵塞.在随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研究中,小气道病理特征得到不断的补充和扩展,慢阻肺早期小气道的病理变化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下降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确认[2~4].
作者:崔立伟;谢梦双;肖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及其对CHF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90例老年CHF患者为CHF组,按照性别、年龄配伍原则,选择同期心功能正常的90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血清Gal-3、BNP水平变化,并对CHF组血清Gal-3与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心功能分层分析.结果:CHF组治疗前BNP Gal-3显著高于对照组[(878.5±87.3 vs 72.8±15.2)pg/mL、(30.3±5.9 vs 6.2±1.5)ng/mL,均P<0.01],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清BNP、Gal-3水平显著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204.3±42.9 vs 72.8±15.2) pg/mL、(9.3±2.1 vs 6.2±1.5)ng/m,均P<0.01].治疗前不同心功能分级组患者血清BNP、Gal-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随NYHA心功能分级提高,BNP、Gal-3水平逐渐提高,BNP与Gal-3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二者对CHF诊断效能分别为0.832(95% CI 0.761~0.903)、0.835(95% CI 0.767 ~0.903).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BNP与Gal-3水平均显著升高,二者与心功能分级呈同向变化,对CHF均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薛寒;陈小枫;缪小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患者男,23岁.2015年3月因体检发现右肺阴影就诊于武汉某医院,当时无咳嗽咳痰,无咯血及胸闷等症状,胸腔彩超提示:右侧胸背部低回声区,性质待查,结核蛋白芯片:16KDa(抗体)阳性,38KDa(抗体)阴性,LAM抗体阴性,结核抗体阴性.PPD5 mm×6 mm.胸部CT示: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伴肺内炎性改变,行胸腔穿刺检查提示暗红色血性胸水,胸水结核涂片阴性,细胞学结果未见肿瘤细胞,考虑肺结核可能,予以四联抗结核(HRZE)治疗3个月,患者肺部病变进行性增大,于2015年7月来武汉同济医院就诊.
作者:陈蕾;方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