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衡计分卡在县级中医院医改中的应用

刘学;柏平华;董艳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县级中医院, 医改
摘要:在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县级中医院应用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理念,从财务维度、内部流程、顾客维度、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着手,对医院构建综合绩效考核和分配体系改革进行了有效探索,提出了县级中医院绩效管理改革的新思路.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肛肠外科患者住院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结合多年肛肠外科住院管理经验,创立了“五心”管理法,并探讨其在肛肠外科疾病住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肛肠外科疾病患者140例为实施前组,另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140例患者记为实施后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投诉率和平均护理满意度.结果:肛肠外科实施“五心”管理前,140例患者中,护理投诉16例,投诉率为11.4%,平均护理满意度为82.3%;实施“五心”管理后,140例患者中仅1例护理投诉,投诉率为1.4%,平均护理满意度为95.7%.实施“五心”管理后,患者护理投诉率低于实施前,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肛肠外科住院管理中,实施“五心”管理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护理投诉率,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建英;韩慧;方美珍;胡先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肿瘤放疗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

    目的:探讨肿瘤放疗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措施与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给予无痛病房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病房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祝宇平;贺华香;方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改善新生儿科的小儿哭闹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改善新生儿科小儿哭闹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哭闹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将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改善小儿哭闹的作用.结果:入选的100例新生儿中哭闹原因相对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饥饿、寒冷、肠痉挛等,分别占:31.0%、22.0%与18.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 (P<0.05).结论:小儿哭闹患儿在进行疾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理想,能改善小儿哭闹作用.

    作者:童益慧;孔海艳;夏荷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与管理建议

    目的:对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有效的建议管理措施,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方法:以2009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宁波市李惠利医院收集的180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这些不良反应报告中男87例,占总数的48.33%;女93例,占总数的51.67%.涉及到的抗肿瘤药物相对较多,在片剂药物中替莫唑胺胶囊使用较多,占总数的13.33%;针剂中顺铂针使用较多,占总数的15.00%.在这些不良反应报告中以全身性损害多,占总数的35.56%.此外皮肤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也较多,分别占总数的20.00%和14.44%.结论:在抗肿瘤药物使用过程中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控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以期在更大的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应松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血透室进行治疗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三阶段(住院一家庭一专科护士)的全程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问卷进行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调查、生活质量(SF-36)量表、血液透析相关知识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后,SF-36量表总分、各维度得分和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的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患者的社会复归率.

    作者:胡杰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平衡计分卡在县级中医院医改中的应用

    在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县级中医院应用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理念,从财务维度、内部流程、顾客维度、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着手,对医院构建综合绩效考核和分配体系改革进行了有效探索,提出了县级中医院绩效管理改革的新思路.

    作者:刘学;柏平华;董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抗生素在急诊内科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与建议

    目的:分析抗生素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情况,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金华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12月急诊内科处方中随机抽选600张处方,分析抗生素使用率、所使用的抗生素种类、与用药合理性.结果:600张急诊内科处方中抗生素处方共263张,占43.83%;其中单用抗生素处方191张,占所有抗生素处方的72.62%;急诊处方中使用多的抗生素种类为头孢菌素类,占43.35%,其次为喹诺酮类,占34.98%,青霉素类居第三位,占21.67%;急诊抗生素使用中主要存在选药不正确、配伍不正确、给药方式不正确、溶媒不对等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处方共49张,占18.63%.结论:急诊内科抗生素处方比例较高,存在某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抗生素的科学应用.

    作者:王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基本规范:职能、内容与特征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基本规范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确定了全国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规定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项目、从业人员、服务设施、服务模式、管理制度等基本要求,表现出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和行业性等特征.

    作者:彭锦;吴夏秋;尹爱宁;张秀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疗法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对饮食运动疗法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符合人组条件糖尿病住院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再次人院时进行健康饮食知识及行为测评,观察患者对饮食及运动疗法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43例患者中,35例对饮食运动疗法依从性差,主要与疾病认识不够、负面情绪影响、自控能力差、缺乏家人陪伴鼓励及医护人员跟踪教育指导等因素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对饮食运动疗法依从性差,应采取措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意识.

    作者:聂艳琼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患者角色意识及心理干预在手术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患者角色意识干预在手术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普外科手术患者232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6例.对照组实施普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患者角色意识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自我管理效能、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负性情绪在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自我管理效能方面,观察组的自我认知、环境挑战、控制感认知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角色意识及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围术期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我管理效能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措施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由于各种精神病性症状或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突然发生的精神疾病患者出现自伤、自杀、伤人、毁物等冲动性行为表现,其中为多见的是攻击性行为.精神科暴力行为往往会给患者自身或其攻击对象带来不同程度甚至是危及生命的伤害,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很大的破坏性,是影响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人身安全、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防范和护理,有效防止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作者:狄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儿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1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长对患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及家长对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家长对患儿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菊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术前健康教育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经过相应培训的护理人员实施术前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术前术后焦虑程度和术后依从性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前健康教育干预后,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和认识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开展术前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对所患疾病和术后遵医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降低患者术后的焦虑程度,明显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郑建秋;陈建霞;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血液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与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血液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集团台州中心医院收治的血液肿瘤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分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血液肿瘤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梁珍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重症医学科护士床头交接班的规范化管理措施与效果

    目的:探讨如何规范管理重症医学科护士床头交接班工作.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9月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实施护士床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重症医学科护士的床头交接班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护理安全事故有效减少.结论:规范护士床头交接班,不仅可显著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还能有效提升重症医学科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沈凌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过渡期护理干预管理对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究过渡期护理干预管理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受腹膜透析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过渡期护理干预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利用自行设计行为量表来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此种行为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干预管理可以提高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慧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防治高血压病健康管理模式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中医防治高血压病健康管理模式,为高血压防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体检者中按健康(未病)、高血压前期(欲病)、高血压(已病)、高血压稳定期(瘥后)加以划分,根据健康管理方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而做管理追踪随访,随访结束后进行健康管理前后自身对照研究.结果: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后,未病组及欲病组血压改善情况,较已病组、瘥后组佳(P<0.05).结论:将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防治高血压病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防治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尹莲花;许艺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4年5月开始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从实施前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改善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对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顾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在2014年抢救的急诊科危重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抢救,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危重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金丽丽;张芳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新医改模式下“平安医院”的创建

    创建平安医院为一项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质量、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在维护医院和广大患者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简述“平安医院”创建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推进平安医院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成效,并就公立医院如何进一步创建平安医院展开深入探讨.

    作者:余瑛;李星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