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红;张冰月;王莹莹;王强
目的 调查福建省厦门市婴幼儿汞暴露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法选取10个社区的1 041名婴幼儿,对其日常家庭社会环境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其发样进行发汞含量测定.结果 婴幼儿发汞均值为0.985μg/g,几何均数为0.724 μg/g,>1μg/g者占31.70%;海岛社区婴幼儿的发汞均值高,为1.559 μg/g,超标率为53.26%,偏僻农村低,为0.684 μg/g,超标率为14.42%;鱼类与贝类辅食摄入频率与婴幼儿发汞含量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68,P<0.01;F=6.867,P=0.009);家中有人使用染发剂时婴幼儿发汞含量较高(t=3.165,P=0.002);婴幼儿的月龄与婴幼儿发汞含量呈正相关(β =6.186,t=2.220,P=0.027),婴幼儿性别、睡眠等因素与发汞含量无关.结论 厦门市婴幼儿发汞水平接近临界值,居住在海岛的儿童发汞值高于偏僻乡村,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发汞值逐渐增高;鱼类、贝类辅食的摄入及家庭环境中染发剂等的使用是婴幼儿汞暴露的主要来源.
作者:陈桂霞;鲁立;曾国章;张继永;史俊霞;李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郑州市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选择适宜的养老模式、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河南省郑州市抽取5个区共1 630名≥60周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3种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得分比较,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综合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住房面积和退休工资与家庭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呈正相关(P<0.05),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患病种数均与家庭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文化程度、退休工资和患病种数均与机构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呈正相关(P<0.05),性别、年龄和住房面积均与机构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呈负相关(P<0.01);文化程度和职业均与社区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呈正相关(P<0.05),性别和年龄均与社区养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郑州市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住房面积、退休工资、患病种数和养老费用是郑州市老年人的影响因素.
作者:邢华燕;柳璐;张遂柱;鲁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蓝萼香茶菜乙醇提取物蓝萼香茶菜总二萜对小鼠抗凝作用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组以及蓝萼香茶菜总二萜组(包括加热回流法和冷浸法)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连续7d;通过鼠尾横切法和毛细玻璃管法测定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结果 蓝萼香茶菜总二萜(加热回流法、冷浸法)高剂量组小鼠凝血时间分别为(425±13.32)和(559±36.17)s,均长于空白对照组的(201±18.52)s;蓝萼香茶菜总二萜(加热回流法、冷浸法)高剂量组小鼠出血时间分别为(3 308±271.33)和(3 758±184.53)s,均长于空白对照组的(2 094±58.59)s.结论 蓝萼香茶菜总二萜剂量依赖性延长小鼠毛细管凝血时间和尾尖出血时间;蓝萼香茶菜总二萜具有抗凝血活性.
作者:朱晓红;张冰月;王莹莹;王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菊苣多糖对链脲菌素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血管紧张素影响.方法 应用链脲菌素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12周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下气管插管安装呼吸机,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室降支60 min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60 min;标Ⅱ导联全程记录心电图,并于再灌注60 min取血、心脏;检测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结果 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血清CK、LDH、Ang Ⅰ、Ang Ⅱ值分别为5.98 U/mL、10.03 U/mL、790.4 ng/L、1 773.7 ng/L,而菊苣多糖干预组血清CK、LDH、Ang Ⅰ、Ang Ⅱ值分别为1.39 U/mL、7.35 U/mL、443.9 ng/L、1 552.2 ng/L,均低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菊苣多糖通过抑制Ang Ⅰ、Ang Ⅱ的产生对链脲菌素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文艳;马越娇;李屹;刘晓舒;杨鑫;张建军;车光昇;宋光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E基因特征和遗传变异状况.方法 采集不同地区蚊虫标本12 102只,进行乙脑病毒分离,阳性分离物进行乙脑E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序列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乙脑病毒4株,均属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在98.3% ~ 99.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99.4% ~ 99.8%,核苷酸序列变异主要为沉默突变;与越南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大,分别为99.7%和100%;与乙脑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7.4% ~ 88.0%,氨基酸同源性为96.8%~97.2%,决定病毒毒力的8个重要位点均存在差异;影响病毒毒力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均未发生变异.结论 广西分离的4株乙脑病毒的影响病毒毒力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均未发生变异,与疫苗株比较,决定病毒毒力的8个重要位点存在差异.
作者:闭福银;谭毅;谢艺红;杨进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痴呆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天津市南开区6个人口分布密集社区的2 978名≥6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MCI筛查.结果 天津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为11.38%;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是否吸烟、喜欢呆在家里、常读书看报、常做家务、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抑郁症的老年人MCI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老年人MCI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70岁、女性、吸烟、喜欢呆在家里、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天津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在婚、家庭月收入≥500元、常读书看报和常做家务是天津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天津市社区老年人群MCI患病率较高;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吸烟、喜欢呆在家里、常读书看报、常做家务、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天津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熊英;苗汝娟;王倩倩;周良佳;高林;马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老年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相关影响因素及求医方式,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从温州市分层随机抽取的1 937名≥60周岁城乡老年居民进行抑郁障碍筛查,对筛查阳性的514例和随机抽取的447名筛查阴性的老年人进行DSM-IV-TR轴Ⅰ障碍临床定式检查(SCID-1)评定,并对其中确诊的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求医方式调查.结果 514例筛查阳性老年人中检出81例抑郁障碍患者,447名筛查阴性老年人中检出7例抑郁障碍患者,调整患病率为5.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80岁、有慢性躯体疾病和慢性躯体疼痛是温州市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的危险因素,在婚和生命质量总分>21分是温州市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的保护因素;居于老年抑郁障碍患者求医方式前3位的依次为综合医院普通内科门诊(38.64%)、综合医院住院(26.14%)、社区的药房(18.18%),到精神专科医疗单位的总求医率仅为2.27%.结论 温州市老年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较高,且正确求医率极低;年龄、婚姻状况、慢性疾病、慢性躯体疼痛和生命质量是温州市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的影响因素.
作者:叶敏捷;钟善钊;林春燕;叶素贞;陈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环境雌激素壬基酚(NP)暴露对雌性SD大鼠胸腺组织及胸腺淋巴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将32只健康8~9周龄SPF级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玉米油)和低(20 mg/kg)、中(80 mg/kg)、高(200 mg/kg)剂量NP组,每组8只,采用灌胃方式染毒,灌胃容量5 ml/kg,隔天染毒1次,连续60 d,观察胸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淋巴细胞内活性氧(ROS)、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变化.结果 溶剂对照组大鼠胸腺重量为(0.633 ±0.092)g,高剂量NP组为(0.514 ±0.084)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重量和染毒剂量呈负相关(r=-0.317,P<0.05);溶剂对照组与高剂量NP组大鼠胸腺淋巴细胞内ROS水平分别为(4.59±0.25)和(5.57 ±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淋巴细胞内ROS水平与NP浓度呈正相关(r=0.486,P<0.05);病理学检查可见,中、高剂量NP组胸腺皮质变薄.结论 NP对雌性大鼠胸腺及胸腺淋巴细胞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并可引起免疫功能损伤.
作者:张玉富;夏海玲;王爱清;万建美;田海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出生1~3d乳鼠心尖部心肌细胞原代培养,用低糖培养基培养48 h后分为对照组、高糖组(25.5 mmol/L)、α-硫辛酸组(高糖+50、100、200、300 mg/L)、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组(高糖+PKC抑制剂50 nmol/L)、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组(高糖+ NF-κB抑制剂5 mmol/L);细胞培养48 h,检测细胞表面积以及蛋白含量,Wesrtern blot法检测PKC-α、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立早基因c-fos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细胞表面积增大、蛋白含量增多,心肌细胞内PKC-α(0.89±0.03)、NF-κB(0.88±0.14)、c-fos(0.62±0.14)、TNF-α(0.85±0.05)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α-硫辛酸能够减轻乳鼠心肌细胞肥大,使心肌细胞表面积减小、蛋白含量减少(P<0.05),与高糖组比较,α-硫辛酸300 mg/L组细胞内PKC-α(0.44±0.07)、NF-κB(0.24±0.03)、TNF-α(0.39 ±0.05)、c-fos(0.15 ±0.06)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 α-硫辛酸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KC/NF-κB/TNF-α/c-fos的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作者:李兆钢;王国贤;刘珊珊;李瑞芳;李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可能影响禾谷镰刀菌产毒的关键因子进行筛选,为不同自然条件下预测禾谷镰刀菌的产毒情况和粮食防霉提供实验手段.方法 以禾谷镰刀菌为材料,以玉米、小麦和大米为基质,对影响禾谷镰刀菌产毒的重要因素变量(温度、通气量、水分含量、pH值、光照、培养基量、基质成分、培养时间等)进行筛选,构建L18-Hunter和Plackett-Burman模型(PB模型).结果 L18-Hunter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3株禾谷镰刀菌受试菌株中仅菌株3.4522产3-A-DON、15-A-DON以及毒素总量的模型拟合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回归方程系数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水分含量和培养时间是影响禾谷镰刀菌3.4522产3-A-DON、15-A-DON及毒素总量的关键因子;PB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就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毒素总量的绝对值以及DON、玉米赤霉烯酮(ZEN)、DON及其衍生物、B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及毒素总量浓度的对数值而言,该模型显著(P值分别为0.034 5、0.014 8、0.002 2、0.002 9、0.006 8、0.006 7和0.000 6),模型R2分别为0.812 4、0.861 6、0.928 7、0.921 6、0.894 5、0.895 1和0.954 3,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培养时间、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值是影响禾谷镰刀菌3.452 2产毒的关键因子.结论 培养时间、一定范围内(20% ~50%)的水分含量、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值是影响禾谷镰刀菌产毒的关键因子.
作者:徐得月;王伟;陈西平;林肖惠;李玉伟;李凤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五省农村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以2006年第二次“中国十省农村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中的西部五省农村婴幼儿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NCHS)制定的国际标准或称WHO标准评价其营养状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逐步程序法分析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30 495名婴幼儿中,生长迟缓检出率为21.44%,男童为23.61%,女童为19.23%,体重低下检出率为15.96%,男童为14.98%,女童为16.95%,消瘦检出率为7.44%,男童为7.89%,女童为6.9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出生体重、胎产次、胎龄、胎数、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4个月内喂养方式、疾病史和2周内患病情况是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西部五省农村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喂养方式、出生情况、患病情况和家庭情况有关.
作者:郑小璇;熊超;刘娜;杨昌友;杨森焙;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疆新源县不同民族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该地区恶性肿瘤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新源县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1日恶性肿瘤死亡数据,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计算新源县不同民族居民期望寿命、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和潜在减寿率(PYLL%).结果 2007-2010年新源县居民期望寿命为70.8岁,其中哈萨克族、汉族和维吾尔族居民分别为62.1、80.3和69.6岁;去恶性肿瘤后居民期望寿命为74.6岁,其中哈萨克族、汉族和维吾尔族居民分别为65.3、84.3和74.7岁;新源县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6.7/10万和117.9/10万;其中男性居民的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3.5/10万和131.2/10万,分别高于女性的67.6/10万和99.1/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居民的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9.1/10万和130.6/10万、72.9/10万和92.7/10万、75.0/10万和85.4/10万,不同民族居民的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7-2010年新源县汉族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总体下降趋势(x2趋势=87.5,P<0.001);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不明显(P>0.05);2007-2010年居于新源县居民死亡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和白血病,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7.6%;恶性肿瘤造成居民的PYLL和PYLL‰分别为11 922.0人年和10.9‰,其中男性和女性居民的PYLL分别为7 366.5和4 555.5人年,PYLL‰分别为12.6‰和8.9‰,哈萨克族、汉族和维吾尔族居民的PYLL分别为7 063.5、3 154.0和1 132.0人年,PYLL‰分别为15.0‰ 、7.4‰和10.7‰.结论 恶性肿瘤是威胁新源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男性和哈萨克族居民是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
作者:刘翔;黄瑾;郑勇;秦江梅;左彭湘;毛璐;唐景霞;牛强;张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启动子区-344C/T和第三外显因子K173R多态性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EHT)关系.方法 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2组人群(210例EHT患者和391名对照及补充的182例EHT患者和189名对照),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直接测序技术分别对其进行-344C/T与K173R基因型检测,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取传统危险因素.结果 总人群和男性中,-344C/T基因型分布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173R基因型分布仅在女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6,P=0.003 8);总人群中,-344C/T CC+ TC、K173R KK分布与体质指数、腰围、血脂异常、高血糖对EHT均存在正交互作用,饮酒、吸烟与-344C/T CC+ TC分布同时出现对EHT发生有促进作用;按性别分组的亚群中,除男、女血脂异常、女性血糖升高与-344C/T CC+ TC分布同时存在对EHT存在负交互作用外,其余均为正交互作用.结论 -344C/T、K173R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汉族EHT与正常人群中存在差异;-344 C/T CC +TC、K173R KK与传统危险因素联合作用可促进EHT发生.
作者:向泽林;赵景波;何奔;曹家穗;沈国初;杜哲群;朱红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与服刑人员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陕西省和河南省抽取4所监狱共805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05名服刑人员人格障碍的阳性筛查率为38.76%;服刑人员人格诊断问卷(PDQ-4+)的人格障碍得分为(65.36±12.59)分;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惩罚和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和否认、过度保护的得分分别为(41.27±10.54)、(23.46±6.58)、(22.52±6.21)、(10.15±4.56)、(12.52±5.41)、(12.47±2.75)分,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拒绝和否认、惩罚和严厉、偏爱被试的得分分别为(48.82±10.23)、(38.12±8.16)、(17.42±5.38)、(15.86±6.25)、(12.19±3.43)分;社会支持评定问卷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分别为(6.48±2.26)、(17.25±4.13)、(6.76±1.42)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惩罚和严厉、拒绝和否认以及父亲过分干涉、母亲偏爱被试与服刑人员人格障碍均呈正相关(P<0.05),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与服刑人员人格障碍均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服刑人员人格障碍均呈负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父母教养方式直接或通过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间接影响个体的人格障碍,且模型拟合度较好(x2=423.51,P<0.05,GFI =0.90,NFI =0.91,CFI =0.92,RMSEA=0.26).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对服刑人员的人格障碍有影响.
作者:程利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嗜肺军团菌活菌刺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TLR2 mRNA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嗜肺军团菌活菌悬液刺激体外培养的健康人PBMC,收集细胞运用RT-PCR方法测定TLR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析因分析结果显示,时间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6.06,P<0.05);时间与浓度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1.39,P <0.05);24 h时,MOI 1 、MOI 10刺激组TLR2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呈现随菌液浓度升高表达量也逐渐升高,48 h时,各组之间TLR2 mRNA的表达量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量随浓度升高呈现下降趋势,72 h时,各组之间TLR2 mRNA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菌液浓度升高表达量反而降低.结论 用军团菌体外刺激人PBMC,其TLR2mRNA的表达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定的时效与量效关系,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时间和剂量参考.
作者:高向东;张帆;王素萍;史晓红;王伟刚;王芳芳;董洁敏;雷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甲基苯丙胺(Meth)对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及原因.方法 将怀孕18 d SD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和Meth处理组,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外向瞬时钾电流变化;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观察Meth引起的细胞损伤作用;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瞬时外向电流成分中Kv1.4、4.1、4.2和4.3表达,并通过western-blot方法观察Kv4.2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87.4±12.5)pA/pF]比较,Meth能引起瞬时外向钾电流增大[(120.1±19.6)pA/pF] (P <0.01),与对照组(1.00±0.18)比较,Meth处理组凋亡率为对照组的(7.11±0.95)倍(P<0.01),钾通道抑制剂4-氨基吡啶(4-AP)明显抑制神经元凋亡(P<0.01);Kv4.2可能是外向电流成分中主要贡献者,Meth能上调Kv4.2通道蛋白表达;与Kv4.2上调密切相关的Kchip2/3、Kchip4、CaMK2蛋白表达增高.结论 Meth引起的瞬时钾电流增大可能通过Kv4.2上调来实现,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军;蒋雷;环飞;程洁;高蓉;肖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公安民警群体Utrecht-9工作投入量表(UWES-9)测评的信度、效度以及量表测评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公安局不同警种的公安民警780人,采用UWES-9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评.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提示工作投入的三因素模型,分别代表活力、奉献、专注;UWES-9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活力、奉献、专注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8、0.80和0.81;重测信度介于0.78 ~0.84,分半信度为0.92;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活力、奉献、专注和工作投入得分分别为(3.01 ±1.81)、(3.46±1.76)、(2.82±1.53)和(3.10±1.70)分;活力、奉献、专注和工作投入男性警察均高于女性警察(P<0.01);民族在工作投入的3个维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婚警察的活力、奉献、专注和工作投入均高于已婚警察(P<O.01);警司活力、奉献、专注和工作投入总体得分均低于警员及警督,其中警司与警督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修订后的中文版UWES-9信度、效度较高,可为国内相关研究所采用;警察工作投入随着人口学特征不同而有差异.
作者:李富业;赵俊岭;张沛;刘继文;连玉龙;王婷婷;张伟文;陈岳伟;赵新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地鉴定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基因的方法.方法 比对11种KPC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在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PCR反应体系,评价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对样本分离株进行检测,通过测序、药敏实验等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结果 该方法可准确、特异地鉴定KPC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他不携带该基因的菌株均无阳性结果;阳性质粒、纯培养细菌和模拟样本的灵敏度分别为10 copies/μL、10CFU/mL和102CFU/mL;检测489株临床痰液样本分离菌,产KPC型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阳性7例,大肠埃希菌阳性11例、枸橼酸杆菌阳性1例,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荧光定量PCR法能准确、特异、快速地鉴定KPC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操作简便,可用于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菌株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检测结果表明浙江地区目前以携带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为主的菌株.
作者:罗芸;金大智;叶菊莲;张政;沈伟伟;陈慧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小学生视力及眼轴与平均角膜曲率半径比(简称轴率比)(AL/CR)的差异,寻找近视发展重点监控人群.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羊坊店学区6所小学1 538名一、四年级小学生进行连续3年的视力和眼球生物学指标追踪调查.结果 一年级组与四年级组小学生视力和轴率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人群入学后视力和轴率比均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且2组人群3年随访期间视力和轴率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年级组3年间视力不良患病率分别为25.5%、38.7%和47.3%,四年级组分别为49.3%、69.3%和74.3%;同一年级组女生视力不良患病率高于男生;一年级到二年级、四年级到五年级区间近视发展速度快;一年级组不同性别学生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轴率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年级组不同性别学生远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年龄增长,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逐年升高,视力水平下降,轴率比增大,6~7岁和10 ~ 11岁是近视发展快的阶段,是近视防控的重要监测点.
作者:金恩忠;肖林;张拓红;李文斌;刘鹏飞;王冰玉;陈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区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1 625名中小学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调查.结果 天津市区中小学生单亲比率为10.8%,和平区高,为12.85%,七年级学生单亲比率高,为12.79%;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方面的得分低于父母为中专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65分)检出率为20%;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双亲学生(P<0.05);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与单亲学生MHT的8个因子均呈正相关(P<0.01);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天津市单亲中小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张晓菲;梁瑞华;毛富强;冯秀娟;刘霞;刘宏伟;侯筱菲;柳雷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