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岛礁人员健康状况及文体活动动态变化分析

吴新文;夏菱;颜志伟;曾伟杰;王治中

关键词:岛礁作业人员, 健康状况, 文体活动, 驻岛礁人员, 现报告如下, 医疗卫生, 生活空间, 身体, 健康水平, 保障方案, 强辐射, 批次, 环境, 高盐, 高湿, 单调, 大陆, 补给
摘要:岛礁作业人员(简称岛礁人员)生活在高温、高湿、高盐、强辐射的环境中,生活空间狭小,活动单调,远离大陆,补给困难.为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制定合理医疗卫生保障方案提供依据,2004年9月~12月,对某批次驻岛礁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文体活动情况进行了连续91 d的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济南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及其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济南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及其流行病学状况,为采取科学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该市地处黄河以北2县的所有乡镇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不同方位各抽取5个村庄,每个村庄采集饮用水2份检测饮水碘含量,并了解饮水类型及水井深度.每个村庄采集5户居民食用盐样检测.结果 调查2个县的29个乡镇,采集检测居民饮水376份,其水碘含量均值(112.1±91.3)μg/L,中位数90.3 μg/L(0.5~605.2 μg/L),居民户碘盐覆盖率90.2%.在29个乡镇中存在7个高碘地区,累计受危害199 317人.7个高碘地区都处于黄河以北的黄河冲积平原,集中分布、相连成片.水碘含量与水井深度呈正相关.检测居民随意尿样725份,其尿碘中位数327.0μg/L(35.6~2938.5 μg/L).检查居民甲状腺725人,甲状腺肿大率4.8%.结论 济南市现有7个高碘地区,居民甲状腺肿大率在正常范围,但其碘营养水平呈过剩状态,应停止碘盐供应,采取分类防治策略.

    作者:翟丽屏;刘传蛟;黄居梅;秦玉平;郭晓尉;陈祖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岛礁人员健康状况及文体活动动态变化分析

    岛礁作业人员(简称岛礁人员)生活在高温、高湿、高盐、强辐射的环境中,生活空间狭小,活动单调,远离大陆,补给困难.为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制定合理医疗卫生保障方案提供依据,2004年9月~12月,对某批次驻岛礁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文体活动情况进行了连续91 d的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新文;夏菱;颜志伟;曾伟杰;王治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保健效果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有资料表明,北京市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比当地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高1倍[1],围产儿死亡率也居高不下,为保障流动人口孕产妇顺利渡过围产期,《北京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模式的研究》项目正式启动,以探索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及病残儿的出生率.

    作者:王笑灵;燕珊;余丽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出生缺陷高发区地球化学环境中微量元素分析

    目的 了解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区地球化学环境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对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区中阳、交口县及低发区平遥县土壤、粮食、饮用水源和人发样品中As、Se、Mo、Zn、Sr、Fe、Sn、Mg、V、Cu、Al、K、S、Ca等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再用非参数检验和逐步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出生缺陷高、低发区的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结果 出生缺陷高发区环境中S元素含量高,Sr、Al元素含量低.此外,高发区与对照低发区的水、粮食以及人发中Mg、Mn、Mo、Fe、Cu、Ca和Sn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出生缺陷高发区和对照区土壤、粮食、饮用水源及人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通过环境因素中微量元素分析来推断出生缺陷发生风险高低.

    作者:张科利;彭文英;何艳微;郑晓瑛;王劲峰;陈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女性人群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在生殖道感染者和健康女性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探讨其致病性和致病条件.方法 在同期采集生殖道感染者和健康女性生殖道分泌物,采用培养法和倍比稀释法进行Uu和Mh的定性培养和颜色变化单位(CCU)浓度检测,对2类人群的支原体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阳性率(84.1 %),显著高于健康女性人群(55.8%)(χ2=26.457 1,P<0.000 1);生殖道感染者以Uu和Mh的混合感染为主,健康女性以单纯Uu感染为主,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13 2,P<0.000 1).支原体CCU浓度检测结果显示,妇科炎症人群支原体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女性人群(Uu:秩和检验Z=-4.309 4,P<0.0001;Mh:秩和检验Z=-2.882 0,P=0.004 0).结论 Mh的致病性强于Uu;Uu和Mh并存具有一定的协同致病作用,且在感染菌量较高时易致临床症状出现.因此,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者进行支原体定量或半定量检测和有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艾静;王蓓;于红;郭海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内含子4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新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5岁及女性≤65岁患冠心病为早发冠心病,以188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315例迟发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eNOS基因内含子4 VNTR多态性.结果 eNOS基因内含子4 VNTR c/c、c/b、b/b、b/a、a/a基因型频率,早发冠心病组分别为0.53%,0.00%,81.38%,16.49%,1.60%;迟发冠心病组分别是0.00%,0.32%,77.46%,20.32%,1.90%.c/c+c/b+b/b与b/a+a/a基因型在2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OR=1.294,95%CI=0.820~2.043).c、b、a等位基因频率,早发冠心病组分别是0.53%,89.63%,9.84%;迟发冠心病组分别是0.16%,87.78%,12.06%.c+b与a的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0,OR=1.257,95%CI=0.830~1.904).在α=0.05显著性水平上,用多元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吸烟、饮酒、收缩压、体质指数腰臀比、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后,eNOS基因内含子4 VNTR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也无显著相关(P=0.427,OR=0.819,95%CI=0.500~1.341).结论 eNOS基因内含子4 VNTR多态性可能不是早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茂红;贾崇奇;刘同涛;刘兆兰;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焦炉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SP 72表达特征

    目的 研究焦炉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2(HSP72)表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焦化厂焦炉工人267人和对照30人,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HSP 72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作业环境空气中苯并(a)芘[B(a)P]浓度.收集研究对象个人信息.结果 炉顶工、炉侧工外周血淋巴细胞HSP 72表达水平(G±SG)(1.20±0.47,1.30±0.37)显著高于对照组(0.85±0.34),炉侧工显著高于炉底工(1.0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作业环境[B(a)P]浓度与相应作业区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2表达水平呈二项式分布(R2=0.9999).Logistic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焦炉逸散物暴露引起淋巴细胞HSP 72表达阳性的调整OR为1.31,其中炉顶工、炉侧工调整OR分别为1.49和2.6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低暴露水平下(炉底工、对照组),吸烟指数和饮酒是HSP 72表达水平升高的抑制因素(β分别为-0.0001和-0.05,P<0.05).结论 焦炉逸散物可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2表达升高,但高暴露剂量为焦炉逸散物对HSP 72表达有抑制作用.低暴露水平下吸烟和饮酒对HSP 72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郑金平;孙健娅;郭亮;梁华山;田凤(契);邬堂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疾病和避孕措施调查

    目的 调查农村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疾病的现患率和避孕措施及影响因素,为计生服务和生殖道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经济水平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抽中的育龄妇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SPSS软件分析资料.结果 农村育龄妇女以避孕环节育为主,低年龄高学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妇女容易使用避孕环和避孕套,高年龄低学历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妇女使用绝育术和其他方式避孕;高龄妇女易患子宫肌瘤和其他生殖道疾病.经济发达地区妇女生殖道疾病以阴道炎和其他疾病为主,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宫颈炎和子宫肌瘤为主.结论 与城市相比,农村育龄妇女的节育模式还没有明显变化,生殖道疾病的患病率不容乐观,应该适当调整计生服务模式,并加大对各种生殖道疾病的防治工作力度.

    作者:刁玉涛;李会庆;杨艳芳;房学强;刘洪庆;陈会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碘化钾对大鼠血液抗氧化能力影响

    目的 观察补充不同剂量碘化钾(KI)对Wistar大鼠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低碘组(LI)、适碘组(NI)、5倍高碘组(5HI)、10倍高碘组(10HI)、50倍高碘组(50HI)、100倍高碘组(100HI).喂养3,6,12个月后,检测血液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LI组GPx活性在3个月和6个月时均低于NI组(P<0.01),MDA含量在6个月时较NI组增高(P<0.05).LI组SOD活性与N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3个月时,100HI组较NI组GPx活性降低(P<0.01);在实验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4个高碘组SOD活性和MDA含量与N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碘导致大鼠血液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液的抗氧化系统对高碘有一定的耐受能力;血液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代偿能力.

    作者:叶振坤;林来祥;聂秀玲;阎玉芹;陈祖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唐山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唐山市自1992年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为了解唐山市新生儿不同时期乙肝疫苗接种水平及其接种质量,我们对2003~2005年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接种资料来源于市、区级妇幼保健院产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和本市路南区卫生防疫站及社区服务站接种登记.(2)判定标准:①及时接种:第1针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接种,第2针在第1针后30~35 d内接种;②及时全程接种:第1、2、3针接种均在计免要求的时间内完成;③全程接种:按0,1,6个月免疫程序周岁内完成3针免疫.(3)乙肝表面抗原检测:被调查新生儿的母亲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全都阴性.

    作者:刘玉华;孙福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脂异常与蒙古族高血压关系

    目的 研究血脂异常与蒙古族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 对2 547名20岁~蒙古族居民进行血压等的测量,吸烟、饮酒等因素的调查及血脂的检测,采用单因素χ2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以OR值作为评价关联的指标,用Mantel-Haenszelχ2趋势检验法分析甘油三酯(TG)与高血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TC)异常、甘油三酯(TG)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与高血压相关联(P<0.001).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和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后,TC异常及LDL-C异常与高血压的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G异常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OR=1.579,95%CI=1.232~2.024).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蒙古族高血压的患病危险性有随着TG的升高而增高的趋势.结论 TG异常可能是蒙古族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的患病危险有随TG水平升高而增高的趋势.

    作者:唐惠;滕国兴;刘国玉;佟伟军;张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赛莱西布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赛莱西布(celecoxib)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赛来西布处理HepG2细胞,分别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试验、DNA梯度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赛亚西布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其cox-2活性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法和比色法检测赛莱西布对HepG2细胞胱氨酸蛋白酶3(clasepase-3)蛋白质的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 12.5,25,50μmol/L的赛莱西布作用于HepG2细胞后,HepG2细胞增殖受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赛莱西布干预组HepG2细胞DNA明显降解,可见细胞凋亡特征性梯状DNA条带;干预组HepG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及活性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赛莱西布明显抑制HepG2细胞cox-2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赛莱西布可通过cox-2通路和caspase3通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余红平;仇小强;曾小云;钟秋安;卢栋;李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山东省已婚育龄妇女避孕套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套使用状况及分析避孕失败原因,以提高避孕套使用效率,减少非意愿妊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山东省8个市县农村20 543名已婚育龄妇女在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的生育避孕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失败率和危险因素.结果 近3年的避孕模式中,单纯使用避孕套的比例为45.1%,与节育器合用的比例为38.1%,避孕套避孕失败率为11.2%.避孕套避孕失败主要原因是未能坚持使用、套破裂和套滑脱.低年龄组使用避孕套失败的危险性增加,月经规律及没有月经期症状可降低避孕套使用的失败率,怀孕次数少和无流产史与使用避孕套避孕失败呈负关联.结论 山东省农村避孕套使用率不断增加,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避孕套的正确使用率.

    作者:房学强;李会庆;刁玉涛;陈向玲;吕志华;姜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建立与评价

    目的 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快速、敏感、特异的PCR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特异性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溶血素基因(hlyA),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 在706 bp处出现nuc基因的目的片断,只有单增李斯特菌的目的片段获得扩增,其他菌种扩增均呈阴性;该方法可以检测到3.3 ng/L的DNA.结论 PCR方法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和简便,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作者:刘桂华;乔凤;黄鑫;龚云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哺乳妇女与其婴儿碘营养状况关系

    目的 探讨哺乳妇女及其婴儿碘营养的关系.方法 将哺乳妇女及其婴儿尿碘进行配对,并用相关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尿碘测定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结果 哺乳妇女及其婴儿尿碘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179对0~14月龄婴儿和97对0~7月龄婴儿分别为0.344(P<0.01)和0.524(P<0.01),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214.204+0.677 x和^y=136.517+1.178 x.0月龄~和4月龄~组比较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0月龄~,4月龄~组婴儿与其哺乳母亲之间的尿碘具有较好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而变小.

    作者:蒋小兰;鲍务新;邱玉中;陈世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微波辐射对雄性生殖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微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通讯、信息产业、医疗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益处,但其所产生的微波辐射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存环境中主要的污染源.微波辐射对人类生殖系统的影响,不仅关系着家庭和社会的安宁,也涉及人类未来.微波辐射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微波辐射对雄性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林孟端;陈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儿型骨碱性磷酸酶检测技术培训效果分析

    小儿型骨碱性磷酸酶(NBAP)是成骨细胞的表型标志物之一,它可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或功能状况[1],是近年来主要用于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和亚临床鉴别的特异性参考指标[2-4],也是目前用于评价人体骨矿化障碍的佳指标.根据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诊断技术需求调查结果,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技术被列为首选需求项目.为确保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应用NBAP检测技术,我们对推广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技人员开展了NBAP检测技术的基层培训,并对培训情况和培训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志俊;蒋海瑛;楼涤;陈睿;王美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与HBV宫内感染关系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3、DR7、DR13、DR53等位基因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探讨HBV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确定HBV宫内感染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各187例外周静脉血血块中HLA-DR3、DR7、DRl3、DR53等位基因型分布及频率.结果 (1)宫内感染组孕妇HLA-DR3基因频率为24.14%(7/29),显著高于非宫内感染组孕妇的6.33%(10/158)(P=0.007).其余各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宫内感染组新生儿HLA-DR3基因频率为17.24%(5/29),显著高于非宫内感染组新生儿的5.06%(8/158)(P=0.033).其余各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母婴HLA-DR3同阳性在宫内感染组与宫内未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母婴HLA-DR7、DR13、DR53同阳性在宫内感染组与宫内未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阳性孕妇及其胎儿同时或任一携带HLA-DR3,易导致HBV宫内感染;HLA-DR3是HBV宫内感染的易感基因.

    作者:冯永亮;王素萍;史晓红;魏俊妮;赵小嘉;安珊珊;陈晓;麻春林;张昌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济南市城乡居民血脂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济南市城乡居民血脂水平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从济南市城区和农村抽取1 929名35~70岁城乡居民为调查对象.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按性别、年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城市居民TC、TG、HDL-C和LDL-C均值高于农村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城市居民血脂各参数均值均高于农村居民.

    作者:周晓红;路方红;张云霞;金世宽;赵颖馨;王舒健;杨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与生殖道感染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次数与生殖道感染(RT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山东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4 429例,应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工流产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关系.结果 有无人工流产史的育龄妇女人群的生殖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6,P=0.008),人工流产史与生殖道感染有关联,OR为1.231,95%CI=1.056~1.434.随着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生殖道感染的危险性也升高,特别是人工流产次数在3次以上时,危险性增加更明显.结论 人工流产是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人工流产次数增加,生殖道感染的危险性升高.

    作者:刘洪庆;李会庆;陈会波;刁玉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