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樟芝抑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孟繁岳;车会莲;杜杰;李蓉

关键词:樟芝, 抑瘤作用, 荷瘤小鼠, 小鼠免疫功能, 生物活性物质, 三萜类化合物, 肿瘤免疫, 药用真菌, 体内实验, 功效, 非褶菌目, 调节作用, 子实体, 抗氧化, 消炎, 抗癌, 机体, 多糖
摘要:樟芝属非褶菌目、多子孔科,珍贵的药用真菌.据报道,樟芝中含有丰富的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癌[1]、消炎[2]、抗氧化[3]等功效.本实验通过荷瘤小鼠的体内实验,对樟芝子实体的抑瘤功效及对机体肿瘤免疫的调节作用进行探讨.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八氯二丙醚对小鼠肝肺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八氯二丙醚对小鼠肝、肺细胞的遗传性作用.方法采用改进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八氯二丙醚对小鼠肝、脾和肺细胞的DNA损伤.在小鼠接触0,100,200,400,800mg/(kg·w)的八氯二丙醚后0,3,9,24,48,72 h,从单细胞水平观察其对小鼠肝、肺等主要脏器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小鼠接触400,800mg/(kg·bw)的八氯二丙醚3,9和24 h,可引起明显的肝和肺细胞的DNA链断裂.但48 h后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八氯二丙醚在一定剂量下对小鼠具有遗传毒性作用.

    作者:谈伟君;王心如;徐锡坤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饮用水中无机消毒副产物的离子色谱法测定

    饮用水的消毒副产物由于其致癌、致畸、致突变性,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在美国的饮用水中成为优先控制指标.我国2001年9月1日起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也增加了消毒剂及其副产物的指标.据WHO的调查,亚氯酸盐属于生成高铁血红蛋白的化合物,国际癌症研究所将亚氯酸盐列为易见的致癌物.溴酸盐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WHO近确定饮用水中溴酸盐的临界极限值为25 μg/L[1].目前,国内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的检测大多采用碘量法和分光光度法[2],操作繁琐、灵敏度低.本文采用瑞士万通MIC研究型离子色谱仪,直接进样离子交换-抑制型电导检测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溴酸盐,一次进样33 min可完成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运行成本低,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黄丽;李月欢;袁达康;陈润秋;刘志权;陈砚朦;杨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7 862例受血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

    输血传播疾病不仅成为整个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而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通过输血途径可传播的疾病有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疟疾等[1].然而,由于缺少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受血者输血前后传染病感染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影响有关卫生政策法规的规定.为有效监测医院内输血感染情况,证实输血前血清学指标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避免相关的医疗纠纷,本文对准备受血的7 862例住院患者进行输血前血清学感染性指标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刘庆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转基因抗虫棉籽油营养与卫生质量评价

    转基因抗虫棉[1]DR409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试生产的双价抗虫棉,双价抗虫棉是指在普通(非转基因)棉花品种中导入两个抗虫基因,一个是Bt Cry1Ac基因,另一个是API-B基因.双价基因的导入不仅增加了抗虫种类,而且使导入的基因更加稳定.在使棉花增产的同时,合理利用棉籽生产棉籽油为人类服务,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为此,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于2003年6月~2004年6月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籽油营养与卫生质量评价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常改;李静;杨溢;霍飞;王晓明;孙美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啤酒中牛磺酸的荧光测定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探讨啤酒中牛磺酸的荧光测定方法以及牛磺酸在啤酒中的稳定性.方法以啤酒为基质,牛磺酸为添加剂,分别配制成5个浓度水平牛磺酸啤酒,各分装2份.1份放于4℃保存,另1份置棕色试剂瓶室温保存,放置6个月后与同样方法现配置的牛磺酸啤酒进行平行对照测定;待测样品经去泡、离心等处理后,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柱分离出牛磺酸,与邻苯二甲醛(OPA)/2-巯基乙醇衍生化后进行荧光法测定.结果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2.4%,回收率>95%,小检出限为0.023 mg/L;放置6个月的和现配置样品中的牛磺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而且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啤酒中添加的牛磺酸;牛磺酸在啤酒基质中非常稳定,具备开发牛磺酸保健啤酒的可行性.

    作者:刘辉;徐国卉;冯福民;周瑞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宜兴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变异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江苏宜兴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点和变异情况对疾病的影响.方法对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6例HCV抗体阳性患者血清进行HCV RNA检测,采用5'非编码区(5'NCR)1,2,3,1 b型特异性引物,对阳性标本进行Simmonds分型.选取未经干扰素治疗的43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 RNA阳性血清,采用RT-PCR扩增HCV包膜区(E2),单链构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法(SSCP)获得HCV准种条带数,准种数>2为复杂准种,比较不同肝病活动度患者的准种复杂情况.结果166份血清中,有102份为HCV RNA阳性.其中1 b型86份占84.3%,2型6份占5.9%,1 b/2型的混合感染5份占4.9%,不能分型的5份占4.9%.男性和女性在基因型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单一型感染和混合型感染的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年龄、不同临床类型的肝炎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V包膜区准种复杂与否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正常与否具有相关性.结论江苏宜兴地区的HCV感染主要为1 b型,病毒的变异程度与ALT成正相关.

    作者:丁伟良;邵建伟;许可;潘建强;谈水飞;邓小昭;喻荣斌;胡学芳;张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抗HEV-IgA在急性戊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HEV-IgA的方法,了解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EV-IgA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探讨其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北京万泰公司基因重组HEV ORF-2/ORF-3抗原预包被的酶标板,HRP标记羊抗人IgA建立检测血清抗HEV-IgA的方法.酶联免疫试验检测60例HEV RNA阳性戊型肝炎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抗HEV-IgA、抗HEV-IgM(捕获法)、抗HEV-IgG水平.结果60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EV-IgA、抗HFV-IgM均为阳性,而对照组410例非戊型肝炎病人中,5例抗HEV-IgA阳性,6例抗HEV-IgM,且抗HEV-IgG和HEV RNA均阴性,其中仅有一例出现抗HEV-IgA和HEV-IgM双阳性(隐性感染).动态检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HEV RNA、抗HEV-IgA、抗HEV-IgM和抗HEV-IgG,发现急性戊型肝炎血清HEV RNA持续至发病后(20±11)d,抗HEV-IgA阳性持续至(120±23)d、抗HEV-IgM阳性持续至(90±15)d,自发病后第2个月开始,抗HEV-IgA、抗HEV-IgM阳性率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型肝炎患者抗HEV-IgA阳性较抗HEV-IgM阳性持续时间长,抗HEV-IgA检测弥补了抗HEV-IgM阴性急性戊型肝炎的诊断,同时检测抗HEV-IgM和抗HEV-IgA,可提高急性型肝炎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陈焰;田德英;夏宁邵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稀土地域野生山茶营养成分及稀土含量分析

    为了解稀土地域野生山茶的营养成分及稀土元素的含量,以便为稀土地域野生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特确立了本项研究.

    作者:宫雪鸿;许秀举;李美仙;王海英;安建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营养性肥胖大鼠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变化

    目的观测营养性肥胖大鼠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变化以及心脏/体重、肝脏/体重比改变.方法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血浆ADM含量;称各组大鼠心脏、肝脏湿重,并分别计算与体重之比.结果肥胖大鼠血浆ADM水平(78.35±6.38)pg/m1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大鼠(92.47±10.61)pg/ml(P<0.05);心脏(g)/体重(g)、肝脏(g)/体重(g)比(0.319±0.019),(3.334±0.410)均明显高于普通饲料喂养组(0.225±0.020),(2.951±0.730)(P<0.05).结论营养性肥胖大鼠血浆ADM水平降低,在大鼠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以及肥胖症大鼠心脏/体重、肝脏/体重比增大中可能起作用.

    作者:余上斌;刘声远;刘垒;冯秀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舟山海岛21802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随着围产医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出生缺陷(BD)已是婴儿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2000~2003年在舟山市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单位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以了解海岛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和防范措施提供依据.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毛亚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醛易感性生物标志物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基因多态性显示了遗传背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可能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抵御不良环境因素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对维持种群的生存与延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对它的研究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基因多态性与病因未知的疾病关系的研究及对已知特定环境因素致病易感基因的筛选.由于基因多态性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因此,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模式上,不同的种族之间有可能不同.所以,开展我国人群的基因多态性与环境作用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职业病医学中则更具有实际的意义.随着对人类基因组了解的深入,对特定污染物易感人群和耐受人群对疾病、毒物的易感性与耐受性的研究手段已经更多地发展为以已知的基因型为起点,这有助于进一步阐明环境因素的致病机制,也推动了遗传易感性标志物的研究.

    作者:冯斌;邵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舟山海岛1 069名妊娠晚期妇女骨密度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骨密度分布规律,为指导孕妇钙营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技术测定舟山海岛1 069名妊娠晚期妇女骨超声传导速度(SOS),并以T-Score值评价,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折其骨密度变化规律.结果1 069例妊娠晚期妇女中T值小于-1.0者391例,占总数的36.58%;20岁~、25岁~、30~、35~、38岁4个年龄组骨密度测定SOS均值分别为407 939,4118.48,4 154.05,4166.88(m/s),各年龄组SOS均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3,P<0.001).骨SOS均值与年龄关系的优模型为Y=3237.62+264.52ln(X)(r=0.91,F=77.97,P<0.01).骨SOS值与BMI关系的优模型为Y=-0.52X2+23.83X+3 855.66(r=0.89,F=12.72,P=0.0047).结论36.58%的孕妇骨矿物含量减少,其中1.40%达到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孕妇在妊娠期间存在骨丢失现象,但其骨密度在20~38岁之间仍呈进行性增加.孕妇的体质指数与其骨矿物丢失程度正相关.

    作者:陈海兰;黄芳;胡梅青;黄满仙;唐爱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SIVmac239对猕猴B淋巴细胞生长活性的抑制

    目的探讨恒河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感染CD4+T淋巴细胞后,可否产生某些抑制B淋巴细胞生长的活性因子,为HIV/AIDS病原学研究提供线索.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实验观察不同时间收集的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上清和未感染SIVmac239的CD4+T淋巴细胞的上清对猕猴B淋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3H thymidine uptake assay判断其是否抑制B淋巴细胞的DNA合成,用凝胶电泳方法检测DNA合成抑制的凋亡机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上清含有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生长的因子,其抑制效果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些因子可较强的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高抑制率可达81%.凝胶电泳试验结果未见DNA梯状条带.Western blot试验发现Cyclin D1表达被抑制.结论SIVmac239感染CD4+T淋巴细胞可产生抑制B淋巴细胞生长的因子.此因子可较强的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DNA的合成,但并不引起B淋巴细胞凋亡.其主要机制为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的产生,使B淋巴细胞停止在G1期,即抑制作用的主要机制为细胞被捕获在细胞周期的G1期.

    作者:姚振江;王滨有;赵景波;李洪源;高桥めぐみ;高桥秀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沈阳市零售肉类大肠埃希菌与沙门菌污染调查

    目的了解沈阳市不同类型市场零售肉类大肠埃希菌与沙门菌污染状况.方法2003年1~12月从沈阳市2个超市,6个农贸市场和10个街边市场,随机采集零售生肉类包括鸡肉、鸭肉、兔肉、猪肉和牛肉样品500份,应用常规方法检测其受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菌(Salmonellaserouars)的污染情况,分析不同肉类品种、不同市场类型、不同季节对污染的影响.结果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在鸡肉、鸭肉和兔肉样品中均为100%,牛肉和猪肉样品中分别是89%和85%;沙门菌在鸡肉、鸭肉、兔肉样品中的检出率分别是61%,71%和83%,在猪肉和牛肉中分别是40%和48%.结论超市样品中2种微生物污染率低,街边市场零售肉类污染率高,农贸市场样品受污染程度居中.不同肉类以及不同市场类型2种微生物污染程度有明显差异,零售生肉是传播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潜在途径.切实有效的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性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艳;汤雪梅;丛柏林;魏锋;周仁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关系.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与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20对自杀未遂者及对照进行分析.结果自杀未遂者中存在Apo E4种基因型,分别为Apo E-E2/3,E3/3,E2/4和E3/4,其中以Apo E-E3/3为主.经多状态模型分析影响不同基因型自杀未遂(ApoE-E2/3、E3/3、E2/4均相对于E3/4基因型)的因素,发现情感冲突、对现在生活不满意与E2/4基因型相关,情感冲突与E2/3基因型相关,没有发现与E3/3型相关的因素.经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未发现不同Apo E基因型与自杀未遂相关联.结论本研究不支持Apo E基因与自杀未遂相关联,但不同Apo E基因型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不同.

    作者:贾存显;赵仲堂;高莉洁;汪心婷;郝凤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甘豆汤对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甘草酸及大豆黄酮有抗氧化作用.已知人体内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是某些药物产生肝损伤的病理生化基础[1].四氯化碳(CCl4)所致的肝损伤是通过自由基而起作用[2].因此,我们在证实了甘豆汤无任何毒性和诱变活性的基础上进行了甘豆汤对CCl4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师邱毅;王莉;高广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职业卫生监督与服务管理

    随着国家各项事务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已成为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特点.本文将主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职业卫生行政监督管理和专业服务管理进行论述.

    作者:宋文质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社会支持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1].人的应对方式和精神症状之间存在选择性相关,总体评价是寻求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心理和人格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而不良身心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2],如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冲突等.本文对体育类等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程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社会支持程度的角度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帮助.

    作者:胡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氯氰菊酯对大鼠性激素水平及酶活性的影响

    氯氰菊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杀虫剂,主要的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目前对生殖系统的毒性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对氯氰菊酯染毒雄性大鼠性激素及睾丸标志酶的检测,探讨氯氰菊酯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作者:胡春容;李君;佟俊旺;李清钊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2003年广东省流感病毒的流行概况及特征

    目的了解2003年广东省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和抗原变异情况.方法根据广东地区流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的抗原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病毒HA1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序列和Gene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较,用MegAlign软件绘制种系发生树.结果全年分离到510株流感病毒,其中H3N2亚型流感481株,占92.4%;乙型流感29株,占7.6%.实验室证实流感爆发52起,其中50起暴发是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2起暴发是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H3N2亚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和疫苗株A/Pana-m√2007/99(H3N2)有所不同.类似于A/Fujian/411/02(H3N2).在HA1区氨基酸序列上,和疫苗株A/Panama/2007/99(H3N2)同源性为92.1%,存在有25个氨基酸差异.28株乙型流感病毒属于Victoria系,抗原性类似疫苗侏B/HongKong/330/01,1株乙型病毒属于Yamagata系,抗原性不同于B/Sichuan/379/99.结论2003年广东省流感活动比2002年要强;同时流行着甲型(H3N2)和2个谱系的乙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毒株是优势株,抗原性发生了漂移.

    作者:鄢心革;彭国文;张欣;倪汉忠;邓爱萍;万卓越;柯昌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