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欢
目的:探讨急诊科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中应用护理安全日历的效果和意义.方法: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在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中建立并实施护理安全日历,采用实施前后自身对照法,以2013未建立并实施护理安全日历前作为对照,观察并比较不同时段的急诊科护理工作情况.结果:护理安全日历实施后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实施前发生率(P<0.05),护理安全日历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安全日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急诊科在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中建立并实施护理安全日历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不良事件管理的主动性,持续改进急诊科护理质量.
作者:王晓燕;蔡雅萍;何佳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就医院而言,心胸外科主要需要应对的疾病有心脏疾病需要手术的、肺癌、食管癌、气胸、纵隔病变,多数医院也把乳腺病变归人胸外科.这些疾病均属于比较棘手的病变,如果不能对患者进行细心的护理,稍有闪失,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事故,进而引发医患纠纷,使得医院的名声受损,患者也会因此受到伤害.故对于心胸外科监护病房中的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就格外严格,也由此导致护理人员产生了心情压抑、紧张、信心丧失等心理问题.因此解决其常见心理问题也备受医护人员的关注.作者将一些心胸外科监护病房护士的常见心理问题简要提出并予以探讨,进一步寻求解决措施.
作者:吴燕;胡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内镜微创治疗患者规范化围术期的管理措施,并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温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进行内镜微创治疗的2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围术期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86.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97.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采用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全方位、高效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潘春怀;程娇雷;陈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为了减少门诊药房患者等候取药的时间,提高药师发药的准确率,杭州市中医院2014年6月引进了智能药架,智能药架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杭州市中医院门诊药房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医患关系,深受病人的好评.
作者:施俊伟;潘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措施和成效.方法:研究对象为7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管理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管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满意度.
作者:方娴;包剑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基层医生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现状,并探讨提高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措施.方法:于2014年1~11月期间,采用自编慢性病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对浙江省三门县45所基层医疗机构的312名基层医生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采用自制的慢性病健康知识问卷,对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共计320例,进行慢性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并调查其对医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312名基层医生中,对重点人群进行过慢性病筛查的有178名,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过家庭随访的有167名,参与组织社区慢性病宣传活动的有105名.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难点调查中,选择工作任务重的有226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健康教育资料相对缺乏.回收有效患者调查问卷316份,慢性病知识掌握合格的仅有196例,对医生知识宣教表示满意的有177例.结论:基层医生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现状欠佳.影响基层医生进行慢性病健康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跟基层医生工作量大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制度、资源的不完善有关系,基层医疗机构及医生应该重视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并针对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慢性病健康教育效果,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万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医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色鲜明,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行业不时曝出违反法律法规事件,医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引起人们担忧,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宣传、贯彻、教育,是提升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为医药行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医药高等职业院校责无旁贷.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实施中医药文献中有关医德论述的教育,对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医学教育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人文教育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文章提出,古代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现代医学教育特别是中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作者:张宝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文章旨在了解外科患者手术感染情况,探究患者术后出院随访对于手术部分的感染率的影响,为有效预防外科术后感染提供可靠凭据.方法:选取浙江省青田县船寮中心卫生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1200例住院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对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并建立起患者出院后随访跟踪档案,在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内进行上门随访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对手术切口护理情况.结果:1200例手术患者,共计发生106例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8.33%.感染患者中,住院期间感染共计66例,感染率为5.50%,占总感染患者62.26%,患者出院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共计40例,感染率为3.33%,占总感染患者37.74%.随访前后患者对手术切口护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随访后明显优于随访前,P均<0.05.结论:在对手术患者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研究时,需使用标准的监控方案,加强患者出院后跟踪随访,获取有效的监测数据,有助于医务人员了解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真实情况,总结分析感染,达到有效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目的,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作者:周秋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管理开展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哌替啶、镇痛泵、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应用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小时、12小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53±0.54)分和(2.81±0.60)分,对照组分别为(1.60±0.52)分和(4.79±1.78)分(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 (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升临床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苏正;杨金佶;郑文娴;饶世鸣;林玲玲;项蒙;林媛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众多的乡镇及社区加强了对公共卫生科的建设.通过建设,有效促进了基层卫生公共服务体系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社区及乡镇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文章就基层公共卫生科建设及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发展建议.
作者:王碧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互联网+”意味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其创新成果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并提升传统行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互联网+”给高校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从传统课堂教学到课程网站、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black-board平台再到翻转课堂、微课、慕课,但同时也提出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文章从高校药理教学的角度剖析“互联网+”给高校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王青青;邓秀兰;鲁艺;张晓晶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实行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医院经济发展与管理决策的基本依据,也是公立医院生存与发展的保障.文章通过阐述医院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结合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探讨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开展及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春舫;卢学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彰显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深刻道理,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育人功能.要克服中医药文化育人工作中存在的边缘化、无序化、单一化等现实问题,中医药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育人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彰显中医药文化的育人价值.
作者:朱倩;黄文秀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实景演练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应急预案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应急预案培训采取实景演练方式、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和问卷调查,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实景演练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应变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降低了护理风险和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将实景演练用于重症医学科应急预案培训,可有效提高重症医学科应急预案的培训效果,有利于医护人员掌握应急预案知识,提高应变及操作能力,而且培训时间短,效率高.
作者:莫佩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模式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全病程管理组和传统管理组,每组各40例.全病程管理组采取全病程管理模式,传统管理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于来住院治疗时、治疗2周和随访6月3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全病程管理组患者依从性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全病程管理组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结论:全病程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实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更加明显.
作者:汪庆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随机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名临床科室护士及出院患者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进行3次,并在调查中确定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不满意的要点.结果:品管圈的实施使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提升了42.1%.结论:品管圈的实施有助于发现和解决住院药房的问题,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和药师的工作能力.
作者:吴飞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通过分析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发生安全隐患的原因,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及时的识别各种安全隐患,并进行评估和处理,制定安全有效的保护措施,达到降低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护理整体质量.
作者:姚婧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践中的价值.方法:以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的204例耳鼻喉头颈部患者为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性护理措施,而实验组则将风险管理措施贯彻到整个护理过程中.比较两组运用了不同护理方法后的差异,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措施运用在临床护理上,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一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吴莉莉;郑峰;李静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国家级创新创业课题成员目前的综合素质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探究大学生创业课题对中医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作用,并对如何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升中医药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与深入访谈法,分析探讨大学生创业课题对中医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结果:通过对参与创业课题成员的调查,不同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结论:参与创业课题的学生从思想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五方面体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郭艺玮;张舒媛;赵建磊;曾旭;乔庆彬;艾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