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宏;朱益民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的逐步改进和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初用于一般患者短小手术麻醉中保持自主呼吸时的气道管理,但现在已发展到困难气道的处理.本文就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插入气管导管和喉罩通气对血流动力学、听觉诱发电位(AEP)及用药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宋剑乔;严火荣;胡贤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以5岁以下幼儿发病为主,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本病,国内1981年首次报告了HFMD疫情.本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传播快,流行强度大,在短期内可造成大流行[1].本文分析我院2008年4-5月收治的住院患儿35例,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吴小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龋齿是儿童常见病和高发病之一,龋齿不但影响美观,还会继发牙髓炎、根尖周炎,引起心内膜炎、慢性肾炎等全身性疾病.为了解景宁县城乡1-6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于2007年4-6月对本县城区和23个各乡镇1~6岁儿童进行乳牙龋齿调查,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王佩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短程间歇化疗方案应用至今已10多年.有文献报道短程间歇化疗方案具有简便、经济和高效的实用价值,取得了满意的近、远期疗效.但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该方案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欠佳,特别是X线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方面表现不理想.本项研究旨在评价短程间歇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实际效果.
作者:张淑兰;虞筱华;虞筱莲;赵晓春;王萍;陈向阳;单志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浆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瘤细胞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于血中,同时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到抑制使机体免疫力减低,从而引起多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骨髓细胞学、X线、免疫球蛋白和血清蛋白的定量检测等是诊断MM的重要方法,但这些方法特异性欠佳,可能对部分无症状或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造成漏诊或误诊.而免疫固定电泳的应用则使MM的诊断及分型更趋完善,可及时纠正临床的误诊和漏诊.我们对91例MM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定量、轻链定量,再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和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梅;梁毅;王云贵;金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化疗是目前肿瘤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化疗后,约70%~80%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1],从而使化疗无法正常进行,甚至终止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为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近年来,根据中医经络学说,按压耳穴治疗化疗引起不良反应32例,总有效率93.75%,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利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见于儿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人群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在麻疹流行地区,成人发病的报道也相继增多.现对我院2003-2008年住院收治的64例成人麻疹进行分析.
作者:陈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菌在构成和药物敏感性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细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1].本文对2006-2008年本院756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液中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宓吉峰;余秋云;廖于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TORCH包括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O(Other)指其它致病原.为探讨TORCH感染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诊断中的意义,对我院17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82名正常新生儿,进行TORCH-IgM抗体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和平;施丽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血浆蛋白Z(PZ)水平,探讨DVT和PZ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测定68例DVT患者和55名健康人的蛋白Z水平;采用发色法测定蛋白C(PC),抗凝血酶(AT);采用凝固法测定蛋白S (PS)活性.结果 DVT组PZ、PC、PS、AT水平分别为:PZ (1.31±0.60)mg/L,PC(123±25)%,PS(54±23)%,AT(114±17)%;健康对照组PZ、PC、PS、AT水平分别为:PZ(1.11±0.51)mg/L,PC(135±26)%,PS(68±17)%,AT(130±8)%.两组PZ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C,PS,AT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DVT组男性和女性PZ水平分别为(1.34±0.61)mg/L和(1.27±0.60)mg/L,健康对照组男性和女性PZ水平分别为(1.09±0.55)mg/L和(1.12±0.49)mg/L,不同性别之间PZ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VT患者和健康人的PC,PS和A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DVT和PC,PS和AT水平具有相关性. DVT患者和健康人的PZ水平无显著性差异,DVT和PZ水平不具有相关性.
作者:吴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一种眼底病变,常导致视力严重受损.我们从2005年3月-2008年1月采用激光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凌;石霞;刘维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舟山海岛地区城镇居民甲状腺健康状况及致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389名城镇居民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甲状腺B超检查和尿碘测定;同时抽查442名8~10岁儿童的尿碘.结果 舟山海岛地区城镇居民的尿碘中位数(MUI)为320.7μg/L,8~10岁儿童MUI为259.0μg/L;弥漫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胶质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分别为1.8%、25.9%、2.5%、0.2%和0.2%;女性、年龄大于40岁、患慢性病者更易患甲状腺肿;甲状腺肿与饮食史、吸烟史、饮酒饮茶史、尿碘值等均无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舟山海岛为碘充足地区,城镇居民碘营养过量;结节性甲状腺肿呈高发状态,可能与舟山海岛地区人群碘营养过量有关.
作者:竺王玉;胡晓斐;周世权;王晔恺;郑笑娟;赵臣银;袁惠萍;刘晓光;张永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在我国重点防治的8种性传播疾病中已升至第2位,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作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治疗的不规范等原因,使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导致治疗难度增大.对我院2005-2007年门诊就诊的男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Uu和Mh培养和药敏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管鸽;孟曙芳;王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呈现回升趋势,且呈现两个发病年龄高峰的现象[1].为了解绍兴市麻疹流行特征,现就我市2004-2007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宏;朱益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8年6月12日22时22分,我所接到本区某人民医院电话报告称,有3例患者同时吃了熟食板鸭在该院就医,怀疑为食物中毒.现将调查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姚坤寿;王建华;金爱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NO和iNOS的变化,研究NO和iNOS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层分2组: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模型组以高脂饲料,喂养16W后处死大鼠,测体重、肝脏湿重,检测血清ALT、AST、ALP、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病理组织学观察,采用硝酸还原法检测肝组织NO水平和以H3-精氨酸转化实验测定肝组织iNOS活性.结果 16W末,模型组肝脏出现明显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小叶炎症,肝指数、ALT、AST、ALP、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均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肝组织NO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iNOS活性也较正常组有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 高脂喂养脂肪肝大鼠肝脏中iNOS活性增强,以及诱导生成的NO水平也增高,iNOS,NO在脂肪肝肝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吕天英;卢震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百草枯(Paraquat,PQ)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经口致死量约为20%溶液5~15mL[1],口服中毒病死率高达95%,且存活者大多存在肺纤维化,预后差[2].如何预防PQ中毒、改善中毒预后是一重要课题.现回顾性分析PQ中毒的临床资料,探讨PQ中毒的临床特征、经验教训及救治对策,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防治水平.
作者:周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我市自2003年起对农村自办酒席卫生管理进行探索,逐步建立农村自办酒席的安全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培训,在当地镇政府组织下每年进行一次农村厨师卫生知识培训,讲解食物中毒防治知识,提高农村厨师卫生知识水平,规范其操作行为;
作者:吴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病率较高,在我国患病率接近1%,且有不断升高的趋势[1],患者用药依从性对于哮喘的长期稳定控制,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120例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哮喘控制的关系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楼翰健;贾维;吴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出生缺陷或先天异常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解剖学和功能上的异常,是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存活的缺陷儿不仅本人生存质量受到影响,而且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水平和主要缺陷类型,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2005-2007年我县各医疗单位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葛丽亚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