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含中药血清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陈晓峰;周芳坚;刘卓炜;韩辉;秦自科;余绍龙;李永红;侯国良

关键词:前列腺癌, PC-3, 血清药理学, 中药复方, 含药血清, 细胞增殖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药复方水煎剂的大鼠含药血清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增殖的体外影响.方法:以高剂量(10倍于大鼠常规剂量)的中药复方S、T、F水煎剂对成年雄性去势SD大鼠灌胃(中药组,即S组、T组、F组),每天2次,共3天.另以与中药水煎剂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进行对照.末次灌胃后于60~90 min时间段内取下腔静脉血制成血清,用以体外培养PC-3,用MTT法测定培养4、24、48、72 h的细胞存活率,比较细胞存活率的差异.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光密度随培养时间延长均呈增加趋势.培养4 h,各中药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相互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养24、48 h以后,F组、T组细胞存活率分别开始出现下降.培养4、24、48、72 h,S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各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F含药血清抑制PC-3细胞增殖,可用于动物实验进一步明确体内有无抗肿瘤作用;中药复方S促进细胞增殖.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组织工程口腔黏膜尿道成形的临床应用

    英国谢菲尔德的研究小组报道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口腔黏膜治疗5例尿道狭窄患者.5例患者均为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所致尿道狭窄,其中3例为长段前尿道狭窄,2例为阴茎部及球部尿道狭窄.3例患者曾经历过1次失败的尿道成形术,2例曾多次行尿道内切开术.

    作者:沈婷;徐月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女性尿道外口移行细胞癌误诊1例

    尿道癌在临床上少见,故易误诊,现将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63岁,农民,已婚,因排尿不畅1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诉30余年前发现尿道外口出现异物,约豌豆大小,因无其他不适且不影响排尿,一直未进行治疗.1个月前开始出现排尿不畅,尿线变细,排尿费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脓尿现象.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无效.于2008年4月到我院泌尿外科就诊,以尿道肉阜收住院.体检:双肾区无包块、无隆起、无叩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包块及压痛,耻骨上膀胱区无隆起,无叩浊.尿道外口6点可见新生物,约0.3 cm×0.5 cm,质地软,无明显蒂,无压痛,表面无溃疡及糜烂,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妇科检查未做.入院行术前准备后予以行尿道肉阜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移行细胞癌.遂行静脉尿路造影未发现异常,盆腔CT未发现淋巴结转移,膀胱镜亦未发现膀胱及尿道异常,再次行尿道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好.

    作者:蓝建华;王德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雄激素与精子发生的关系

    雄激素被认为在精子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的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研究提示,雄激素可以导致严重少精子或者无精子症,内源性睾酮可以引起生精细胞凋亡,与生精细胞阻滞高度相关.本文对近年的材料进行分析后,认为雄激素与精子发生的关系在于,雄激素可以引起生精细胞凋亡,造成细胞重排,对精子发生起到调节作用.

    作者:宋博;蔡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苯扎溴铵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苯扎溴铵(BB)和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SBTCC)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SBTC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2组,BB组60例,术后立即膀胱内灌注1‰BB 300ml,并保留灌注液15分钟,共1次.THP组60例,THP30 mg溶于50 mL生理盐水中,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然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1年.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随访24个月,BB、THP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6%和20.0%,BB组明显低于THP组(P<0.05),其中高分化、单发、初发肿瘤、BB膀胱灌注较低分化、多发、复发肿瘤以及THP膀胱灌注的复发率低.而肿瘤大小和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复发率的影响无差异.BB组的尿路刺激症状、血尿和WBC<4×109/L发生率分别为5.0%、1.7%和0,THP分别为16.7%、11.7%和8.3%,BB组低于THP组(P<0.05).2组肝肾功能受损发生率无差异.结论:BB膀胱灌注预防SBTCC术后复发的效果明确,疗效较THP好,费用低廉,无明显全身毒副作用,患者耐受性好.由于观察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不长,远期疗效如何有待进一步积累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

    作者:杨明根;赵晓昆;吴志平;肖宁;吕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雌性大鼠尿流动力学检查指标的年龄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雌性大鼠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取4组年龄分别为6、12、18和24个月的雌性成年大鼠,乌拉坦腹腔麻醉,尿道内置人2根3F自制测压导管,分别与尿动力学检查仪的压力传感器及微量注射泵连接,同时由肛门置入直肠测压气囊管与腹压传感器连接.应用尿动力学检查仪测定大鼠充盈期膀胱压力变化和并描记静态尿道压力图.结果:雌性大鼠膀胱漏尿点压、大膀胱排尿压、腹压漏尿点压以及大膀胱容量在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别(P>0.05);而大尿道压、大尿道闭合压以及功能性尿道长度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但在≥18个月的两组雌性大鼠中无明显差异.结论:老龄化对雌性大鼠静态尿道压力参数的变化起重要作用,提示年龄可能是尿道变化特别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胡卫锋;杜广辉;蔡丹;陈园;章慧平;陈忠;袁晓奕;杨为民;叶章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手术治疗失败的经验教训

    目的:总结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手术治疗失败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来手术治疗的57例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和注意事项.结果:57例患者中,行尿道内切开术29例,失败10例,占34.5%;行后尿道端端吻合术28例,失败7例,占25.0%.结论:针对手术失败的各种原因,选择合适的患者行尿道内切开术、遵循有效的端端吻合术原则,可提高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顾豫飞;张士青;李文峰;童福坤;厉建;潘惟昕;陆超;顾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超声造影在临床诊断小肾癌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小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07年3月收治的36例肾脏占位性病变(病灶直径<3 cm)患者的增强CT、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肾脏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7.2%;增强CT鉴别诊断肾脏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6.7%、100%、83.3%.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8例小肾癌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为肿块内造影剂快速充填并早于自身肾皮质,造影剂充填强度也明显高于自身肾皮质,造影剂消退时间迟于自身肾皮质.造影剂早充填、高增强、慢消退是本组小肾癌的超声造影特点.结论:超声造影相比增强CT,在诊断小肾癌的敏感性与准确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刘进;杨嗣星;陈文卫;王玲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留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目的:探讨对于留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1月~2007年6月7例留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TURP治疗.患者年龄62~75岁,留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5年,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三束支传导阻滞1例,起搏器类型为房室全能型(DDD)3例、心房按需型(AAI)2例、心室按需型(VVI)2例.结果: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留置心脏起搏器并非TURP的绝对禁忌证,此类患者经过充分准备可以承受手术治疗.

    作者:陈小刚;陈春艳;张青汉;叶绪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118例报告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7月~2007年9月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118例,其中单侧113例,双侧5例,并对手术操作方法、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11例116侧成功施行经皮肾穿刺并建立F24经皮肾通道进行Ⅰ期碎石清石术;3例3侧经皮肾穿刺或扩张通道失败改行开放手术;3例3侧由于经皮肾通道扩张出血和1例1侧并发尿脓毒症而行Ⅱ期经皮肾镜碎石术.所有结石均被粉碎,Ⅰ期单侧结石清除率为70.7%(87/123侧).手术时间30~210 min,平均(105±51)min.术中失血量10~500 ml,平均60 ml.3例需输血,输血量平均400 ml.术后低、中度发热者36例,高热者4例,经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术后5天内体温恢复正常.2例术后1个月内继发真菌感染,出现肉眼血尿,经抗真菌治疗,血尿消失.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操作方法安全,疗效可靠.

    作者:黄木春;詹前策;柳建军;唐伟雄;黄兴端;吴宏;叶木石;扬惠娟;冯湛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抗生素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抗生素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a或Ⅲb)治疗过程中作用.方法:将门诊就诊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102例分为A、B两组进行治疗,每组51例患者.对A组患者给予对症及植物药治疗,对B组患者的治疗是在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抗生素(阿奇霉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CPSI积分的变化情况,并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其变化的显著性.结果:A、B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而加用抗生素的B组患者的CPSI积分较没加用抗生素的A组患者的CPSI积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用抗生素的联合治疗组,其症状改善程度明显好于非抗生索组.

    作者:苏鸿学;金滨;刘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横过睾丸异位伴腹股沟斜疝1例

    睾丸横过异位(Transversetesticularectopia,TTE)是一种双侧性腺均通过同一腹股沟管进入阴囊的异常解剖,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特殊类型的睾丸畸形.近年来多以个案报告见于国内文献.我院近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学武;罗春芬;胡文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主要采用B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对1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做出诊断,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手术顺利,仅2例术中血压波动.肿物大约6.0 cm×6.5 cm×6.5 cm,小约2.5 cm×2.5 cm×2.0 cm,病理报告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血压正常,恢复良好,随访1~6年,未见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作者:孟庆军;吕文斌;宋纯东;张卫星;魏金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常用激光技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现况

    医用激光技术足应用于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简要评价了Nd:YAG激光、Ho:YAG激光和KTP激光在膀胱肿瘤治疗中的实际效果,对激光技术的优、缺点做出了初步分析,以供临床参考使用.

    作者:杨为民;卢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术治疗膀胱癌4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术治疗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对4例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全切术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结果:4例患者膀胱根治均切除成功,手术时间220~270 min.腹腔镜下失血量400~500 ml.原位新膀胱手术时间200~270 min,输浓缩红细胞2个单位.术后3天恢复肠蠕动并拔除耻骨后引流管,4天开始进食.2周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随访4~16个月,1例有排尿困难,1例轻微尿失禁,另2例排尿正常.4例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孙星慧;张旭;林文洪;吴卫真;谭建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肾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肾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影像学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3例肾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均无外伤史及抗凝治疗史,均行B超,CT检查,1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果:3例患者均行开放手术,1例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另1例行肾切除术.其中1例为肾透明细胞癌,另2例为肾血管平滑肌瘤.结论:肾肿瘤自发性破裂为泌尿外科急症,肿瘤破裂以肾多见,CT可以准确显示出血程度和部位,肾癌破裂出血应行根治性肾切除,肾血管平滑肌瘤应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作者:范志强;李启忠;刘建军;王向阳;丁德刚;张祥生;刘中华;周瑞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RASSF1A蛋白表达和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RASSFl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蛋白表达水平与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10例正常膀胱组织和2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组织中RASSFlA蛋白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正常膀胱组织,BTCC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RASSF1A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中全部表达,在BTCC组织中表达率为30.4%(7/23),二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膀胱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在BTCC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60.9%(14/23),二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4份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BTCC标本中,13份同时伴有RASSFIA蛋白表达缺失或下调,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RASSFlA基因启动子在BTCC组织中发生异常甲基化,使RASSF1A蛋白表达缺失,推测RASSFIA基因启动子CPG岛异常甲基化导致RASSF1A基因失活从而引起肿瘤的发生,而与肿瘤的进展可能无关.

    作者:胡建庭;李宏召;史涛坪;马鑫;王保军;徐华;艾星;居正华;王超;张国玺;张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局麻下二次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研究

    目的:探讨局麻下二次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5年8月~2007年5月采用局麻下二次M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28例.结果:28例均获得较好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结论:在局麻下行二次MPCNL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满意,费用低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国;孙兆林;刘军;王元林;何坚;杨秀书;陈卫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含中药血清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复方水煎剂的大鼠含药血清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增殖的体外影响.方法:以高剂量(10倍于大鼠常规剂量)的中药复方S、T、F水煎剂对成年雄性去势SD大鼠灌胃(中药组,即S组、T组、F组),每天2次,共3天.另以与中药水煎剂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进行对照.末次灌胃后于60~90 min时间段内取下腔静脉血制成血清,用以体外培养PC-3,用MTT法测定培养4、24、48、72 h的细胞存活率,比较细胞存活率的差异.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光密度随培养时间延长均呈增加趋势.培养4 h,各中药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相互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养24、48 h以后,F组、T组细胞存活率分别开始出现下降.培养4、24、48、72 h,S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各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F含药血清抑制PC-3细胞增殖,可用于动物实验进一步明确体内有无抗肿瘤作用;中药复方S促进细胞增殖.

    作者:陈晓峰;周芳坚;刘卓炜;韩辉;秦自科;余绍龙;李永红;侯国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术中应用利尿剂预防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和探讨术中应用利尿剂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1月~2006年4月,共1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人组,随机分为利尿剂应用组(n=81)和对照组(n=79),其中行经皮肾镜治疗者62例,行输尿管硬镜治疗者71例,输尿管软镜治疗者27例.利尿剂组于解除尿路梗阻后(经皮肾镜治疗为建立经皮肾通道后;输尿管硬镜治疗为击碎结石并引流肾盂尿后;输尿管软镜治疗为置入外鞘后),静脉推注速尿20 mg;对照组术中不作特殊处理.术后两组均建立通畅的尿液引流,经皮肾镜治疗术后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输尿管硬、软镜术后置双J管,同时给予同级抗生素防治感染.分别比较各种腔内碎石术后,两组中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ndrome,SIRS)及脓毒败血症休克的情况.结果:利尿剂应用组和对照组术后SIRS的发生率分别为7.4%(6例)和17.7%(14例).其中经皮肾镜治疗后,两组SIRS的发生率分别为6.3%(2例)和16.7%(5例);输尿管硬镜治疗后为8.3%(3例)和20.0%(7例);输尿管软镜治疗后为7.7%(1例)和14.3%(2例).对照组中行经皮肾镜和输尿管硬镜碎石后,各有2例SIRS患者发展为脓毒败血症休克.结论:通过术中应用利尿剂,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减少了术中灌洗致肾盂内高压而引起的细菌、细菌毒素反流和吸收,从而有效降低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薛蔚;陈奇;平萍;陈向锋;夏磊;孙凯;王元天;黄翼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报告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方法:对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并发症和处理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手术改良措施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结果:对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进行多处改良,119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0例,其中切口全层裂开5例,再次缝合治愈;输尿管吻合口漏和狭窄各1例,经再次开放手术治愈;输尿管口粘连8例.经内镜下手术治愈;不完全性肠梗阻3例,经保守治疗得到控制;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2例,需长期服药纠正.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和肾功能不全病例.结论:经改良手术技术和采取预防措施后,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的并发症减少,再次手术可纠正大部分外科并发症.

    作者:周芳坚;余绍龙;熊永红;李永红;刘卓炜;韩辉;秦自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