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维霞;郏慧
分析6例百草枯眼灼伤引起皮肤、黏膜病变及低氧血症的原因、救活及预后.
作者:张海东;杜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群中胚层来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造血支持和免疫抑制作用[1].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组织工程、器官移植和免疫性疾病治疗等领域[2,3],但尚未发现其治疗苯中毒的相关报道.我科于2009-2012年为5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进行MSC输注治疗,实现了MSC治疗苯中毒的初步探索.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赖丽丽;陈简超;梁智平;黄明;汤春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我院收治1例因整理仓库陈旧物品导致的变应性肺泡炎(EAA)患者,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某单位仓库管理员,从事仓库管理工作10余年,日常主要负责仓库物品的入库、出库工作.2010年9月10日,根据工作安排,清理仓库中多年未使用的陈旧物品,主要有废旧服装、纸质包装箱等.工作2天后,患者出现咽干、咳嗽,自服止咳药无效,1周后开始出现发热(T 38~39℃),并伴胸闷、胸痛及气短,曾口服及静脉滴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此后患者持续低热4个月(T 37~38℃),且胸闷、气短逐渐加重,先后在几家医院就诊治疗,诊断为“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给予甲强龙治疗,热退,病情有所减轻.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嗜好及过敏原接触史.
作者:王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前,传统高仟伏胸片检查仍是职业健康体检的主要检查方式,质量控制手段比较成熟.外出到现场做职业健康体检时使用车载X光机进行胸片检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迄今未见有关这类胸片质量控制的文献.现收集本院1000张现场职业健康体检的胸片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希望能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连续提取本院2010年4月-2010年7月期间现场职业健康体检的高仟伏胸片1000张.
作者:刘贵喜;周建中;陈丽琨;熊刘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如何有效利用职业健康监护业已建立的庞大数据信息,从逐步积累的人群健康信息中去探寻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效应新的知识与潜在关系,通过内在规律对相关职业损害的发生进行趋势预测分析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数据仓库能提供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和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数据挖掘又称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KDD),能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1];两项技术当前都被金融、电信等诸多领域的信息管理所广泛采用.本研究将以我院职业健康监护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其进行数据挖掘的实践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周浩;潘明伟;张远辉;肖吕武;吴琳;刘移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职业病病房送检的下呼吸道痰液中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为临床防治职业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丛岩;段虹;刘绍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同时测定尿样中马尿酸含量的方法,并确定了该方法佳样品预处理条件,优化了色谱分离及检测条件,灵敏、准确,能够满足有害物质代谢产物的监测要求.
作者:肖润梅;孙敬智;黄兆慧;冯加武;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北京市朝阳区35家存在苯危害的企业及其513名作业工人进行调查,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收集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显示,35家企业苯浓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325人体检结果存在异常,主要为血常规异常(42.9%).不同规模的企业作业工人之间白细胞下降率存在差异;作业工人随着工龄增加红细胞计数有降低的趋势.提示低浓度苯对作业工人血液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存在时间-效应关系,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加强职业防护.
作者:王芳;师伟;魏云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59-1999),找出产生不确定度的因素,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用大气采样器采集空气,仪器的流量示值误差及流量稳定性是采集体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作者:张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氯化钠溶液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采用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p-ERK1/2)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显示,矽肺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PDGF、p-ERK1/2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生理氯化钠溶液组增高(P<0.05),姜黄素组大鼠肺组织PDGF、p-ERK1/2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提示姜黄素可降低矽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PDGF、p-ERK1/2蛋白及mRNA表达,并可能通过影响PDGF、p-ERK1/2的表达在矽肺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郝小惠;李娟;郭志义;刘和亮;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671例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电子检索数据库及本院近10年间病史资料,收集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筛选后提取数据,然后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45%病例的工作场所空气检测正己烷浓度超过国家容许值,86.7%劳动者无任何个人防护措施.慢性正己烷中毒是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四肢远端为重的双侧对称性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及神经肌电图出现神经源性损害等改变.其发病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减少存在一定联系.目前治疗无特效解毒剂,主要针对周围神经损害,采用促进神经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的药物.结论 (1)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征是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电图检查是判断周围神经损害的重要手段;(2)中毒患者血清NGF水平降低,补充外源性NGF有助于周围神经损害的改善;(3)治疗要点目前为综合疗法,以病因治疗为主.(4)经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闫丽丽;王洁;李思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检测煤工尘肺(CWP)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Ⅰ (HMGB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的表达水平及肺通气功能,探讨HMGB1、sRAGE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WP患者肺功能损伤类型以限制型为主,且随CWP期别的增加,肺通气功能呈进行性下降.HMGB1表达量与CWP患者肺通气功能在壹期、贰期具有一定的平行关系,叁期时表达量下降;sRAGE表达量随CWP期别的增加而升高.
作者:祝丽丽;梁园园;曲晨菲;万文娟;李素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将进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20名壹期尘肺患者术后分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BiPAP组)与未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BiPAP组患者肺部哆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F =26.299,P<0.001);BiPAP组的患者术后2 d PaCO2较对照组低(F =4.681,P<0.05),PaO2较对照组高(F=5.755,P<0.05),提示术后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能更快地改善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
作者:麦子健;袁丽玲;刘薇薇;刘阳;刘移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报道一家4口由于长期使用锡壶所装黄酒烹饪所致生活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情况,望引起广大民众的重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海玲;姚峰;匡兴亚;刘艳明;鲁翼雯;卞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现场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定性和定量法识别、分析某汽车技术改造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评价防护措施及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作者:罗东;夏懋书;张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观察低浓度臭氧(O3)暴露后过敏性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炎症细胞及IL-2等细胞因子的改变情况.结果显示,大鼠气道呈变应性炎症改变和气道黏膜损伤加重,同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发生改变,表明IL-2、IL-6和IL-8等细胞因子在O3介导的气道炎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魏明;刘佳;涂玲;粱颖红;龚艳杰;张宜花;张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企业健康促进现状评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改良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的企业健康促进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评估表,由专家组对江苏省23家企业进行现场评估;同时采取分层随机的办法,每家企业抽取50位员工进行满意度及知、信、行状况问卷调查及访谈,将评估结果与问卷调查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评价指标体系的52个指标中,有48个指标不同程度被应用;评估结果与员工满意度及知、信、行状况存在正相关性(r分别为0.973、0.847、0.955、0.781,P<0.001);经过多重线性回归,满意率被纳入回归方程,Y=-0.274+0.979X1(F=278.386,P<0.001).结论 评估指标在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上能满足要求,评估体系能客观地反映企业健康促进工作现状,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张巧耘;汪庆庆;王建锋;刘洋;许忠杰;张恒东;李小宁;尹立红;朱宝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16152-1996)和《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的先后实施,不仅为职业噪声暴露群体的听力保护以及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的相关权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为职业病防治机构提供了诊断和评定依据.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下称《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的颁布实施,职业病诊断工作更须规范、严谨.
作者:刘桔;张卫平;杨艳;尹光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分析某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现场检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调查等资料.结果显示,整改后生产车间的铅超标率从42.1%降到5.7%,工人血铅水平从(280.4±118.6) μg/L降到(174.2±79.4)g/L.该企业的铅污染防护设施整改效果明显,铅危害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作者:张丹英;徐国勇;林瀚生;肖斌;李文;晏华;陈青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了探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后的适用性,现结合我市的职业病诊断接诊及诊断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探讨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新《办法》实施后到我市职业病诊断机构要求诊断的所有人员为对象,共82人(男71人、女11人),终进入诊断程序78人,年龄19~71岁,工龄8 d~31年,行业涉及箱包制鞋业、煤矿、石材、陶瓷、化工等.1.2 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并将要求诊断的82名劳动者接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汇总.
作者:刘月红;潘宝忠;唐学平;相葵;蔡文焰;黄占有 刊期: 2014年第03期